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MOOC)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启示性研究

2014-11-10冉凡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冉凡敏

摘要:MOOC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手段,冲击着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急需顺应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应实现“MOOCs化”、国际MOOCs课程校本化、大学英语课程选修化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师专业化,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

关键词:MOOC;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大学英语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H319∶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0-0168-02

一、现状分析

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可直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国内亦有人将MOOC译为“慕课”。以“MOOC”或“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或“慕课”为主题关键词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检索,共得到2010年至2014年5月之间刊发的、与MOOC高度相关的中文学术论文173篇。从数量来看,中文学术文献远少于英文学术文献,这也是与国内外MOOC相关实践发展状况相对应的。总结这173篇与MOOC相关的中文文献的研究主题,得出当前关于MOO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MOOC的发展历程及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

王文礼(2013)探讨了MOOC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认为机遇与挑战共存。顾小清等(2013)探讨了MOOC本土化的可能,以及本土化过程中要面对的各种挑战。这部分研究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剖析了MOOC的发展历程及其与传统教育的关联,对于后来者看清MOOC的来龙去脉并把握其发展中最突出的特点,是有帮助的。从搜集到的国外文献来看,学术文章里比较少见对MOOC发展历程的阐释,有研究者开始关注MOOC对传统大学里学习者的影响。

2.MOOC的提供平台和技术环境

国内MOOC出现最早、最常见的研究主题是关于MOOC提供平台和技术环境等的研究。侯勇等(2009)探讨了将非专用资源使用策略引入MOOC,从而从整体上降低资源租用量。吴淑苹(2013)在MOOC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云学习环境为切入点,阐述了MOOC对云学习环境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MOOC模式下的云学习环境框架。国外文献,比较多的是关注MOOC 中的技术与学习者或者学习评价的关联,如:Dorsa Sadigh等(2012)关注了MOOC中问题生成、解决方案的产生与评分等方面的自动化;INGE DE WAARD(2013)在其论文里比较了移动技术的采用与否对MOOC中学生交互的影响。

3.MOOC中的教与学

从2012年开始,国内关于MOOC的研究中出现了对教与学的关注,樊文强(2012)从学习支持的角度剖析了MOOC的优势与不足,提出MOOC中学习支持的关键点在于保持学习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平衡。国外文献对MOOC中的教与学相关课题研究较多,选题更细、更集中,尤其关于MOOC中学习者和教师的体验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Stephen P. Balfour(2013)研究了MOOC中使用基于机器的自动作文评分和基于真人的标准同行评议会有何差异;Cathy Sandeen(2013)研究了MOOC中的学习评价,认为MOOC中的学习评价需要面对各种挑战,评价的过程和结果的获得都是个难题,各种评价方式都值得尝试。

综合以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MOOC的实践和研究都处在上升期,虽收获了丰富的成果,却仍存在不足,MOOC研究中至少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1)研究的总体数量较少。从本研究所搜集到的中文文献数量来看,并对照国内外MOOC相关学术论文数量,国内MOOC研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2)MOOC 相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不足,欠缺大规模、综合性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实践在积累上的不足以及深度、广度上的欠缺制约了研究的深入。

二、MOOC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启示性研究重新审视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手段——慕课,其影响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需要顺应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教学实践上,MOOC对大学英语教学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重要文献进行梳理和综合概括,了解和掌握与本题目相关的研究动向,以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为例,对MOOC进行描述,探讨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比较MOOC的课程设置,分析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对两种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总结,较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遵循的规律,从而设置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英语课程群。

在学习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同时,也需要构建MOOC在我国本土化的发展问题,通过对国外MOOC的宏观和微观教学设计得出我国应该建设本土化的大规模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群;通过选修全国大规模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者不仅可以自由选课而且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轻松地实现基于内容的英语学习;大学英语课程MOOC化,能有效地优化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实践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国内外MOOC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背景下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启示性研究,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英语课程“MOOCs化”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主要依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 (简称《课程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各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一般由综合英语和视听说构成,即通用英语(General English)。没有哪一个高校能够按照《课程要求》开设出符合所有学生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伴随着MOOC的兴起,可以建设“全国大规模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群”(Massive Open Online College English, MOOCE),课程可以包括专门用途英语、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乃至英语专业同步建设,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基础选修相关课程。endprint

2.国际MOOCs课程校本化

随着越来越多国际MOOCs出现,我国学习者可直接选修,接受授课教师和本校老师答疑。我国各高校亦可与国际高校进行合作,增加课程平台后台管理员权限,管理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组织本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

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MOOC化、国际课程的校本化提供范例,从而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互换与共享,促进大学英语课程走向国际化,确保大学英语课程的与时俱进。

3.大学英语课程选修化

“全国大规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起来后,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修读。各高校可以规定学生必须达到修读的英语类课程学分,但不限定课程内容。这样既可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由“外力”转向“内需”。

4.大学英语课程教师专业化

大学英语课程MOOCs化促进教师更加注重完善自身的专业发展,通过拓宽知识面、深化专业理论、改善教学理念以便完善和提高作为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大学英语课程MOOCs化后,许多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会发生转变,由以往课堂通用英语教学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支持者、答疑者和管理者,学生从全国大学英语课程网络平台上选修课程,在本校接受课程答疑,各高校教师亦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设答疑课,帮助学生完成英语课程的学习,经过几年的努力,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而非只是普通通用英语教师。

三、结语

慕课影响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同于传统的课程设置,全新的“全国大规模大学英语课程群”拥有大规模、开放、在线、免费等MOOC的基本特点,同时课程设计符合《课程要求》中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工具性和人文性。

“全国大规模大学英语课程”具有结构化的课程设计和符合网络学习者学习规律的学习计划。通过学习过程的互动性,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帮助学习者构建学习网络,进而构建起有机的学习生态网络。

慕课的教学模式促进传统课堂与网络学堂的融合,教师职责中“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在线教育为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提供论据,也为大学课程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

[2]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3]马武林,张晓鹏.大规模开放课程(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启示研究——以英国爱丁堡大学EDC MOOC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4,(1).

[4]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