APP下载

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2014-11-10张国敏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工具性语言文字语文课

张国敏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段话,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以及教学的意义,作了详细的阐述。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既是语言文字,又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基础工具上,语言文字教学上。因而,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困扰。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从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下就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首先,应是教学观念上要真正转变、更新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困扰提高教学效率,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主线。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着力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言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第二,要研究和梳理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探索和总结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的、孤立的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而在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反问句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都是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如何梳理归类,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这些都有待探讨。

第三,要突出在语言文字教学的前提下,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等的关系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融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文学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这些都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的,应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或随意延伸的。

第四,要改进教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而在我们的实践中,但凡效果较好的语文课,加强诵读和语言训练是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课文只是语文教学所凭借的“例子”,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但是,如何借用这些例子,不同的教学指导想想和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习惯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倘若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联系现实,便会大谈作品时代背景,讲资本主义社会种种丑恶现象,并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中类似现象等等;倘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与评价,便会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小女孩形象上大做文章,尽情抒发;倘若当作语言工具的理解与运用的一个示例,就应当着力于课文的语言因素,让学生感知,理解人物,体会每次幻想的内容。任何学科,任何课文教学都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语文课的效率就具体体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的程度上,而内容的选取又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每一课的教学是语文整体教学任务这一长链中的一个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哪里?一个“例子”应选取什么内容交给学生?这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因而,我们只有在继承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教法,才能有效地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具性语言文字语文课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可怕的语文课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