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尔尼诺现象对果树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2014-11-10王中林

科学种养 2014年11期
关键词:厄尔尼诺抗寒霜冻

王中林

厄尔尼诺,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大。厄尔尼诺现象是大自然气象循环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2~7年循环发生1次,对全球天气产生的影响可能长达一年半时间。我国于1997~1998年、2009年、2014年相继出现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根据国际最新统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要造成玉米、春小麦、冬小麦、水稻等世界四大农作物减产2%左右。这一现象不仅仅是对农作物,对果树生产也会产生影响,那么究竟有哪些影响?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这正是广大果农朋友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所在。

一、厄尔尼诺现象对果树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常造成我国夏季风减弱,雨带位置南移,导致南涝北旱;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的日期偏晚;东部地区秋季容易出现北少南多的降水分布类型,造成南方秋季低温多雨,北方秋旱,东北地区初霜冻日期提前;冬季往往会出现南冷北暖的暖冬。具体对果树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 果树花芽质量变差 北方落叶果树经历厄尔尼诺现象后,从花芽分化进入形态分化到发育完全,多数果树品种未能达到花芽分化所要求的低温(0~7.2℃)需求量,花芽产生变异,形成畸形花,质量变差。

2. 果树抗寒能力减弱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一方面,秋冬干旱不利于果树越冬锻炼,降低了树体耐寒能力;另一方面,暖冬使落叶果树迟迟未能进入深度休眠期,抗寒锻炼持续时间短,大大降低了果树的抗寒抗冻能力,尤其对幼龄落叶果树影响大。一旦北方早春倒春寒天气来临,常对果树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

3. 病虫越冬基数增大 厄尔尼诺造成的暖冬现象,致使气温、地温偏高,对果树病虫的越冬形成了保护,这样被冬季寒冷冻死的病虫数量大幅减少,导致病虫害越冬基数增大,给翌年的防治增加了难度。

4. 果树生长规律受扰 不同果树生长习性不同,但多数果树在冬季都会进入休眠期抑制生长,春季恢复生长。遇厄尔尼诺现象时,冬季气温偏高,果树会遇温而长,提前进入生长期,甚至提前开花,固有的生长规律被破坏,生长与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5. 影响授粉加重落果 厄尔尼诺气候造成南方常绿果树花期多雨影响正常授粉,导致坐果率下降;梅雨季节降雨过晚,常造成常绿果树后期徒长,加重生理落果,同时会导致真菌病害的蔓延。

二、厄尔尼诺现象的应对措施

1. 科学选址建园 规模发展果树,宜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的地块建园,尽量避开地势低洼区域建园,以减轻受害。

2. 注重养根壮树 针对厄尔尼诺现象对果树的影响,应适度改变果园管理措施,加强果园管理,以确保树体营养物质储备充足,增强抵御厄尔尼诺现象的能力,实现丰产稳产。

①保护树体。果树休眠期,全园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铲除红蜘蛛、介壳虫等越冬病虫(卵、蛹);生长期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树体健壮生长。

②延后修剪。冬剪时,只进行简单的骨干枝修剪,其余部分延迟到萌芽后修剪(葡萄等有伤流的果树除外),以保留树体内较多的养分,促进开花结果。

③搞好土肥水管理。早春施追肥补充因休眠不足消耗的养分。萌芽前,根据树体大小,每株地下追施饼肥1~2千克、沼液30~50千克、三元复合肥30~50克;地上喷好枝干肥,每周用3%的尿素液喷1次,以利树体养分积累,增强树体的新陈代谢,恢复树势,调节生长,增强植物细胞的抗逆性和果树抗冻能力,确保花芽充分分化,提升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生长期,喷好叶面肥,当花蕾露白时,及时用绿旺1号1000倍液对整个树冠喷施,补充硼、锌、镁等微肥;于开花前、落花后、幼果膨大期分别追施三元复合肥1次,施肥量为每株30~50克,进一步保证树体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

④搞好花果管理。开花后做好及时疏除畸形花、弱小花等疏花工作;根据树体合理负荷,进行人工疏果,减少树体养分消耗;实行人工辅助授粉,促进坐果。如受害后花未开完,可喷施0.3%硼砂液或天达2116提高坐果率。

⑤改变后期管理。秋季控制灌水,增施磷钾肥,促进枝条木质化和根部营养物质的积累储存,更好地进行抗寒锻炼;初冬灌好封冻水,增强果树抗寒防冻能力与抵御倒春寒的能力。

3. 授粉期避雨保护 在厄尔尼诺现象年,南方果树易受低温多雨影响,授粉不良,花期可采取设置避雨棚等措施,提高授粉率。

4. 多种措施并举防冻害 在厄尔尼诺现象年,果树抗寒能力下降,可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果树免受冻害损失。

①及时采收果实。秋季挂在树上的待收果实,尤其是在东北果品产区,可能会随着初霜冻的提前到来而出现冻伤、裂果、落果现象,降质减产,对已成熟的果实应及时采收上市,对未成熟的喷施防冻剂或套袋防寒保果。

②采用 “三避”技术。将稻草、麦秆等作物秸秆或落叶、杂草、木屑等覆盖在树盘上,或在树冠外缘投影内铺设地膜,也可在树盘周围培覆20~25厘米厚土层,以防倒春寒,保护果树免受冻害。

③树干涂白或绑扎。冬季用涂白剂涂刷主干及枝条,可使树体温度升降缓慢,避免或减轻日灼和冻害。也可用草绳缠绕主干,外覆塑料薄膜,提高树体抗旱能力,利于防寒越冬;翌春解下草绳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病虫。

④熏烟或灌(喷)水。当冬季、早春天气晴朗、微风及温度较低的夜间,易出现霜冻、冰冻的灾害性天气时,密切注意霜冻灾害天气预警。根据预警,提前准备好烟雾大、潮湿的柴草等燃料,在低温来临前或有霜冻的夜晚23时左右于果园上风处点燃熏烟,直至日出后气温回升结束,以增温防冻、减轻霜冻寒害。霜冻前及时给树下灌水或向树上喷水,可增加热量,提高果园温度,减缓温度下降速度,也可防止或减轻霜冻危害。另外,于果树萌芽前灌水,还可延迟萌芽、开花物候期,避开倒春寒危害。endprint

⑤喷保护剂预防。在果树萌芽期,对树冠喷布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600倍液(1包25克对水15千克),也可用50倍左右的生石灰乳液喷施,每周1次,有效预防冻害。

5. 采取措施补救 果树一旦遭受冻害,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补救。

①处理受伤部位。对受害较轻的果树,要适当晚剪,给予枝条一定的恢复时间;对受害严重的果树,应剪除枯死的枝梢或枝梢枯死的部分,以利果树迅速恢复树势。修剪遵循“轻伤轻剪、早剪,重伤重剪、迟剪”的原则,采取小伤摘叶、中伤剪枝、大伤锯干的措施。受冻果树枝干裸露、枝叶损伤树势衰弱,应做好伤口处理,可用843康复剂原液涂抹2~3次,促进伤口愈合。对一时看不准受冻部分的枝条,采用树上喷0.3%~0.5%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地下株施磷酸二铵1~1.5千克、硫酸钾0.5千克的方法,待萌芽后再处理受冻部分。对干部受冻的果树,选留冻斑附近的萌发枝条进行桥接,以尽早恢复树势和产量。

②搞好土肥水管理。果树受冻后,早春要及时中耕松土、补给水肥,缓解水肥短缺现象。追肥可根据树体受冻程度、树势恢复及生长状况,掌握“增施有机肥,控氮控水增磷钾肥,薄肥勤施和根外追肥相结合”的原则。树上喷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100倍液,地下增施适量速效肥料、复合肥,同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叶片健壮生长,促进受冻果树快速恢复生长。

③人工疏花疏果。受冻害果树生长受到影响,所以要严格控制负荷量,做好抹芽、疏花、疏果、摘心工作,以集中养分恢复树势。

④补植受害弱树。对易受冻害的弱树、幼树,应注意加强管理,及时拔除死株、弱株,补植更新,确保园貌整齐。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政府综合办公南楼主7楼702室林业局 邮编:261200)

编后记:今年6月份,有位读者打电话说厄尔尼诺现象对他们当地的果树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他们不知如何应对。之后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近几年的报纸、网络等媒体上有不少关于厄尔尼诺现象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影响的报道,不过涉及果树的内容很少,事实上这一气候现象对果树的影响却不小。于是我想,是不是可以约请一些专家撰写关于“厄尔尼诺现象对果树影响”的稿件。没过多久,这位读者再次打电话过来谈这个问题,我这才了解到,他是湖南常宁的一位果农,主要从事柑橘栽培,从2007年开始一直坚持订阅《科学种养》杂志,是我们的忠实读者,很需要我们的帮助。根据查阅的资料,联想到这位读者的话,我感觉到厄尔尼诺现象对果业生产的影响的确不容小视,但很多果农对此不甚了解,往往束手无策。在和几位作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探讨后,这篇文章便产生了。此文登出后希望能给这位读者以及更多信任我们的读者提供一点帮助。同时也欢迎其他作者发表见解,积极踊跃地讨论果业生产中面临的现实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厄尔尼诺抗寒霜冻
近50年海原县霜冻发生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抗寒桂花香飘果博会
农作物防御霜冻六法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苹果矮化砧木抗寒育种研究进展
厄尔尼诺现象横行中国
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影响
3种茜草科植物的抗寒特性
三步图解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农作物的杀手——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