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阴影下的东欧社会转型历程

2014-11-10孔寒冰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4年20期
关键词:东欧大国苏联

孔寒冰

【摘要】由于地缘政治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东欧从古到今都被周边大国作为称霸欧洲和称霸世界的重点或起点。受制于大国势力、大国文明,东欧民族和国家不得不在东西方大国的厮杀与博弈中求生存和发展。大国在划定势力范围和构建世界体系的时候往往以自身利益为重,极少考虑东欧民族或国家的利益与诉求,多半将它们当作相互之间讨价还价的筹码或争夺和控制的客体。这种国际政治现象时至今日仍有极强的穿透性,仍然影响着中东欧国家的内政外交。无论是冷战时期受制于苏联,还是如今的“回归欧洲”,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大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关键词】东欧 大国博弈 地缘政治 社会转型 文明冲突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东欧是一个地缘政治概念,大体上源于冷战期间,指欧洲二战分裂后与苏联以及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八个国家。在地理位置上,前四个国家地处中欧东部,后四个国家地处东南欧。东欧从何而来?又到何处去?这些国家冷战之前、之中、之后的社会发展各有什么特点?其中的主线是什么?影响它们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通过纵向的梳理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本文将展示东欧国家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复杂性及其成因。

民族构成的复杂与不同文明的牵扯

比起与它同期相对应的西欧,比起与它相联结的苏联欧洲部分,东欧最独特之处就是地区的向心力比较差,社会发展主要受控于外部势力。造成这种特殊之处的原因,一是东欧地区的民族繁多、分布比较复杂,二是东欧民族受不同文明的牵扯。

东欧地区的民族既包括在政治体制和现代国家主权上强制划分的群体,也包括在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上彼此区分的群体。这两种群体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但在更多的时期是交叉在一起的。东欧民族不仅数量多,而且使用不同的语言和信奉不同的宗教,因而构成就更加复杂。世界各地的语言与民族并不总是对应的,但在东欧则成了各民族的重要标识之一,基本上是什么民族讲什么语言。仅就主要民族的语言来说,东欧民族就有分属印欧、乌拉尔的两个语系,拉丁、斯拉夫、乌戈尔和阿尔巴尼亚四个语族,西斯拉夫、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东拉丁和匈牙利五个语支,共有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保加利亚语、阿尔巴尼亚语、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十种语言。如果再将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考虑在内,东欧的语言种类还要更多。

宗教是一种与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现象,其社会功能除了可以解除人们的精神紧张,调节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之外,还可以整合社会。在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个世界性的宗教中,东欧主要民族所信奉的就占了两个,即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基督教三大派中,东欧主要民族所信奉的也占两个,即天主教和东正教。在东欧的主要民族中,有的民族内部也有少数人由于种种原因信奉与本民族主要信仰不同的宗教,如一些塞尔维亚人信奉伊斯兰教,一些阿尔巴尼亚人信奉天主教或东正教,但是,大多数民族整体信仰的宗教是一样的。

对民族而言,语言和宗教一方面可以强化民族的构成因素,通过共同的信仰增进人们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它们又强化了民族的排他性,催生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比较起来,宗教由于自身的特点在这两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处于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交汇处的东欧地区成了几大宗教力量此消彼长的场所,从而使这一地区各民族间的关系比较紧张。

除了语言和宗教之外,东欧民族构成的复杂性还有两个表现:其一,东欧广泛地存在着许多其他民族,如土耳其人、吉普赛人、犹太人等;其二,各种民族交叉分布,这在东欧民族国家形成之后特别明显,如南斯拉夫的阿尔巴尼亚人,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的匈牙利人,保加利亚的土耳其人,东欧国家中的吉普赛人等。西方学者将民族的这种分布状况形象地称为“马赛克”。①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分裂之后,这种“马赛克”现象更显严重。东欧民族与宗教上的复杂性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东欧作为一个整体缺乏认同感和凝聚力,不仅形成不了单独的文明区域,而且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比较多,各民族之间的彼此认同感比较低。

与此同时,东欧的地理位置又特别重要。东欧是连接欧洲东部与西部的桥梁和扼守欧亚非三大洲的咽喉要道,分属不同文明的东西方大国从古到今都十分看重对这个地区的争夺和影响,这进一步分化了这里的民族和国家并弱化了东欧整体的内聚力。这些民族的肉体和灵魂被东西方不同文明撕扯。比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斯洛文尼亚等民族在人种上与欧洲东欧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民族一样,都是斯拉夫人,但宗教信仰却是欧洲西部最流行的天主教。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人中,塞尔维亚、黑山、保加利亚等民族主要信奉东正教,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民族主要信奉天主教,马其顿人多数信东正教但少数信伊斯兰教。有西方血统的罗马尼亚民族主要信奉东方的正教,而有东方血统的马扎尔人(匈牙利人)信奉西方的天主教,巴尔干半岛的古老民族阿尔巴尼亚人则三种宗教都信。因此,长期以来,东欧的民族和国家摇摆和挣扎在西欧文明、俄罗斯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之间,在东西方大国的厮杀和博弈中求生存。

东欧地区历史上的“强国”与近代的民族国家

东欧的民族和国家缺少地区向心力,还与它们或辉煌或悲哀的历史记忆相关。这里的民族有的是直接由当地的土著居民发展而成,有的是外来民族逐渐演化而成,而更多的是由前两者融合而成。不论哪种民族,在其早期历史上都曾有过存在时间长短不一、大小不等、强弱不同的国家。在斯拉夫人的早期国家中,保加利亚王国出现得最早。681年,保加尔人打败拜占庭之后建立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一直存在到1018年。②波兰在8~10世纪出现以城市为中心的维斯瓦、玛佐夫舍、波兰等公国。963年,梅什科一世在这些公国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统一的波兰王国。这个王国兴衰交替持续了九个多世纪,直到18世纪末被俄普奥三国瓜分后才不复存在。830年,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建立了大摩拉维亚王国,只存在了76年。但在波希米亚,捷克人又建立了延续700多年的捷克王国。880年,布拉尼斯拉夫建立了克罗地亚王国,一直存在到1090年。1200年,斯提芬二世建立了统一的塞尔维亚王国。在非斯拉夫国家中,阿尔巴尼亚从公元前5世纪起就建立了恩凯莱、陶兰特、伊庇鲁斯和阿尔迪安等王国,但到公元前3世纪陆续消失了。1000年,伊斯特万建立了匈牙利王国,存留时间长达500余年。罗马尼亚的瓦拉几亚于1290年、摩尔多瓦于14世纪中叶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公国。

然而,由于内外多方面原因,东欧的早期国家没有一个能够延续下来,能代表它们自身文明最高成就的国家发展全都中断了,没有像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奥地利、俄罗斯等那样发展成世界性大国。但历尽千辛万难东欧各民族始终生活在世界民族的大家庭之中,只是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都被打上了不同程度的欧洲东部或西部的烙印。与交汇于此的世界性大文明相比,东欧的文明显得太弱小了;与承载世界性大文明的大国相比,东欧的早期国家大多也处于弱势地位,偶尔坐大,也是地区性的和暂时性的。除了伊利里亚的几个公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之外,东欧其余的早期国家都出现在7~14世纪。比较一下时间就不难看出,这也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395年)、拜占庭帝国(330~1453年)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300~1922年)兴起和发展的时期。奥斯曼帝国后延的时间虽然较长,但兴盛时期还是在18世纪中叶之前。这三个世界性大帝国在征服、统治东欧地区的时候,也强化或推行了它们的文明,如政治文明、宗教文明等。面对这些强大的帝国和帝国文明,东欧地区的各个民族都进行过抗争,有时甚至还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是大多数抵抗者或者在抵抗的过程中、或者在失败之后,自身的文明不断褪色,而大国文明的色彩不断加重。

与此相联系,到了近现代,中欧和东南欧国家的社会发展更是笼罩在大国的阴影之中。甚至可以这样说,东欧地区近代民族国家的“生”、“死”和“怎样活”等重大问题都是由大国决定的。东欧的民族只能听命和认命,而无力抗争。

欧洲民族国家是在文艺复兴以后开始形成的,历时两个多世纪。在西欧,原本封建制度发达而民族认同不强的国家随着封建王权的确立、国际法准则的形成和民族文学文化的发展,逐渐确立了以国家为框架的民族认同。但在东欧,由于历史上的早期国家一体化程度不强以及长期受异族的统治和不同文明的影响,这里民族的政治发展并没有像西欧那样发生明显的变化。不仅如此,就在许多西欧民族国家崛起为世界性大国的时候,东欧各民族却处于东西方大国的压迫之下,为生存和独立而苦苦挣扎,直到1878~1919年间才陆续建立起民族国家。东欧民族国家的出现固然离不开各民族长期不懈的争取独立的斗争,但是,为它们开具“出生证”的却是东西欧大国。

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早在1861年底就联合成为统一的罗马尼亚并于1866年通过了相应的宪法。但是,欧洲各大国直到1878年7月才在《柏林条约》中正式承认,同时将比萨拉比亚划归俄国。保加利亚的“自治公国”地位也是《柏林条约》给予的,但在地域上只包括保加利亚北部和索非亚地区。阿尔巴尼亚1912年从俄、法、英、意、德、奥六国外长在伦敦召开的会议上获得了形式上的独立,但实际控制者还是六大国,其领土和人口尚不及阿尔巴尼亚人所希望的一半。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等国的“出生证”则是被各大国“放在”了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当中。《凡尔赛条约》的制定者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规划了东欧各国的边界,因而使这一地区以民族、宗教、领土、历史为载体的文明更为复杂。欧洲各大国给东欧国家开具的“出生证”都带有种种限制条件,拿着这些“出生证”面世的中东欧国家或者有“内伤”或者是“肢体不全”的“残疾国家”。比如,《特里亚农条约》将匈牙利3/4的领土和2/3的人口割让给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讷伊条约》将保加利亚的西部马其顿地区分别割让给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希腊。由此造成的民族分布上的“马赛克”现象成为这些国家在相互关系上以及与大国的关系上难以愈合的“创伤”。表面上看,凡尔赛条约确立了东欧各国的独立主权地位并且划定了它们的疆界,但背后又潜伏着无限的危机。在这里,“很可能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少数民族,其中一些人安于他们的境况,一些人从最初就吐露过他们的敌意,许多人在经历多年令人沮丧的不平等待遇之后,终于满怀怨恨”。③

大国交易与东欧的诞生

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东欧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其突出的特征就是与苏联紧紧绑在一起,故有“苏东”、“苏联东欧”、“苏东地区”等说法。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之中,民主德国是法西斯德国的一部分,匈牙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站在法西斯一边,属于轴心国。波兰、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亲法国和英国,但都没能逃过被法西斯国家瓜分、占领的命运。其中,波兰还是被德国和苏联瓜分的。无论哪一类国家都没有与苏联结盟的。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上有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有的是君主国,德国还是法西斯国家。在经济体制上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但发展程度上差别很大,有的是发达的工业国,有的是工业—农业国,有的是比较落后的农业—工业国甚至是农业国。

东欧这些国家不论是追随德意的,还是紧跟英法的,或是试图在德意、英法和苏联之间搞平衡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命运都很悲惨。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3月被德国肢解,阿尔巴尼亚1939年4月被意大利占领,波兰同年9月被德国和苏联第四次瓜分,南斯拉夫1941年4月被德意占领。匈牙利在战争期间倾全国之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德国,可当它在严重失败面前略有动摇的时候,1944年3月就被德军占领。罗马尼亚为了保住在《凡尔赛条约》中从邻国获得的领土,20世纪20~30年代先是试图在东西方大国间搞平衡,后与德意结盟。然而,德国为了平衡匈牙利和保加利亚,1940年8月迫使罗马尼亚接受维也纳仲裁,将领土和人口的1/3先后划归苏联、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为了实现领土收复和扩张在战争中与德国为伍,虽然进退都不像匈牙利那样尽力,但仍没能避免成为德国的“殉葬品”。

总之,这些国家二战前没有与苏联结盟的,在社会发展上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没有共同之处。然而,地理位置上东中欧和东南欧的这些国家怎么成了地缘政治上的东欧了呢?

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世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著述都比较强调这些国家某些具有共性的内在因素,如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的意愿、反抗或抵抗法西斯运动等。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但是,最重要的或许不是这些。比如,从共产党力量的角度看,在后来成为东欧的这些国家中,共产党虽然在二战之前就存在了,但总体上说都是规模较小的,处境艰难,活动有限。除了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两国的共产党之外,其他国家的共产党战后初期在国内政治生活中还不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在后来成为西欧的那些国家,如意大利、法国和希腊等,共产党不仅人数甚众,而且拥有可观的武装力量。可是,这些共产党后来的命运却恰恰相反,东欧的共产党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宰,而西欧的共产党只能在政党政治中求生存谋发展。

对于东欧的出现来说,苏美英等大国在战时的合作和战后的势力范围划分是关键的促成因素。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而苏美英则是这个联盟的核心。它们不是一般的国家间联合,而是奉行社会主义制度和奉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东西方两类国家之间的合作。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与英美正式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它们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进行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同时也很复杂,自始至终伴随讨价还价并伴以明争暗斗。单从欧洲战场格局看,英美与德国的战场在中欧的西部和南部,而苏联同德国及其仆从国的战场在中欧的东部和东南部。1944年春,苏联红军把敌军赶出国土后,越过苏波边境迅速向中欧和东南欧挺进。在这种背景下,1944年10月,丘吉尔和斯大林通过密谈就今后各自活动的区域、范围和程度的划分达成了默契,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巴尔干百分比”。以后两国外长又多次协商,这个百分比的具体比例也有改动。最终,中欧的东部和除希腊之外的巴尔干半岛都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参见下表)

苏联红军在追歼德国法西斯军队的过程中,先后解放了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消灭了匈牙利、保加利亚的法西斯势力,清剿了罗马尼亚境内的德国军队,配合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贝尔格莱德,没有到过的只有阿尔巴尼亚。战争结束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国东部由苏联占领。匈牙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成了战败国,盟国在这些国家中设有管制委员会。委员会名义上由苏美英三国共管,但实际运作中却本着谁占领、谁负责的原则,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苏联。“占领土地的人也要把他自己的社会制度强加在自己占领的土地上。每个人都强加他自己的社会制度。只要他的军队有力量这样做。不可能是别的。”④在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主要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因而在客观上与苏联的联系十分密切,也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脉的欧洲很久以前就分成两个各自单独发展的部分,一部分与古罗马和天主教联系在一起,另一部分与拜占廷和东正教联系在一起。但是,二战之后,这两个欧洲之间的边界向西移动了几百公里,一些认为自己属于西方的国家蓦然发现自己此时处于东方了。”⑤米兰·昆德拉的这段话反映了一部分中欧和东南欧国家民众的心态,也是后来他们逆反苏联控制和苏联模式的隐形底色。

东欧社会发展的主线

东欧的产生是美英苏大国之间博弈的结果,这里的民族和国家全部被西欧大国及其承载的文明所抛弃,被置于苏联的控制和影响之下,成为地缘政治上的东欧。政治、经济、外交等“硬联系”的“切割”容易,可文化上“软联系”的“切割”却不易。在冷战岁月中,几乎所有国家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过抗争,或者希望保留自身文明的某些特征,如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者希望回归西欧文明的某些方面,如建设具有人道面貌的社会主义。但是,东欧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尝试开始是“喜剧”,进行过程中是“闹剧”,而结局都是“悲剧”。

没有美英苏之间势力范围的划分,这些国家也不可能与苏联结盟和走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东欧国家的社会发展中,社会主义既是连接苏联与东欧国家的一条纽带,更是苏联控制东欧国家的一种手段,而且后者从属于前者。

1944~1948年间,为了维持与西方国家结成的战争联系和维护在战后的既得利益,苏联没有支持甚至反对东欧国家迅速确立社会发展的苏联模式,而推行一种被称为是人民民主的社会制度。有学者指出:“斯大林之所以让东欧国家建立人民民主制度,不急于实行社会主义,主要是从同西方国家关系的策略角度,也就是从苏联当时外交政策的需要考虑的。”⑥其实,人民民主制度就是斯大林维持战时与西方大国合作关系的一种具体化。问题在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出于对苏联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能敌视和反感,再加上独霸天下的欲望,不可能将战时与苏联的合作持续下去。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凯南的“遏制政策”,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等都是针对或打压苏联的。

所以,苏联与西方国家的战时联盟没能持续多久,很快就被1947年开始的“冷战”打破。“冷战”指的是1947年开始的美苏之间除了直接动用武力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苏联同西方关系发生的变化反映在东欧政治发展上,主要体现为政治上实行了共产党的一党制,经济上实行公有制基础之上的计划管理,对外关系上完全倒向苏联一边,完成与西方的“硬切割”和与苏联的“硬连接”。从这时起,“东欧国家国内生活中清楚地出现了一种新的取向,那就是社会组织的斯大林模式”,⑦东欧国家发展的苏联模式变成了苏联彻底控制东欧的标志,至此,真正地缘政治意义上的“苏东地区”正式形成。

在以后的40多年里,东欧国家在内政和外交方面紧紧地依附于苏联,苏联则是加强对东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控制。原本充满多样性的、“万花筒”般的东欧被迫接受统一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东欧的独立自主诉求与苏联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之间,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完全照抄照搬苏联模式、接受苏联的领导与尊重本国国情、实现本民族利益相违背,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寻求主权独立和与苏联的平等关系又受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制约。这样一来,冲破苏联模式、摆脱苏联的控制和要求独立自主就成了这一时期东欧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

夹在相互对立的东西方大国之间,东欧这些小国无权、无力也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与苏联结盟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无奈之举。但是,这些国家身上有多种反对苏联控制和苏联模式的基因。在无法公开抗争的环境中,这些基因常常以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本国特色等形式表现出来。苏联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时间推移也必须对体制中的各方面弊端进行改革,同时也要求东欧国家同步跟进以便牢牢地控制住东欧。原本就排斥这种模式的东欧国家当然乐不可支,不仅跟进,甚至在改革方面走得更远,企图摆脱苏联模式和苏联的控制。于是,改革就时常突破苏联所能够允许的底线。改革还是不改革,改革到什么范围和程度,实际上也都成为苏联控制东欧的一种手段。

猜你喜欢

东欧大国苏联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东欧挂车第一品牌 Wielton策马加鞭瞄准更大市场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
东欧剧变改变了什么
从波兰看东欧剧变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