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历史沿革的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改革探讨

2014-11-10黄英俞良蒂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历史沿革教学改革

黄英++俞良蒂

摘要:为了探讨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以后的改革方向,以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为实证对象,对其开设统计学以来的历史沿革进行了问题和对策分析。在分析其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可从四个方面继续完善:实施专业差异化教学模式、把握好市场调研与统计学课程的联系、淡化学生应试学习动机、建立专科生的项目教学模式。

关键词:历史沿革;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0-0061-03

一、引言

统计学课程是教育部批准的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首先,从课程的基本目来讲,它主要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其次从应用程度来讲,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它可以为众多学科提供学科信息资料整理和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另外在学生的就业阶段,它同样可以为各行各业的实践信息提供资料分析的工具和手段。因此,不管是何种类型的高校,统计学课程都有很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1]。统计学课程教学可分为理论内容和实践应用两部分。从理论内容来讲,统计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分支,其中描述统计主要阐明数据收集整理显示与分布特征的测度方法原理;而推断统计则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讲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时间序列乃至统计指数等方法的分析原理、应用条件、分析意义和作用。从实践应用上来说,教学的主要手段是统计分析软件的学习和上机实习,通过这些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其中统计分析工具的使用,要求学生至少能看懂和识别输出的统计结果,解释分析结论,正确挑选分析工具。开设统计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给学生灌输统计学思想,提供分析实际应用问题的丰富方法,使学生们获得思维模式上的更新与分析能力上的提升,一般统计学课程都配有相应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配套的课程设计过程,将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让统计学真正地为他们所用。

二、江城学院统计学课程的历史沿革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以下简称江城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从该学院成立至今,统计学等相关课程一直是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的专业基础课程,从统计学课程开设到现在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8年以前的教学探索阶段。在此阶段中,经管学部所有的本科和专科专业均开设统计学和配套一周的课程设计,该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16学时。这个阶段中,学生对统计学课程存在很大程度的恐惧心理,学生们普遍反映这门课程非常头痛,尤其江城学院三本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对与数学相关的课程特别反感与抗拒,此阶段的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

第二阶段为2008—2011年取得初步成效的改革阶段。从2008年开始,结合学生上课的反映和教师讲课情况,统计学课程小组从教材、内容和学时方面对统计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教材选用方面,选用了与三本院校学生实际更加贴合的教材;学时和课堂讲授内容方面,本科专业的课程讲授内容设置上将推断统计中有关两个总体的相关内容,以及针对与实际联系不甚紧密的内容进行了删减,理论学时由56更改为48学时;专科专业的讲授内容主要为描述统计,部分推断统计内容和时间序列预测,营销与策划因同时开设市场调研课程,故此专业统计学课程中不讲时间序列预测。专科理论学时由56学时更改为38学时;从加强实用性出发,实验学时本专科皆没有变化。在这些举措下,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畏难心理得到了减弱,教学效果逐步改善。

第三阶段为2011年至今的统一教学体系建设完善阶段。为了进一步巩固第二阶段初步改革的教学效果,此阶段的统计学课程改革主要从加强统计学应用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方面着手:统计学教学上更加注重在实际学习和将来工作中的应用,从2011年开始,统计学课程统一更名为统计学方法与应用,同时统计学课程小组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组织编写了《统计学方法与应用》这一教材,该教材的编写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着重在理论与应用结合、趣味性和通俗性上下了功夫,与此同时在教学方法、考核、试卷题型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自此,统计学课程小组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统计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体系,从目前学生的反响来看,教学效果较之以前有了显著的改善。

三、课程历史沿革中突显的问题

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统计学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改善,但目前的统计学教学体系在很多方面仍有不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同专业的统计学教学效果差异显著。目前学院开设统计学课程的本科专业有工商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学七个专业,专科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电算化、营销与策划。从教学效果和学生反映来看,目前学习情况较好的当属会计专业。会计专业学生因经常面对数字的分析和运算,所以对统计学的畏惧感没有其他专业严重。另外,因会计专业整体学习气氛较好,所以学习效果也较理想。而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旅游管理统计学课程的畏惧感相对较为严重。

其次,统计学课程对市场调研课程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生和营销与策划专业的专科生,他们同时都开设市场调研和统计学课程,同时学习两门课的学生比较直观地感觉是两门课内容十分相似,有一定程度的重复感,部分学生听了开头“相似”的内容之后,后面的内容就不愿意再听下去了。因为市场调研课程一般开设在统计学课程之后,所以他们的这种错觉直接影响了市场调研课程的教学效果。

再次,大部分学生的应试动机明显。虽然教学改革后学生对课程的畏难心理减弱了不少,但目前该课程主要的约束机制仍然是考试机制,学生因害怕挂科而不得不努力学习,从而间接提供学生掌握必要知识的压力。考试机制在教学改革的初始阶段效果明显,可如果想得到持续稳固的教学效果,后期就必须寻求更深入的动机刺激机制[2]。

最后,本科生与专科生的教学区别把握不够。目前,专科生的讲授内容和学时安排与本科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可是专科生的教学效果仍然远远不及本科。考试对专科生给予的压力也远比本科生小,因此需要有针对性更强的专科教学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课程改革的完善措施

首先,针对不同专业进行差别式教学。七个本科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旅游管理两个专业教学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可将描述统计部分作为重点,推断统计部分重点讲应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可适当多采用案例教学;市场营销专业因为有市场调研等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可针对统计学方法进行重点讲解,会计学、工商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则可进行完整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体系的讲授。

其次,把握市场调研和统计学课程的区别和联系。虽然市场调研和统计学课程内容构成体系上有部分重叠,但两者本质目的不一样。市场调研专门解决的是市场营销问题,而统计学是专门分析数据的方法论学科。在讲授时,两个课程都需要讲述收集数据的方式和方法,但市场调研的重点建议放在调研方案设计和调查方法的选择、态度测量与量表设计、问卷设计、抽样技术设计、数据收集的现场管理等方面,关于数据分析只能简单论述,不宜展开。统计学则以数据分析方法的讲述为主要内容,其他方面建议简述。建议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将两门课程体系的总体区别提前强调,后期通过分期区别不断巩固,让两门课程的区别和联系慢慢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之中,以此来消除学生印象中两门课内容趋同的错觉。

再次,逐渐减弱学生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动机。第一,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先提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学习,运用学习到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用这种方式来刺激学生产生真正学习的兴趣。第二,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权重来缓解考试挂科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让学生知道参与到掌握知识的过程比结果重要。加大学生平时成绩所占权重,可以使学生学习的指导思想由单纯地对付考试而转变为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不会只为考试去学习,进而减轻学生的思想包袱,让学生在较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接受知识的洗礼,萌发用统计这个手段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兴趣。第三,改革考试题型。通过增加开放性较强、与实际联系更紧密的实务题型来让学生知道真正掌握知识的重要性,统计学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比如,让学生背诵什么是方差分析比不上让学生实际去操作方差分析并识读上机输出结果来得有用[3]。所以,建议在考试题型上多结合问卷设计、方差分析、回归、预测等与实际应用联系非常紧密的方面。

最后,建立专门针对专科生的项目教学模式。专科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教师可以考虑建立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的教学模式。譬如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成的项目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如下:第一步,教师可首先提出待解决的项目;第二步,让学生去收集资料设计数据调查方案,教师针对学生的方案结合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讲解择优;第三步,让学生按调查方案去收集数据;第四步,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第五步,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做成报告。此教学模式可采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结合的形式,不用让整个课程设计等到理论课结束之后,只需将实践课程穿插到理论课之中,并且理论课程讲授也可适当穿插到相应的实践过程中[4]。为了取得较优的教学效果,专科项目教学模式的教学地点最好能放到相应的实习基地和实验室。

参考文献:

[1]王炯琦,吴翊,周海银.美国一流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2,(3):61-64.

[2]赵丽央.论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J].经济师,2011,(6):114-115.

[3]徐雅.统计学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嘉兴学院学报,2002,(11):244-245.

[4]崔立志.关于提高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114-115.

猜你喜欢

历史沿革教学改革
白及粉末入药历史沿革概述
地黄炮制品名历史沿革及功效考辨探讨
大同清真大寺历史沿革考释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军事创新教育的历史沿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称谓的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