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主义的语言观与翻译研究

2014-11-10温纯祥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翻译研究科学主义科学精神

温纯祥

摘要:科学主义是对自然科学的推崇极致和顶礼膜拜,是一种绝对化的世界观。科学主义的语言观注重语言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却忽视或排斥了语言的主观性。科学主义的翻译研究注重语言转换规律的探究,却忽视或排斥了翻译活动的主体性。

关键词:科学主义;语言观;翻译研究;客观性;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0-0126-03

现代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人们习惯于把19世纪中叶以来的欧美哲学称为现代西方哲学。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主流思潮。作为主流的哲学思潮和时代精神的精华,与人本主义一样,科学主义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探索科学主义这一哲学思潮对语言学和翻译研究所造成的巨大影响,认清科学主义翻译研究的实质,以期为具体的翻译研究提供方法论的参考。

一、科学主义及其基本内涵

1.科学主义的形成

科学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的科学文化。文艺复兴运动有两大历史功绩:其一是对人的发现,其二是对自然的发现。人文主义者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巨大发现和卓越贡献以及关于科学方法的论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兴起和科学文化的形成。科学文化反对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愚昧和迷信,力求冲破宗教神学的樊笼和禁锢,以获得自由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所形成的科学文化为科学主义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意味着科学主义的萌芽。

科学主义的形成是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结果。17世纪的牛顿经典力学、19世纪的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20世纪20—30年代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相继提出,使得自然科学得到了飞速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人们开始了对自然科学的崇拜。人们普遍认为: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典范,科学是万能的;应该把自然科学的成果和原理移植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推广并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当中去。这样,科学主义的观念便应运而生。

2.科学主义的基本内涵

一般来说,科学主义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自然科学知识是世界上最精确、最可靠的知识,是真理,是其他科学的典范;二是自然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真知的唯一正确和有效的方法,是人类一切认知方式的楷模;三是自然科学知识可以推而广之去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科学是万能的、普适的[1]。从本质上讲,科学主义试图以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让科学凌驾于哲学之上,把哲学变成科学的附庸[2]109。科学主义要建立的是一种排除思辨形而上学、追求实证(经验)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切性的哲学。简单而言,就是对科学的推崇极致。用一个更确切的名称来说,那就叫做唯科学主义。

3.科学主义的缺陷

科学主义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晶。科学主义彰显了科学的作用和地位,却忽视了人类及人类社会所独具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为性和超越性等因素,从而导致了对人的本质的忽视、遗忘和压制。如果将科学主义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其适用性自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科学主义遭到了来自人本主义的诟病和批判。人本主义的思想家奋起抗争,批判科学主义,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进行了理论上的抗辩。

4.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

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有着不同的理论内涵。科学精神是对科学的崇尚和倡导,是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精神[2]180;而科学主义是对科学的推崇极致和顶礼膜拜,是一种绝对化的世界观。对此,人们应采取的基本态度是:弘扬科学精神,批判科学主义。

二、科学主义的语言观

索绪尔(Saussure)的普通语言学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诞生。现代语言学分为两大阵营: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形式主义语言学注重研究语言的形式,功能主义语言学注重研究语言的使用。在语言学界,现代语言学又可分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解构主义语言学。前一种分法是以研究内容为依据,而后一种分法是以历史发展为视角。形式主义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之间只是名称上的不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采用的是后一种分法。

如同在其他领域一样,科学主义对语言学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学主义应用于语言学研究,就产生了科学主义的语言观。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就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所代表的语言观。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是弗尔特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索绪尔认为,作为一门科学的语言学,其研究对象不是外部的、历时的言语,而是内部的、共时的语言。他排除了语言的主体因素,得到的是一个规范的、同质的、确定的科学研究客体,即内部的、共时的语言。这样,整个语言学的面貌就跟自然科学更为接近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把语言学真正变成了科学,索绪尔的语言学正是科学主义的语言学。他规范了科学主义的语言学研究。正如王骏[3]所言:“……我们可以将他(索绪尔)的语言学研究归为更严谨,因而也是更典型的科学主义。”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索绪尔的继承者们,如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描写语言学派,都强调语言结构的研究,从形式出发研究语言,将内部语言学的研究发展到了极致。

到了20世纪50年代,从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分化、发展出一个新的语言学派,即美国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转换—生成语法是形式主义语言学的代表。该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具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各种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规则,即不同的表层结构,但所有的语言都有共同的句法规则,即共同的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生成表层结构。他指出,过去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只研究语言的表层结构,而忽略了它的深层结构。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就是关于“深层结构”的理论。实质上,所谓的语言深层结构,就是语言的共性,是一种客观的东西。同样,乔姆斯基注重的是语言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他的语言观同样属于科学主义的语言观。endprint

科学主义语言观就是语言结构观。在这种语言观指导下的语言研究是一种自然科学模式的语言研究。这种研究模式将语言作为客体来研究,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语言,注重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强调共时的静态研究;同时,它忽视或否定语言外部因素的研究,忽视或排斥语言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它竭力排除语言研究中的主观因素或主体性,把语言研究尽可能地“科学化”。

三、科学主义的翻译研究

翻译是语言活动,一种双语转换活动。毫无疑问,翻译活动以及翻译研究都会受到语言观的重大影响。不同的语言观会形成不同的翻译观,不同的语言观和翻译观会形成不同的翻译研究模式。用科学主义语言观指导翻译研究,就形成一个独特的翻译研究模式,笔者称之为科学主义的翻译研究。

1.科学主义翻译研究的基本特征

科学主义语言观(即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言结构观)所秉承的语言的可分析性、可转换性,以及可检验性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当结构主义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时,研究者们也就自然而然地专注于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的语言结构分析,翻译研究的目的就是探求语际间语符转换的规律,寻求的是意义上的对等。这就是“翻译对等论”,也就是翻译的等值观。比如,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理论的典型代表尤金·奈达(Eugene N. Nida, 1914-),就是借鉴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的核心句、转换等概念,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4]和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5]这些翻译概念。

“翻译对等论”是建立在语言的客观性这一基础之上的。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理论家而言,语言的共性和规律性是他们的逻辑起点,也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注重和强调的是语言的科学属性。对他们来说,语言使用者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相应的,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科学主义翻译研究是一种自然科学模式的翻译研究。在方法论上,它采用的是定量研究和共时研究的方法。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它是通过语言结构分析来寻求双语转换中的等值。

2.科学主义翻译研究的历史功绩

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进入翻译研究之前,翻译研究属于传统的翻译研究。有学者称之为语文学范式的翻译研究[6]54。语文学范式的翻译研究是经验主义的翻译研究。它依靠直觉、崇尚灵感、轻视理性,凭借的是主观体验和感悟,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它所形成的翻译理论多为翻译家在翻译实践中的体会和感悟,而且见仁见智、言人人殊,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因此,它始终未能形成系统的翻译理论。这对于翻译学的建立是十分不利的。

科学主义的翻译研究把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有学者称之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的翻译研究[6]58。它致力于语言转换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它把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作为一种客体来研究,排除了主体因素的影响。“将自然科学的某些概念或研究方法运用到翻译研究中可以说是一个突破口, 这样的研究也必然能有效地减少翻译研究的任意性与主观性, 其科学性与权威性也必然会增强。”[7]同时,它摆脱了传统的翻译研究的主观神秘性,使得翻译研究走上了科学的轨道。许钧教授指出:“翻译的语言学研究把翻译从经验主义中解放出来,将过去近两千年来一直拘泥于经验范畴进行讨论或争论不休的问题置于科学的层面加以讨论。”[8]正因为这样,这一研究模式极大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也为翻译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学主义的翻译研究对推动翻译学的建设是功不可没的。

3.科学主义翻译研究的缺陷

科学主义的翻译研究是一种自然科学模式的翻译研究。它忽视或有意排斥了翻译的主体性。科学主义的翻译研究套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去研究翻译这一艺术活动,显然会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当然,如果说“翻译对等论”使得翻译研究走入了“死胡同”[9],那么未免过于悲观。但是,科学主义的翻译研究确实使得翻译研究陷入了困境或走上了歧途。在论及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的缺陷时,学者李惠红做了如下评述:对理性的张扬为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依据的科学主义的翻译观敞开了大门。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更是将翻译的过程视为一个纯理性的分析过程,一个在句法和语义语言层面上分析、传送、重构的过程[10]。对语言的研究变成了一种纯理性的研究,强调客观性、科学性。这样,语言成了一个自足的封闭系统,翻译活动因此变成了从文本到文本的静态、封闭的过程,翻译活动的社会性、政治性与人文性被完全忽略了。

4.对科学主义翻译研究的反思

科学主义的翻译研究挣脱了传统翻译研究的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樊笼,使得翻译研究成为了有规律可循的活动。正是由于有了这个基础,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也就逐渐确立起来了。因此,科学主义翻译研究对翻译学的学科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如同文学创作、绘画等等一样,翻译是一种艺术活动,而不是科学活动[11]。翻译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12]。在当今世界,连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都要考虑人的因素和人的价值,出现了科学人文化的趋势。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翻译学,自然就具有浓厚的人文属性了。

翻译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有其独特的人文属性。但是,由于理论意识的缺失,有不少翻译研究者只专注于翻译的实证研究,往往只看到翻译活动的科学属性,却忽略了它的人文属性。科学主义的翻译研究简单套用自然科学这一硬科学的研究方法,其弊端和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由于译者主体性的影响,翻译对等论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理想追求;而这个“对等”也只能是“约等于”了。在这一点上,科学主义翻译学者们要么被自己的对手批驳得体无完肤,要么被自己的理论缺陷弄得走投无路而苦闷彷徨。可以说,科学主义的翻译研究使得翻译研究的航程偏离了航向,甚至迷失了方向。

四、结论

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就是语言结构观;科学主义的翻译观就是翻译等值观。以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和翻译观为指导的科学主义翻译研究,站在科学主义的哲学高度高屋建瓴地对翻译研究进行审视。科学主义的翻译研究是自然科学模式的翻译研究,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主义的翻译研究摆脱了传统翻译研究的经验主义窠臼,使得翻译研究走上了科学的轨道,对翻译学的学科建设有过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翻译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有着显著的人文属性。科学主义的翻译研究套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翻译,其本身必然会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因为科学主义的翻译研究忽视或排斥了翻译活动的主体性。在翻译研究中,应当弘扬科学主义翻译研究的科学精神,即追求、发现和坚持真理的求真精神;但同时,还必须引入人文关怀。这样,翻译研究就能走上比较健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杨寿堪,李建会.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J].学术月刊,2001,(11):9.

[2]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王骏.科学主义与索绪尔的语言学研究[J].中国外语,2006,(1):13.

[4]Nida 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159.

[5]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24.

[6]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谢柯.从科学主义视角重新审视许渊冲先生的某些翻译观点[J].宜宾学院学报,2009,(1):94.

[8]许钧.翻译研究之用及其可能的出路[J].中国翻译,2012,(1):6.

[9]张南峰.走出死胡同,建立翻译学[J].外国语,1995,(3):1.

[10]李惠红.翻译学方法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57.

[11]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130.

[12]穆雷.也论翻译研究之用[J].中国翻译,2012,(2):5.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译研究科学主义科学精神
反科学主义与“世纪末”文学的“时空”意识重构
“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五四文学
法治评估中的科学主义:反思与扬弃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及物性系统分析《未选择的路》及其汉译本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