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大学公共基础课考试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2014-11-10赵燕妮
赵燕妮
摘 要:针对高校公共基础课考试作弊现象严重问题,分析公共课、基础课教学和考试的现状特点。鉴于教学、考试的单一模式使得这些课程的学习处于应付状态,造成考风不正现象,并带来学风的下滑,因此,提出了推进公共课、基础课考试改革,转变应试教育的考试方式,从根本上促进减少作弊现象,达到正考风促学风建设。
关键词:大学公共基础课;考试改革;学风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164-02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系统重要的反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用好考试这根指挥棒,不仅能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评价、促进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良好的学风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近些年,高校已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作了很多改革,但考试改革滞后,考试仍存在着考试内容局限性大、考试题型标准化、考试形式单一、评分标准精量化、考试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考试作为重要的教学、学习评价反馈作用得不到发挥,并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如考试违纪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考试作弊成为一个比较特有的现象存在着,成为影响高校学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考试违纪作弊中,公共课、基础课的作弊尤为严重。
一、公共课、基础课考试面临的尴尬
大学本科专业学习往往是公共、基础、专业三段式课程设置。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设置的全校性通识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基础课是指某一大类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其作用是为掌握专业知识、发展专业能力打基础。
笔者对云南农业大学2010—2013学年六个学期期末考试违纪人数进行统计,3年内作弊人数250人,其中,公共课作弊人数139人,占到55.6%;基础课作弊人数71人,占到28.4%;专业课作弊人数40人,占到16%。即使按每一学期分析,公共课、基础课作弊人数高居前列(见表1)。相关资料显示:某综合性大学对16 000 余名在校生2002—2003学年考试状况作了调查分析,全学年各门课程考试作弊人数共计73人,其中公共基础课有41人,占作弊总人数的56.2%。
教育部、各高校对各类考试违纪作弊现象都制定了严格的防范和惩罚措施,对考试违纪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轻则通报批评,重则失掉学位,甚至被勒令退学或开除。在重罚之下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却屡禁不止,而作为高校的公共课、基础课为何成为作弊中的“重灾区”引人深思。
二、公共课、基础课考试现状分析
公共课、基础课考试作弊现象严重,跟课程性质有一定关系,主要是涉及素质教育类课程、基础理论课程,起着拓展素质,打基础作用。一些大学生在学习中,认为专业课才可以学到技术和本领,而公共课和基础课,被认为是伸缩性很大的“软件”,学得好不好无所谓,所以往往忽视了这些课的学习;而在考试时为了应付过关,有些人就选择铤而走险。这是学生个人因素。但单纯分析学生因素,把作弊归结到学生个人身上,对学生“严防死守”,显然是不全面的,还应该看到它与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学、考试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1.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吸引力不强。公共课、基础课作为基础的理论课、素质拓展课,理论知识多,一些课程从小学学到大学,而大学教师都是在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仍然体现在大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照书本教、按书本考,课堂教学没有吸引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为一种应付。
2.考试形式单一。目前,大多数课程考试以闭卷笔试为主,闭卷笔试考试往往侧重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知识再现水平的考查,考试内容和题型枯燥乏味,考记忆知识多,创新能力要求少。学习被理解为这样的考试必然造成学生机械记忆知识、死记硬背,考前搞突击,应付考试。
3.考试过于集中,“一考定成败”。公共课、基础课大都属全校统一安排课程,每到学期末,学生通常要进行七、八门课的考试,形成统一考试要求多,因材施考少。一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而到期末则疲于应对考试,为了考试过关出现违纪作弊现象。
4.考试评价功能单一。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高校都是在期末进行总结性考试,分出学生成绩的档次。这样的方式仅把考试作为给学生某门课程下个结论的工具,一次考试定结论,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得到学分,考什么学什么,长此以往,人们总把分数看成是一个学生学业水平的具体表现,似乎分数越高学业水平就越高,导致学生注重分数,而不注重实际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总结性考试造成“课程结束就考试,分数出来就了事”的现象,这样的考试不能考察学生的全面素质,失去了学校开设这些课程的良好初衷。
这些因素使得课程的学习处于应付状态,出现考试违纪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严重败坏了学风和考风。
三、推进公共课、基础课考试改革,正考风促学风
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应试教育考试模式已成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的瓶颈,因此,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推进公共基础课考试改革,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从应试考试向综合能力考核转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减少考试作弊现象,用良好考风带动良好学风的形成,是当前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措施手段。
1.转变考试观念,树立现代考试观
现代教育观是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以全面提高和发展人的内在素质为目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中心,建立融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考核机制。
考试观实际上是教育观的反映,巩固和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必须配合建立和创新考试模式。高校要消除应试教育下的应试考试观,公共课、基础课也应树立素质、能力为主的考核观,首要的是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以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为核心的传统考试观念。帮助教师在观念上由注重考核书本知识到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转变;由笔试闭卷考试为主向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转变;由重视一次性结课考试向注重全程性考核转变。endprint
2.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促进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考试内容是考试的关键环节,是考试改革的核心。考试内容不能简单的考教材、考背功,要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考试内容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应用能力。改革考题的内容、题型、难度,增加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应用题和能力题,考核在能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技能的情况下,更多的要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以及在信息时代收集信息能力的考核。
在考试方式上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改革要辅之考试方法的多样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呈现改革效果,应根据公共课、基础课的不同特点,富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主导考试方法,如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点采取闭卷考试,侧重于知识应用和能力的考核采取开卷考试,对语言类的一些课程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撰写课程论文、专题报告,现场实践技能操作、集体讨论与独立完成相结合等多种考核办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特长、发挥能力的机会,从而增强考试的信心。
3.推进公共课、基础课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进
公共课、基础课同样具有理论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这就要求课程学习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云南农业大学校从2011年起运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搭建了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包括语言数字化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农科高等数学学习、大学语文学习、新理念大学英语学习、外研社大学英语教学管理等六个平台、四个网络考试系统,从而从根本改变公共课、基础课教学与学习方式。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课程的相关知识以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网页等形式提供给学生自学,学生在平台上自主学习、练习、作业及测试,教师在线互监测、指导、评价,形成了教师主导—网络学习平台支撑—学生个体自主参与的自主学习模式,促进了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考试作弊也呈现下降趋势。
4.加大考教分离力度,发挥考试的诊断作用
公共课、基础课课程多是学校统考科目,通过考试,教师得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于公共基础课,加强试题库建立,实现考、教、评分离,使考试成为检验教学质量的独立环节,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改,促进教与学的同步提高。
5.加强考试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考试规章制度
考试纪律是学风的具体体现,考试纪律在执行上不要时紧时松,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态,要持之以恒地抓和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米增强,孙萍茹,王秀梅,安连锁.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2,(3):93-97.
[2] 平沪生.考试作弊问题中的学校体制性因素及治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9-61.
[3] 邹伍祥.高校制止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05,(3):73-77.
[4] 吴国荣.刍议网络教育考试模式改革与评价体系的建立[J].实践探索,2005,(7上):40-43.
[5] 刘敏.建立高校素质教育考试模式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01,6(4):52-54.
[6] 邱林.专业基础课多元化考试模式的构想与实施[J].高等建筑教育,2000,(12):44-45.
[责任编辑 王 佳]endprint
2.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促进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考试内容是考试的关键环节,是考试改革的核心。考试内容不能简单的考教材、考背功,要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考试内容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应用能力。改革考题的内容、题型、难度,增加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应用题和能力题,考核在能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技能的情况下,更多的要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以及在信息时代收集信息能力的考核。
在考试方式上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改革要辅之考试方法的多样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呈现改革效果,应根据公共课、基础课的不同特点,富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主导考试方法,如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点采取闭卷考试,侧重于知识应用和能力的考核采取开卷考试,对语言类的一些课程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撰写课程论文、专题报告,现场实践技能操作、集体讨论与独立完成相结合等多种考核办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特长、发挥能力的机会,从而增强考试的信心。
3.推进公共课、基础课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进
公共课、基础课同样具有理论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这就要求课程学习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云南农业大学校从2011年起运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搭建了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包括语言数字化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农科高等数学学习、大学语文学习、新理念大学英语学习、外研社大学英语教学管理等六个平台、四个网络考试系统,从而从根本改变公共课、基础课教学与学习方式。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课程的相关知识以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网页等形式提供给学生自学,学生在平台上自主学习、练习、作业及测试,教师在线互监测、指导、评价,形成了教师主导—网络学习平台支撑—学生个体自主参与的自主学习模式,促进了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考试作弊也呈现下降趋势。
4.加大考教分离力度,发挥考试的诊断作用
公共课、基础课课程多是学校统考科目,通过考试,教师得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于公共基础课,加强试题库建立,实现考、教、评分离,使考试成为检验教学质量的独立环节,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改,促进教与学的同步提高。
5.加强考试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考试规章制度
考试纪律是学风的具体体现,考试纪律在执行上不要时紧时松,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态,要持之以恒地抓和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米增强,孙萍茹,王秀梅,安连锁.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2,(3):93-97.
[2] 平沪生.考试作弊问题中的学校体制性因素及治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9-61.
[3] 邹伍祥.高校制止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05,(3):73-77.
[4] 吴国荣.刍议网络教育考试模式改革与评价体系的建立[J].实践探索,2005,(7上):40-43.
[5] 刘敏.建立高校素质教育考试模式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01,6(4):52-54.
[6] 邱林.专业基础课多元化考试模式的构想与实施[J].高等建筑教育,2000,(12):44-45.
[责任编辑 王 佳]endprint
2.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促进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考试内容是考试的关键环节,是考试改革的核心。考试内容不能简单的考教材、考背功,要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考试内容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应用能力。改革考题的内容、题型、难度,增加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应用题和能力题,考核在能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技能的情况下,更多的要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以及在信息时代收集信息能力的考核。
在考试方式上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改革要辅之考试方法的多样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呈现改革效果,应根据公共课、基础课的不同特点,富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主导考试方法,如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点采取闭卷考试,侧重于知识应用和能力的考核采取开卷考试,对语言类的一些课程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撰写课程论文、专题报告,现场实践技能操作、集体讨论与独立完成相结合等多种考核办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特长、发挥能力的机会,从而增强考试的信心。
3.推进公共课、基础课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进
公共课、基础课同样具有理论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这就要求课程学习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云南农业大学校从2011年起运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搭建了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包括语言数字化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农科高等数学学习、大学语文学习、新理念大学英语学习、外研社大学英语教学管理等六个平台、四个网络考试系统,从而从根本改变公共课、基础课教学与学习方式。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课程的相关知识以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网页等形式提供给学生自学,学生在平台上自主学习、练习、作业及测试,教师在线互监测、指导、评价,形成了教师主导—网络学习平台支撑—学生个体自主参与的自主学习模式,促进了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考试作弊也呈现下降趋势。
4.加大考教分离力度,发挥考试的诊断作用
公共课、基础课课程多是学校统考科目,通过考试,教师得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于公共基础课,加强试题库建立,实现考、教、评分离,使考试成为检验教学质量的独立环节,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改,促进教与学的同步提高。
5.加强考试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考试规章制度
考试纪律是学风的具体体现,考试纪律在执行上不要时紧时松,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态,要持之以恒地抓和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米增强,孙萍茹,王秀梅,安连锁.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2,(3):93-97.
[2] 平沪生.考试作弊问题中的学校体制性因素及治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9-61.
[3] 邹伍祥.高校制止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05,(3):73-77.
[4] 吴国荣.刍议网络教育考试模式改革与评价体系的建立[J].实践探索,2005,(7上):40-43.
[5] 刘敏.建立高校素质教育考试模式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01,6(4):52-54.
[6] 邱林.专业基础课多元化考试模式的构想与实施[J].高等建筑教育,2000,(12):44-45.
[责任编辑 王 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