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小说《心》的孤独感
2014-11-10黄高洁李汉文
黄高洁 李汉文
摘 要:关于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心》研究遍及古今中外,但以小说《心》中主人公的孤独感为研究对象却很少,本文旨在理解小说《心》的基础上,对主人公先生及K的性格、心理活动进行分析,考察身上所带的孤独感。
关键词:心;先生;K;孤独
笔者去年在日本留学期间,深入接触了日本社会及日本人,感触颇深。于是阅读了描写日本人内心世界的小说《心》,從小说中寻找到了自己留学期间所感受到的东西——日本人孤独感。日本曾是以村庄为集团的共同生活体。明治维新之后,追求自我意识。结果使人们陷入了孤独境地。漱石将这一现象在小说中通过先生和K表现出来。笔者在考察当时日本的时代背景、思想的同时分析小说中表现的孤独意识。本论文在对小说故事情节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分析考察主人公先生,K身上各自所带的孤独感。结构大致分为三部分。首先对漱石的创作背景和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介绍,其次分析、理解小说主人公身上各自所带的孤独感,最后得出孤独感这一主题。
1 夏目漱石及小说时代背景的介绍
作者夏目漱石于1867年,即江户末期出生于地方上权势之家,由于出生前家族日渐没落,两岁漱石被寄养,十岁又送回老家。漱石经常与父亲、兄弟意见分歧,关系不好。5岁母亲去世后,漱石离家独自生活。儿时的种种坎坷与不幸,对漱石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心》这部小说写于1914年,当时日本社会处于江户末期的封建社会到明治资本主义社会大变革期,“明治时期是一个充满了自由,独立,自我”[1]的近代化历史过程,然而,日本的近代化并不是自发性的,它是外力逼迫的结果,日本文明开花是“表面上的文明开花”这一言论漱石在明治四十四年【现代日本的开花】的演讲中提及:“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并不是自发的,而是外发的,简而言之,现代日本的开花是外表的开花,我们开花的一部分,大部分无论怎么自大的看来都是表面上的,然而,并不能因为它不好而阻止它,我们必须忍吞泪水而接受这表面上的开花”[2]这与小说中“先生”对倾听者青年“我”所说的话非常吻合,“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自我中的现代的我们,作为其代价恐怕人人都必须品尝这种寂寞”[2]这句话道出了小说的背景即充满自由,独立,自我的近代化。
2 《心》中主人公先生和K身上各自所带的孤独感
小说中“先生”原本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书生,在被叔父欺骗受挫后,内心变得阴险,表面上还像以前善良温柔,其实内心深处早已为自己铸造了一个坚固的城墙,在利益面前做好了随时争斗的准备。小说中有不少关于先生性格的侧面描写“周围无论怎么热闹,他都没有表现出多么兴致。最初一块儿来的洋人,那以后也再未露面,总是先生一人。”[2]去海边旅游,是个很热闹的氛围,一般同家人,朋友,恋人一起游玩,而小说中的“先生”总是一个人,“我”由于好友突然因故离开,感到格外孤独,故急忙寻找能一起的伴,当发现“先生”一个人的身影时不由得也感受到同为天涯沦落人的这种孤独心情,然而孤独是先生的嗜好,先生始终保持独立姿态的内心世界在小说中有几处描写:“先生:之所以忍耐今天的寂寞,是为了明天不忍耐更大的寂寞,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自我的现代的我们,作为代价恐怕人人都必须品尝这种寂寞。我:对不起,是说我不可信任吗?先生:不是专门说你不可信任,而是大凡人都不可信任。我:那太太也不可信任了?先生:我连我自己都不信任。就是说,因为连自己都不能信任,也就谈不上信任别人了。反正不可太信任我,就要后悔的。而且,人被欺骗后,肯定要好好的报复的。”[3]对话中可以看出先生不信任何人。这必定造就独自寂寞一人,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堵墙保护不被外界侵害的同时也带给了人孤独与寂寞。“我是个寂寞的人,不过说不定你也是个寂寞的人。我没力气为你连根拔出寂寞。”[3]上面的话语中,寂寞一词被先生反复提到,不难理解“先生”的确是孤独的人,其孤独原因除了本论文一开始讲述的近代化的时代大背景和先生自身的“高级知识分子”[4]身份,还有主观原因先生被人欺骗又欺骗人罪行。先生出身一流大学本身就带有孤高的气质,在被叔父欺骗后的人间不信任,使他更加远离人群。
K特殊性格形成家庭背景的描写“K是真宗和尚之子,出生于寺院的他经常使用‘精进一词。看上去他远比一般僧人还具有僧人气质。”[3]先生的遗书中有对性格直接的表达“他本来沉默寡言,此外,还有个毛病,平日每当要说什么,嘴巴常蠕动片刻。他的唇大概有意不服从他的意志,不轻易张开。”[3]不难看出K的性格属于内向型,他对待任何事情都谨言慎行,感情不轻易外露,就连小姐和夫人也认为,K是很难搭讪的人,K自认为和别人那种闲聊有何意思可言?正是K的这样孤高性格,才造就了他孤独的人格。
关于K的自杀“先生”的话语“我反考虑K的死因,最后我怀疑他是由于像我一样孤独寂寞得不行才突然采取最后措施的。这使我不寒而栗,——一种自己也同K一样走在K走过的道路上的预感…”[3]先生认为K的死因与其说是失恋,不如说是不能忍受那种寂寞。真宗寺身份出生,与普通人的想法天生不同,K远离俗世,独自走在精进之路上,这一点在K经历中可以看出,K由于作为次子出生在寺庙,其父为了让K出人头地,遂将K送给一位有钱的医生家庭,希望K日后继承家业,然而K背对养父追求从小就喜欢的哲学,宗教,后被发觉后,先后被养父生父抛弃,过上了天涯孤独人的生活。纯洁的K在与深谙世故的先生相遇,当他为险恶的社会打开这扇门后,万万没想到会遭受来势猛烈的伤害。K单纯的心灵太容易相信人了,没有经历社会磨炼的K内心是脆弱的,留下的遗书讲到“由于自己意志薄弱看不到前路而选择自杀。”[3]K的自杀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可以相信的人,一直追求的精进之路也因爱情而迷失,友情背叛,爱情丧失之时,K精神支柱彻底倒塌,K没了前进的方向和勇气,这个世界上就剩孤独占据了K的内心,K在绝望,阴暗,无助中孤独的生活,还不如选择死亡更让K解放。
3 《心》中的孤独主题的总结
通过上文论述,便可以理解漱石小说表达了生活在明治时代的日本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近代化所带来的人间孤独感是漱石毕生考虑的问题之一。本论文通过对主人公先生,K的人物像的分析得出当时知识分子孤独性格这一结论,先生和K都是孤独的,然而,他们的孤独主观原因却不同,先生谙熟世故,无论何时都对人有不信任和防备,故先生总是一人,K不谙世故,单纯,追求美好,高尚生活,远离庸俗人群,独自一人,故K的孤独是内心高尚,纯洁孤僻的孤独,先生的孤独是内心阴暗,复杂的孤僻的孤独。
参考文献:
[1] 山浦純.漱石の『心』の理解を巡って[J].古田史学会馆,2007:20.
[2] 姜尚中,夏目漱石.こころ[M].日本东京:NHK,1987:23,255,271.
[3] 夏目漱石(日).北京市:中国宇航出版社,2008:231,262,271,348-349,368,388.
[4] 石原千秋(日).『こころ』をどう読むか[M].日本东京:河川で書房新社,20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