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经络平衡的电导法经络测量分析方法对慢性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4-11-08李盼盼林铭铭罗翠文原嘉民杨志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原穴井穴电导

黄 鹂,戴 洪,李盼盼,林铭铭,罗翠文,原嘉民,杨志敏

(1.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广东 广州 510120;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卫局卫生保健处,北京 100017;3.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级非医攻读博士班,广东 广州 510405;4.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级七年制本硕连读班,广东 广州 510405)

电导法经络测量是以穴位体表电阻呈低电阻状态[1]为基本理论的经络穴位诊断方法。它以衡定直流电压为电源,测量时需要操作者用手握住电源一极,另一极置于被检测者皮肤的穴位上。该方法始于1953年德国Reinhard voll,他发现穴位电阻变化可以反映很多器官的生理和病理情况[2],此后国内外学者运用该测量方法,对健康人群和疾病状态人群的穴位电阻特点进行研究,其中大部分学者[3-6]对电导法经络测量的结果采用单个穴位电阻值高低比较的分析方法,只有少数学者[7]采用左右穴位比值比较的分析方法。

由于体表穴位的电阻值除了受到被测试者的健康状态影响外,还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例如,被测试者的皮肤角质层厚度[8],且这些个体因素较难衡量与齐化,故采用单个穴位电阻高低比较的分析方法,只能局限于个体自身穴位间经络值的比较,不能满足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结果之间的比较,这样就难以通过已知健康状态群体的经络值特点,来判断未知健康状态的人群。

另一方面,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系统起着联络和调节作用,能够调节脏腑气血、阴阳表里、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的生理平衡,使彼此协调,不致太过或不及。因此孤立的分析单个穴位的电阻值高低,并不符合中医整体观和经络平衡的理论。虽然,常凤香[9]根据中医经络平衡理论提出阴阳比值、左右比值、上下比值的电导法经络测量分析方法,但尚处于理论探讨,缺乏临床实证研究。针对以上不足,笔者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健康人群与慢性肾病人群的电导法经络测量值的平衡特征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70岁。②愿意接受调查、配合完成电导法经络测量者。③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①拒绝合作或因有精神疾患等无法合作者。②孕妇及哺乳期、月经期妇女。③无法配合完成调查者。④电导法经络检测前一天出现暴怒等过激情绪,进食生冷、辛辣,暴饮暴食,入睡时间超过23点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

1.3 健康状态判断标准

1.3.1 排除疾病状态:通过体检中心的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器械检查手段,排除有明确疾病的人群。其中基本体格检查项目包括:①一般健康状况体格检查(内科、外科、五官科);②胸部X线透视;③多导联心电图;④血常规(3分类);⑤血脂分析;⑥乙型肝炎病毒5项指标;⑦肝功能12项指标;⑧肝胆脾B型超声(黑白超声);⑨肾功能4项指标(含血糖、血尿酸);⑩双侧肾脏及膀胱B型超声(黑白超声)。如在体格检查过程中发现可疑问题,则进行必要的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疾病状态。

1.3.2 排除亚健康状态: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于2006年颁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的亚健康诊断标准(包括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适应亚健康)[10]。

1.3.3 健康状态的判断:经上述两个步骤,明确排除疾病和亚健康状态,受检者自觉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者,方可判断为健康状态。

1.4 慢性肾病判断标准 ①符合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的Ⅱ~Ⅳ期患者[11]。

1.5 病例来源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1年9—12月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慢性病门诊。

1.6 测量工具 电导法经络测量仪为四川贝士德经络检测系统 K-100(国家药监局申请受理号510000-20140311-000806),具有较好的稳定性[12]。测试环境温度控制在(20±5)℃,相对湿度控制在70%±10%的诊室,诊室内无明显空气流动,无强噪声及电磁源干扰。

1.7 观察指标及方法 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检测双侧原穴、井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346-90)《经穴部位》定位取穴)的电导法经络测量值。

1.8 经络平衡特征计算方法

1.8.1 阴阳平衡:按照穴位所属经脉的阴阳分类,分别计算井穴和原穴的阴经穴位经络值总和、阳经穴位经络值总和,然后以阴经穴位经络值总和除以阳经穴位经络值总和,分别得出井穴阴阳比值、原穴阴阳比值。

1.8.2 左右平衡:按照穴位分布于人体的左右分类,分别计算井穴和原穴的左侧穴位经络值总和、右侧穴位经络值总和,然后以左侧穴位经络值总和除以右侧穴位经络值总和,分别得出井穴左右比值、原穴左右比值。

1.8.3 上下平衡:按照穴位分布于人体的手足分类,分别计算井穴、原穴的手穴位经络值总和、足穴位经络值总和,然后以手穴位经络值总和除以足穴位经络值总和,分别得出井穴上下比值、原穴上下比值。

1.9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采用Excel数据库,并进行核对。数据分析采用PASW Statistics 18.0统计分析软件包,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共收集符合标准的健康人群82例,其中女23例,男59例。年龄18~61岁,平均(24.96±8.13)岁。慢性肾病222例,其中女152例,男70例,年龄18~70岁,平均(49.00±14.03)岁。

2.2 健康与慢性肾病人群的经络平衡特征 两组患者在井穴阴阳比值、原穴手足比值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健康人群与慢性肾病人群的经络平衡特征比较(±s)

表1 健康人群与慢性肾病人群的经络平衡特征比较(±s)

注:①n=82;②n=101;③n=222;与健康人群比较,*P<0.05,**P<0.01。

健 康 1.21±0.29① 1.18±0.19① 0.98±0.30① 0.82±0.25① 0.90±0.14① 1.05±0.20①慢性肾病 1.25±0.28② 1.24±0.21③* 1.52±0.90②** 0.88±0.44③ 0.91±0.20② 1.06±0.26③

2.3 经络平衡特征对慢性肾病人群的诊断价值 将健康人群、慢性肾病人群作为金标准,并以之作为状态变量,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井穴阴阳比值、原穴手足比值作为测试变量(以井穴阴阳比值、原穴手足比值的更大值归类为慢性肾病),采用接收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考察井穴阴阳比值、原穴手足比值对慢性肾病的诊断价值,以ROC曲线距离最短值确定最优诊断切点。结果显示,井穴阴阳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18,95%CI为[0.537,0.699](P<0.05),见图1;原穴手足比值的AUC为 0.727,95%CI为[0.655,0.800](P<0.01),见图1。井穴阴阳比值的最优切点是1.16,灵敏度为0.64,特异度为0.52,原穴手足比值最优切点是1.04,灵敏度为0.68,特异度为0.72。

图1 井穴阴阳比值、原穴手足比值诊断慢性肾病的ROC曲线

3 讨论

3.1 基于经络平衡的分析方法 本课题组前期对健康人群的电导法经络测量分析方法也是比较单个穴位电阻值的大小,并且建立了各个穴位的正常值参考范围[13],但在进一步临床应用中发现,该参考值范围的诊断准确率有所不足,因此根据中医经络平衡理论探索新的分析方法。相对于目前较为常见的采用单个穴位电阻值高低比较的分析方法,基于经络平衡的分析方法能克服一些不足——被测试者的皮肤角质层厚度等个体因素较难衡量与齐化,只能局限于个体自身穴位之间经络值的比较,不能实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结果之间比较,因而基于经络平衡的分析方法更符合中医整体观和经络平衡的理论。

常凤香等[9]虽然提出了阴阳比值、左右比值、上下比值的电导法经络测量分析方法,但尚处于理论探讨,缺乏临床实证研究,且未提出比值的诊断切点参考值,在指导临床应用方面有所不足。本研究显示,相对于健康人群,慢性肾病人群的井穴阴阳比值和原穴手足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OC曲线的 AUC分别为0.618(P<0.05)、0.727(P<0.01),对慢性肾病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证实了基于经络平衡的电导法经络测量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还进一步分析了井穴阴阳比值和原穴手足比值诊断慢性肾病的切点,有利于根据经络平衡状态对健康状态和某种疾病状态作出诊断。

3.2 慢性肾病患者经络平衡的特点 慢性肾病人群的井穴阴阳比值、原穴手足比值均显著大于健康人群,表明慢性肾病人群的经络平衡存在失衡;慢性肾病人群的井穴阴阳比值和原穴手足比值均大于1,提示慢性肾病患者的经络平衡处于阴盛阳衰、上盛下衰(上部阴气过盛,下部阳气不足)的状态。

3.3 展望 虽然井穴阴阳比值、原穴手足比值对评估慢性肾病有较好的灵敏性,但其特异性稍低,这可能由于阴阳平衡、左右平衡、上下平衡属于整体经络平衡状态的评估,对于不同病种其整体中医病机可能差异不大,故特异性不高。不过,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可以细致地比较各个局部穴位的平衡状态,例如,按照穴位所属脏腑相表里的分类,分别计算左右两侧井原穴的脏腑比值。按照穴位分布于人体的左右分类,分别计算各个同名井原穴的左右比值。按照穴位所属经脉的阴阳分类,分别计算井原穴的手足同名经穴位经络值比值。这样就既能从整体平衡状态和局部的脏腑、经络平衡状态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可能使特异度得到提升。

[1]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34.

[2]Voll R.Twenty years of electroacupuncture diagnosis in Germany:A progress report[J].Am J Acupuncture,1975,3:7-17.

[3]唐惕凡,丁果园,刘庆田.心经心包经原穴导电量对心气虚证诊断作用的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1995,11(1):41-42.

[4]姚军,王居易,杨会道.中医婴病经络诊察的临床研究[J].菏泽医专学报,1999,11(1):9-11.

[5]张丹平,王亭.穴位低电流测定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疗养医学,2001,10(4):61-62.

[6]魏建子,沈雪勇,周钰.气虚患者太渊太溪穴伏安特性[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547-550.

[7]李启云.心肌梗死与心包经双侧经络电阻抗失衡的相关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1):791-792.

[8]Kramer S,Winterhalter K,Schober G,et al.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al skin resistance at acupuncture points in healthy humans[J].J Altern Complement Med,2009,15(5):495-500.

[9]常凤香,洪文学,宋佳霖.基于多元图表示原理的经络诊断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2):2323-2325.

[10]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0.

[1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

[12]杨宁.人体十二经脉井原穴电测量的四季变化特点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16-37.

[13]黄鹂,原嘉民,蔡坚雄,等.健康人群电导法经络测量值特点研究[J].广东医学,2012,33(16):2497.

猜你喜欢

原穴井穴电导
从原穴角度探讨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思路
从“阴井木,阳井金”浅析井穴的主治
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大鼠缺血后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揉肩井,活肩颈
基于IEC标准的电阻表(阻抗表)和电导表的技术要求研究
按压神门穴安神
基于电导增量法的模型预测控制光伏MPPT算法
浅议原穴理论及临床应用
RNA干扰HeLa细胞IKCa1基因对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的影响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