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境化日语教学的构建

2014-11-10李晓英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李晓英

摘要:随着日语教学的深入改革,语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引人关注。在日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可变性、引人入胜性、新颖应时性,使书本上的知识可视可听化、简洁明了化、趣味多样化,深度发掘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构建高效的语境化日语教学。

关键词:感性认识;自学自主性;潜在能力

中图分类号:H3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0-0187-02

跨入21世纪,多媒体技术逐步走进了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是计算机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近十年来,多媒体课件在各类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1]。随着日语教学的深入改革,语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引人关注,日语课堂教学也日益呈现出网络化、多媒体技术辅助化的趋势。

一、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多媒体”一词来自于英文的“Multimedia”,由Multiple(多样的;复合的)和Media(媒体)这两个词合成[2]。目前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是以电脑技术为核心,通过运用声、文、图信息的展现,搭建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从而让课堂教学实景化、可视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日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素质,然而目前的课堂学习条件都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只能通过枯燥的书本知识接受有限的单词和语法,学习语法却不理解如何实际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日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教育难题,使学生所学的日语不再是书本日语,提高了学生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涉及到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相关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结合功能,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的音像影像材料进行处理,让学生通过观看真实的影像,加强学生对信息的感性认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迅速提高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日语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技术,同时还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具体的专业课堂教学。日新月异、不断更新中的网络资源为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了与时俱进的日语教学素材,有效地解决了原有纸质教材的落后性、陈旧性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能力及其强大的交互式特点,编制的教学辅助课件,能够充分地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

二、语境化日语教学的要求

语境真实性:在日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用多媒体软件、录像、电影、幻灯和图片等多种媒介,也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接近真实的模拟语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境和背景资料,并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体验,创造交流语境,把学生带入具有现场感的语境交际中,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语境协调性:在日语课堂教学语境构建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而不是过多地使用繁杂的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都应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基本条件,建立以知识为载体,主动参与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选择最符合现实教学环境的教学方法,通过利用多媒体真实多样的展示功能和丰富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知识信息,使学生在自主交流的语境中找到自信,提高日语的活用能力。

语境多元性: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不断更新日语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制作出符合每科教学特点的教学辅助音像影像资料,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激发学生体验热情和提高自学自主性的辅助材料,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掌握并理解语言知识信息,激发他们学习日语的能动性和热情,最大可能地发挥出他们的潜在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语境化日语教学

首先,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3]在日语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因为多媒体技术集声、形、色、光于一体,使呆板乏味的、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可感知、可视、可听、有形的直观动感内容。能够很轻松地、立体地、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高效快速地接受信息知识,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转化为永久性记忆。此外,多媒体教学的互动交流性也是传统教学技术手段所不可比拟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性练习可以轻松地实现,互不影响,而且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通过相应的课件素材,外国的情景图像、声音展现在眼前,身临其境体会课堂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使学生感到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例如:在讲解日本的地形时,采用多媒体的手段,展示日本的地图以及各地的代表性地域特点,并配以轻松的音乐和适当的解说,让学生随着动画的变化来猜测各地区的名字,一一连成日本的地形全图。在互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日本的地形知识,还牢记了各地的地名。重要的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将机械死板记忆转化为理解活用记忆,从而加深记忆深度,提高记忆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其次,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完全否定,而是作为一种工具,高效地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的反应能力,创造出声图并茂、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对于二三线城市的日语学习者来说,与日本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极少,缺少真实的日语语言环境,难以实现对日本语言文化的亲身体验。多媒体技术在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氛围,这种实效性的效果是其他教学方式手段难以实现的。因此,在日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使用音像、动画、DVD影片等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日语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有趣和高效。例如:在讲“面试”的基本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声像、摄像技术结合的功能,剪辑出日本人的面试短片,让学生边观看边模仿。实践证明,直观的音像资源等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很快地接受知识,有利于学生模仿、掌握相关知识,迅速提高学生的自主灵活运用能力。

再次,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运用因特网上丰富的资料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教学的内容是无穷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模式是“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教授方式缺乏趣味性、多样性,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听讲,课堂效率低的弊病。多媒体教学用U盘等电子存储设备储存信息资料,借助系统网络进行教学,把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系统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地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总之,在日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可变性、引人入胜性、新颖应时性,使书本上的知识可视可听化、简洁明了化、趣味多样化,深度发掘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构建高效的语境化日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邱凌,彭再新.试论语境的特征[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9.

[2]杨伟燕,方帆.优化英语多媒体教学语境创设的研究[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8,(4):56.

[3]钟水泉.谈谈激励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2,(3):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