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完善我国高校内控体系

2014-11-10宁哲潘鹏杰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6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体系体制改革高校教育

宁哲 潘鹏杰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高等院校加快了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往高校教育产业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在教育体制的改革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复杂多变的问题。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指由高校党政领导层、中层管理者及其他人员来建立和落实的,旨在有效预防、识别与应对各种管理风险,为实现高校既定发展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套制度和措施体系。通过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高校能更好地实现政策法规的遵守、财务信息的可靠、职务犯罪的降低以及运行效率与效果的提高目标等。高校可以“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等五大要素为抓手来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词:高校教育;内部控制体系;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151-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也加强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脚步。在当前复杂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高校该如何建设和完善学校内控体系成为目前各高校亟须研究的重大课题。如何更加有效地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如何提高高校应对风险的能力,如何有效地提高办学经济效益,从而促使我国高校在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实现面向平民教育的转变,成为了我国高校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内部控制体系的含义

内控体系在企业管理中指的是通过自行检查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具效益,财务报告具有可靠性以及保证遵循法律法规而建立的自律系统。借鉴著名的COSO 报告,并结合高校特点,本文认为,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指由高校党政领导层、中层管理者及其他人员来建立和落实的,旨在有效预防、识别与应对各种管理风险,为实现高校既定发展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套制度和措施体系。通过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高校能更好地实现政策法规的遵守、财务信息的可靠、职务犯罪的降低以及运行效率与效果的提高等。高校可以“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等五大要素为抓手来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目前高校内控体系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缺陷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经过多次改革,最终确立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确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仍然暴露出下列问题:一是权力配比不当。党政组织权力过大,学术组织声音微弱。二是党委和行政责权界定不明。对党委与校长的“领导”与“负责”的规定缺乏操作性,在现实中极易产生“踢皮球”现象。三是民主决策不够。强调了“党委”与“校长”的决策权力和地位,忽视了教师群体、学生群体与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治校的作用,决策主体单一,决策过程封闭。四是多种关系不顺。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错位,行政权力异化,学术权力弱化,以及学校衙门化、职能官位化、学术行政化等现象严重。

(二)风险评估形式化

由于高校改革的不断加深,高校教育产业发展逐渐从以往纯粹依靠行政支持的模式向多元化模式转化,资金来源多渠道化。风险评估应该起到随经济、行业、监管和经营条件的不断变化来辨认和处理相应的风险的作用,并以此调整内控;而我国高校所做的风险监控节点图,从业人员都依据自己岗位填写了个体的业务流程、规范及涉及的重要监控环境,但深受主观因素影响,通常避重就轻,重要事项表述较为含糊或干脆不予披露,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三)监控机制缺失

监控机制通过对正常的管理和控制活动以及员工执行职责过程中的活动进行监控,来评价内控系统运作的质量。我国大部分高校未设置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执行的情况进行监控,或是设置了专门的机构,但却无法保证其独立性,形同虚设,致使内部控制无法有效发挥,监督任务往往落在财务部门身上,会计控制代替了内部控制,形成了自己监督自己的局面。

三、完善我国高校内控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增强高校负责人的内控意识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给高校完善内控制度体系提供相应的法律指导,使其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各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根据相关法律制定出可以达到最佳控制效果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所有员工具有普遍约束力,杜绝“人大于法”的现象存在。同时,要增强高校负责人的内控意识。首先,单位负责人要认识到内控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其次,单位负责人应当转变态度,将高校的内控和高校的发展同等对待,树立高校要想健康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建立健全的内控体系的意识,有效发挥自己在内控体系中的作用,并担负相应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内控制度的宣传,强调每位教职员工都是内部控制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内控意识深入人心,从而形成自上而下共同遵守和执行内控制度的体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连结,把内控制度落实到实处。

(二)实施有效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无所不在,贯穿于高校的所有业务领域和操作环节,可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类:预算控制、授权控制、业务过程控制、资产控制、制度控制。要做到各个环节的控制有效,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控制活动公开化。高校必须将业务流程及岗位责任,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利用校园网给予公开化,以接受校内、校外人员的监督,以提高控制目的。同时,也可以较及时地发现控制活动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修改。(2)控制活动实时化。控制活动实时化要求高校必须根据外部、内部等政策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以适应管理的要求。由于管理规定具有滞后性,因此要求控制活动实时化管理以提高办事服务效率。(3)控制活动必须定期进行符合性测试。高校必须定期地对控制点进行符合性测试,以证明内部控制活动是否按照管理层的描述得到有效执行。如可对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及控制矩阵中的所有关键控制活动进行符合性测试,通过抽取一定的样本量,检查其是否符合测试属性中的要求,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提出修改建议并安排再次复核,同时制作测试底稿,并了解控制活动的执行情况及确定样本量,最终使控制活动能有效达到预期目标。endprint

(三)加强风险管理

强化风险管理,建立高校内部风险控制体系,降低财务风险,确保高校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高校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管理权力,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也日益加大。高校的风险有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种。内部风险目前主要有财务收支失衡风险、过度举债风险、投资损失风险等。外部风险主要有国家宏观调控风险、土地置换政策变动风险、生源变化风险等。要对高校面临的各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建立起风险预警体系,加强风险管理控制。应采取以下措施:设置风险评估机构—制订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考核验收,形成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信息反馈,经过反复几次修正,确定风险控制的关键部门和关键环节,对风险指标进行修正,从而形成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起适合高校发展需要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避免管理失控、资金流失、贪污挪用等可能情况造成财产损失。

(四)确保信息交流与沟通顺畅

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结构,就必须建立信息沟通顺畅的系统,首先,这样做能使不同职位上的人员进行很好的定岗定位工作,每个人能很好地了解到自己的工作职责,这些都能为高校工作的良好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信息的追踪与反馈工作,使高校各部门之间不仅信息沟通顺畅,还能实现资源共享,实现高效内部控制各部门共同成长。这些都有利于避免官官勾结、贪污或者是信息失真的现象。

(五)发挥监控机制的作用

建立完善的内控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在高校治理过程中需要内部审计,但不能片面地将内部审计的作用过于夸大。关键是内控监督要贯穿于内控制度体系的全过程,要让各级各类人员深刻理解并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流程、有关注意事项。纪监部门关注内控制度体系的全过程的程序控制;财务部门坚持预算管理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资产保护控制、绩效考评控制;内审部门重点工作是依据高校内部控制测评和高校风险管理的相关规定,定期实施高校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学校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风险,找出学校治理中的薄弱环节,特别要重点关注学校的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是否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履行科学论证与集体讨论等规定的决策管理程序,将内部控制评审作为与学校财务收支审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预决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绩效审计、工程决算审计等报告中必须包含的内容。纪检监督、财务监督、审计监督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形成内部控制体系监督合力,保证监督机制的有效性。

结语

我国高校在近几年暴露出的诸多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来逐渐解决。完善我国高校内控体系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中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内控体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完善建议,以利于高校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书霞.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2,(3).

[2] 杨丽红.关于高校内控体系建设现状的研究以及对策的分析[J].管理视窗,2012,(10).

[责任编辑 杜 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体系体制改革高校教育
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论新型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完善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思考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