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明太祖朱元璋与李善长的君臣关系

2014-11-10要海霞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6期
关键词:朱元璋

要海霞

[摘 要]李善长,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后以“胡党”之名被处死。在古代社会,封建专制主义强调皇权至上和中央集权,皇帝主宰一切,任何威胁统治的因素都会遭到打压。王朝初建之时,君臣尚可同心同德,待统治趋于稳定,君臣的共同利益逐渐转化为利益矛盾,随着矛盾的扩大,双方的信任关系逆转为君对臣的猜忌和打压。太祖朱元璋与功臣李善长的君臣关系的演变也无外乎于此。对两者君臣关系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对洪武时期太祖滥杀功臣的历史背景及意义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朱元璋;李善长;君臣关系

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安徽定远人,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适逢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李善长择明主朱元璋,以其才智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为明朝的建立和有序运转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后来却以“胡党”之名被处死,累及全家七十余口人。打天下时,朱元璋和李善长在利益上达成一致,建立信任关系,以此来实现前者的宏伟帝业和后者的自身抱负。随着明朝的建立和统治的加深,两者的共同利益逐渐转变为君臣之间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信任关系被打破。朱元璋向来多疑,而李善长“内多忮刻”的性格和“贵极而骄”的行为,(1)日益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尤其是他的卓越功勋和以他为首的淮西集团的庞大势力,更成了朱元璋的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在明朝,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走向顶峰,强烈的皇权至上意识和自身奋斗经历促使太祖朱元璋大权独览,唯恐臣子僭越礼法、为非作歹。面对如此政治氛围,臣子必须为官谨慎,若不然便会遭到杀身之祸。分析朱元璋与李善长君臣关系的变化,可以对太祖在洪武中后期滥杀功臣的历史背景及意义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

一、李善长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

元朝末年,统治者昏庸腐朽,社会经济残破不堪,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使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摧毁着元朝的统治。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首举义旗,拉开了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的序幕。当各地起义风起云涌之时,李善长为避乱而隐于滁州东山之下,他时刻关注天下形势,以期投靠明主。

当时,朱元璋率领的军队是众多起义军中的一支。与其它义军相比,他的军队作战勇猛、军纪严明、深受百姓拥护。朱元璋告诫诸将:“克城以武,戡乱以任”(2),每当攻下一座城池,他都严禁将士劫掠财物烧毁房屋。除了严明军纪外,他以“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3)为口号,采取笼络地主阶级的措施,来争取深受民族压迫之苦的汉人的支持,以期建立汉族地主阶级政权。朱元璋深知人才是取胜的倚仗,于是他广招有贤之士,以礼相待、委以重任。隐士李善长十分佩服朱元璋的雄心和谋略,于至正十五年(公元1354年),朱元璋率军攻打滁州时,李善长前来投靠,被命为掌书记。当朱元璋询问平定天下的计策时,李善长答道:“秦乱,汉高祖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4)。李善长的话语不仅流露出对朱元璋的一片忠诚,更为其实现霸业指明了方向。朱元璋欣赏之余,视李善长为左膀右臂,升其为参谋,参与决策制定。期间,李善长对朱元璋的辅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调和诸将、严明军纪。朱元璋曾告诫李善长:“方今群雄并争,非有智者不可与谋议。吾观群雄中持案牍及谋事者,多毁左右将士,将士弗得效其能,以至于败。其羽翼既去,主者安得独存,故亦相继而亡。汝宜鉴其失,务协调将以成功,毋效彼所为也!”(5)对此,李善长深记于心。对于归降的将士,李善长能够辨别贤愚,传达旨意、调和诸将,使将士消除疑虑,安心跟随朱元璋。如:朱元璋镇守和阳时,诸将皆是郭子兴的部下,互相不服气,李善长便从中斡旋调节,使得将士同心同德。李善长还严于整顿军纪,每攻下一座城池,经朱元璋同意,他便四处张贴禁令,以此禁止将士侵扰百姓。

第二,留守后方、供应军需。朱元璋得以扫除强敌登上帝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朱元璋外出征战,命李善长留守后方,他统筹全局,转运粮草,积极供应前方军需。同时,他还加强后方军事防务,发展后方经济,以此来保证后方秩序稳定、减轻人民负担。经李善长的管理,后方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将士和睦的局面,“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6)可见,李善长在后方的管理,为朱元璋在前线作战争取最后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第三,发展经济、革除积弊。李善长注重发展经济,减轻人民经济负担,以此来缓解阶级矛盾。首先,他整顿盐法、钱法、茶法、铁冶及鱼税等税收,这些事务虽然比较琐碎,但他巧以利用,达到了革除积弊、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效果。其次,他还积极推广实践朱元璋的屯田垦荒思想,在各地实行屯田制度,发展水利事业,使许多荒地变为良田,这些措施起到了“国用益饶,而民不困”,(7)的积极作用。

总之,建立新王朝成为君臣双方共同的奋斗目标,二者因此强有力的维系在一起,建立起一种君对臣信任、臣对主忠心的关系模式。李善长投靠朱元璋后,积极出谋划策,尽忠职守,使军队内部诸将和睦,前方军需供应充足,这些都为朱元璋取得前线作战的胜利提供了方便。所以,朱元璋能够开创大明王朝,李善长功不可没。

二、洪武前期朱元璋对李善长的信任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登基称帝,定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倚重没有因政权的建立而消退。朱元璋封李善长为左相国,命以他为首的礼乐二局改革元朝旧制,制定新的礼制,作《郊社宗庙仪》,并重新改定官制,明确各部责任,使新建立的国家机器得以正常有序运转。李善长还负责监修国史,成《元史》一书。总之,李善长身负重任,定礼制、改官制、修史书,为明朝初年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当时封有六公和二十八侯,李善长居六公之首,朱元璋称赞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8)升为太师中书左丞相,受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还被赐予大批文绮和布帛。这次封赏不仅使他获得了荣华富贵,更达到了自身仕途的最高点。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李善长“以疾致仕”(9),回到了安徽凤阳老家休养。这时,朱元璋准备兴建中都城,也就是他的老家凤阳。为了营建此城,朱元璋亲自考察地形,看到工程浩繁艰巨,深感必须委以才堪胜任的大臣来督办,决定交由赋闲在家的李善长负责。李善长受命后,凡事都亲力亲为,使得营建工作迅速展开。虽然因其它原因中途停止了建设,但李善长的表现,还是让朱元璋很满意。李善长还对迁徙到凤阳地区的十四万江南民户负责安置,监督其垦种。几年之后,这一地区出现了桑榆相望、粮仓充实的景象。对此朱元璋很是赞赏,不仅亲赐物品给李善长,还提升其弟李存义为太仆寺丞,两年后又将大公主嫁于其子李祺,结成了儿女亲家。至此,李善长的荣耀和光彩自洪武三年后达到了顶点。

李善长荣宠至极,深得皇帝倚重和信任,自然会招到其他臣子的嫉妒和排挤。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杨宪与李善长发生了夺相矛盾。杨宪串通自己的好友高见贤等若干人向朱元璋进谗言,表示李善长没有为相的才能,并弹劾李善长排挤大臣,放肆为奸等事,朱元璋听后不为所动。之后,李善长揭发杨宪诬陷中书省汪广洋等不法事。最终结果是杨宪治罪被杀。由此可见,洪武初年,李善长深得朱元璋的宠信,即使其为官有瑕疵,朱元璋还是对他持宽容和庇佑态度。

总之,在洪武初期,李善长以他的忠心和卓越功勋,一直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李善长不仅获得公爵受到赏赐,更为重要的是,能得到皇帝的宽容和庇佑,这是其他臣子所难以企及的。

三、洪武中后期朱元璋对李善长的诛杀

经过元末社会的动荡,明初百废待兴。不仅需要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还要进一步完成国家统一事业,北面要抗击蒙元残余势力的侵扰,东北、西南面要消灭元朝藩王割据政权。因此,在洪武十三年以前,朱元璋十分倚重功臣,不但委以重任,还给予了大量的赏赐,尤其是剖符作誓,给功臣颁赐铁券。经过明朝初年君臣的努力,到洪武中期的时候,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政治趋于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但是,朱元璋对李善长等功臣的态度日益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信任逐渐转向了猜忌,进而转变为一场大规模的屠戮。其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功臣贵极而骄,越礼违规、胡作非为,失去了为官应有的谨慎。李善长以其智谋,得到了太祖的信任和倚重,被赐以高官厚禄,获得无限的荣宠。但李善长有心计却没有远见,在得宠的同时逐渐失去了为官的谨慎。李善长的性格,使他表面看似不与人争,但稍有人侵害他的权利,或见识略比他高,便会想方设法实施报复,“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与中丞刘基争法而訽。基不自安,请告归”。(10)此外,李善长与太祖结成儿女亲家后,更加失去为官的谨慎,正好被汪广洋抓住,上疏道:“狎宠自恣,陛下病不视朝几及旬,不问候。驸马都尉祺六日不朝,宣至殿前,又不引罪,大不敬”(11)。朱元璋遂将李善长的俸禄削减,以示警告。李善长在致仕之后,仍参与朝政事务,在中央和地方拥有很大的势力,组成了以他为首的淮西集团。该集团的大部分人都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过,是朱元璋登上帝位的得力助手。明朝建立后,淮西功臣获得加官进爵的优待,得以长期处于统治上层,形成庞大的官僚网络,造成了官员之间的失衡。这些贫苦农民出身的淮西功臣,随着明朝的建立,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封建地主阶级,他们日益骄奢、专横跋扈,逐渐沉溺于争权夺势之中。如,郭兴不守纪律,不听从主将调遣;汤和不守法礼,嗜酒妄杀;赵庸随李文忠出征应昌时,私占奴婢,不守法度;廖永忠曾派人探听朱元璋的封爵旨意;郭英擅自杀害平民;薛显杀害胥吏、马军、火者,甚至杀害天长卫千户吴富以夺其缴获的牲口;华云龙僭越等级规定,占用元朝宰相脱脱府邸,使用元朝官中物品,后又私自征调百姓和士兵对脱脱旧宅进行翻盖;胡惟庸专相数年,自视功高、处事专断,“生杀黜徙,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则匿不以闻”。(12)甚至功臣的亲信、家人等也无视法度,倚仗权势欺压百姓、横行乡里,俨然成为一方霸主。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功臣,在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面前,失去了原有的本性,逐渐退变为挖封建统治墙角的破坏力量,这必然是太祖朱元璋所不能忍受的。

第二,太祖朱元璋为了维护朱家天下长治久安,对功臣的疑忌心逐渐加重。朱元璋布衣出身,经过浴血奋战,最终荣登九五之尊,所以十分珍惜皇位,觉得来之不易。为了巩固朱家天下,他必须强化皇权,消除来自各方面的威胁,为此,他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统治集团内部,转移到如何防止文臣武将的叛变篡权上来。洪武初期,朱元璋为了笼络功臣、给后世留下厚待功臣的美名,他以加封进赏、颁赐铁券的形式礼遇开国功臣。后又告诫功臣:“畜兵所以卫民,劳民所以养兵。今尔等无耕耨之劳而充其食,无织纴之苦而足其衣,是皆出于民也。无知之徒,不知捍御之道,横起凌虐之心,以害其民,民受气害,而至于困弊者,是自损其衣食之本也,不仁甚矣。尔等宜戒恣纵之心,体朕恤下之意”(13)。随着政权的稳定,功臣骄奢之心渐起,完全忘却了朱元璋的告诫。在屡次劝诫和颁布《铁榜》进行警戒无效后,朱元璋对功臣的信任逐渐转为猜忌和怀疑。朱元璋的贫苦出身,使他常有一种自卑心理,而常年的作战经历,又使他多疑贪权。尤其是龙凤八年(公元1362年),淮西宿将谢再兴的叛变和邵荣的谋反事件,在朱元璋敏感的心上留下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他曾说:“夫人藏其心,不可度也。吾虑或昼臣而夜盗”(14),他对功臣提防之心的加重,是功臣悲剧命运的开始。何况,朱元璋很重视宗法制度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帝位后,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后又立太孙朱允炆为皇太孙。可是,继位太子朱标生性懦弱,将来如何驾驭这些有勇有谋的文臣武将,这是朱元璋最为担心的。所以,他就预先替太子“拔钉”,来解除身后之患。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使朱元璋逐渐疏远功臣,他宁愿使用资历浅的小官,也不愿重用功勋卓著的功臣,这样既可以显示皇帝的威严,又可以维护明王朝的利益。随着政权的渐趋稳定,朱元璋的猜忌心理日益加重,对功臣的不满更是与日俱增,功臣的才智、名望以及任何意外和过失,在他眼里都变成了一种潜在的威胁,这必然导致他对李善长等功臣的态度由信任转向疏远,甚至不惜大开杀戮,以此作为一种警戒。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专断独行多年的宰相胡惟庸被杀,主要罪行是谋反和通倭。胡惟庸既是李善长的亲信,又与他有亲戚关系,朱元璋便想借此案来打压李善长。时隔十年之后,有一批要发配边疆的京城要犯,丁斌是其中之一,他不但与李善长拉亲,还曾经侍奉过胡惟庸,于是朱元璋借机逼丁斌交代李存义与胡惟庸交往的事实。随后又逮捕李存义父子,并迫使他们揭发胡惟庸曾劝过李善长一同谋反,“善长惊不许,然颇心动”(15)。时“会有言星变,其占当移大臣”(16),朱元璋便以此作为诛杀李善长的强有力借口。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李善长被赐死,连累全家七十余口,仅公主驸马未被治罪。朱元璋并未作罢,将李善长的罪行作《昭示奸党录》,公布于全天下。

诚然,李善长倾尽一生之力辅佐朱元璋,虽不敢说毫无私心,但的确是为朱元璋的帝业百般规划。在达到人生荣誉的顶峰后,李善长迎来的却是全家人被杀戮的悲剧命运。李善长的晚节不保,与朱元璋君臣关系的转变,一方面是自身原因,不懂得功臣身退以自保,反而致仕后一直参与朝政事务,尤其是后期为官有失谨慎,重用和扶持淮西官员,使该集团长期处于统治上层,其中一些官员还骄奢跋扈,成为了损害封建统治的破坏力量。但是归李善长为“胡党”之列,实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另一方面是,在当时朱元璋大肆诛杀开国功臣以及重典治官吏的大形势下,李善长的才智、荣誉、过失等等,落在朱元璋眼里都成为了对政权稳定的威胁,疑忌心甚重的朱元璋势必会拔去这根眼中钉,所以功勋卓著的李善长也只能落得如此结局。

四、结语

在中国古代社会,封建制度具有皇权至高无上和高度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特点,尤其在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在这种体制之下,皇帝主宰一切,甚至操纵着生杀予夺之权,身份等级更是尊卑有序,在皇帝面前,臣子只能逆来顺受、惟命是从。到了明朝,作为开国君主的朱元璋喜大权独揽又猜忌多疑,使这种体制日益走向顶峰。在打天下时,他尚能礼遇重用臣子;得天下后,他的君尊臣卑和皇权至上的思想强化,为了维护朱家天下长治久安,他要把任何威胁都扼杀在萌芽之下。如此,开国功臣的任何才智、荣誉、言行过失都能引起朱元璋的无端猜忌。“胡案”、“蓝案”的相继发生,使大量无辜的官员受牵连,到洪武末年,功臣群体仅剩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两人。不仅功臣损失殆尽,就连洪武一朝官吏也因“胡蓝之狱”、空印案、郭桓案、文字狱等等,前后被害达十几万人。朱元璋为了维护统治、加强皇权,不惜大肆杀戮功臣和官吏,制造一桩桩冤狱。当时,确是起到了加强皇权和缓解阶级矛盾的作用。但是滥杀功臣和官吏的举措,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一方面,朱元璋履兴大狱,使恐怖气息萦绕在功臣之间,官员们人人自危,每天战战兢兢,“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17)。另一方面,大量功臣良将的被杀,使朝中无良将可调,无谋臣可议。“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能够顺利夺取皇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不仅违背了朱元璋竭力维护的嫡长子继承制,更使刚建立不久的明朝受到战争的破坏,使淮河以北的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损失。

总之,开国君臣的共同利益随着政权的稳定而走向反面,成为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在中国古代,君主为了维护“家天下”统治,会扫除一切威胁皇权的因素;臣子为了巩固和进一步扩大政治、经济权利,会滋生腐败行为,有损于封建政权统治。君臣矛盾的扩大化,使双方难以建立信任关系,若臣子的行为超出君主的忍受范围,那势必会遭到打压。朱元璋与李善长前后关系的变化也无外乎这一点。李善长在洪武朝的境遇,是明朝开国功臣的一个缩影。通过分析,能够对太祖滥杀功臣的历史背景及洪武朝的政治走向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注释:

(1)(4)(6)(7)(8)(9)(10)(11)(15)(16)[清]张廷玉.明史·李善长传[M].卷127,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9(2):2585-2587

(2)[清]张廷玉.明史·太祖记[M].卷1,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9(2):5

(3)[清]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M].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2,9:6

(5)明太祖实录[M].卷1,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2

(12)[清]张廷玉.明史·胡惟庸传[M].卷308,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9(2):5186

(13)余继登.典故纪闻[M].卷3,北京:中华书局,1997

(14)[明]谈迁.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1984:350

(17)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744

参考文献:

[1]陈新权.朱元璋杀戮元勋宿将试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3:85-92

[2]郑卫宏.开国功臣归宿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3:160-165

[3]朱子彦.论明初朱元璋和功臣的关系[J].史学集刊,1994:18-22

[4]张健.朱元璋与李善长[J].明史研究,1997:106-111

[5]梁希哲,宋鸥.评李善长之死[J].史学集刊,1999:29-70

[6]杨现昌.朱元璋疑忌心态与明初功勋群体的覆灭[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13):44-46

猜你喜欢

朱元璋
朱元璋识人
最含蓄的画谏
画谏
朱元璋识人
朱元璋识人
朱元璋为何放过了汤和
最有创意的进谏
和老天爷做朋友
朱元璋卖药
草莽皇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