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初中英语中实施音标教学的策略
2014-11-07曲征
曲征
摘 要:英语教学的四大基本任务就是听说读写,想要说好一口标准的英语,就不得不掌握扎实的音标知识。音标的学习,是英语词汇的学习基础,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项必要条件。该文介绍了初中英语音标学习的重要性,针对于音标的学习现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音标教学 策略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132-01
在新版的《英语课程教学标准》里,有一项大的修改就是将“根据读音拼写单词”改为“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写单词”。这项修改明确了初中英语中音标教学的定位,也对音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良好的音标知识,能够打好英语的学习基础,扫除英语的学习障碍。
1 初中英语音标教学的重要性
加强英语的音标教学,其重要性意义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新的课程学习标准下英语的学习内容和要求。第二,有助于提高英语词汇的记忆能力,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第三,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四,为提高高中和大学的英语学习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初中英语音标教学的现状
最近几年,随着中考和高考中不再对音标辩音和单词拼写进行独立考查,许多中学不再将音标的学习加以重视,而是将学习的重点转为词汇、语法、阅读、作文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在音标的教学中捎带而过,在很少的课时内就完成了所有音标的教学。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学生没有掌握好最基本的语音知识,对于新的词汇尤其多音节词汇不会拼读或者拼读不顺。另外,音标学习不好,就不便于单词的记忆,在拼写中常犯低级错误,并且由此还会带来听力上的困难。最终,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和厌烦,严重者就会放弃英语的学习。
3 初中英语音标教学的策略
3.1 转变观念,重视音标的教学
(1)对教师进行语音培训
英语的改革要从音标开始,为了保持英语语音的规范性,英语教师要接受规范的语音培训。关于培训的教师群体,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中学内的现任英语教师,应该多参加语音知识的业务学习和考试,上任教师岗位前必须取得语音资格证书。二是加强师范院校学生的音标和语音训练。如果教师的语音都不过关,那么学生的语音和英语学习水平就会更差。所以师范类院校要做好语音学习和考试工作,确保英语语音的规范化。
(2)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重视音标的学习,自身认识到音标学习的重要性。克服懒惰心理,增加课时以提高学生对音标的熟练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弱点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拼读词汇。
(3)教师合理运用教学策略
①迎合中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
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将学习的核心放在了听和说上,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反复练习英语词句。所以,在音标教学上,可以使用音标卡片、图标、发音图解等小工具开展教学活动。或者给学生编排音标,在读单词的时候,按照拼读顺序让学生出列,以此培养学生的听音习惯,提高注意力。
②开展游戏和竞赛活动
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唱英文歌、说绕口令等游戏活动,或者进行查字典比赛、拼音标找朋友等竞赛活动。通过这些项目,摆脱音标教学的枯燥,增加英语学习的兴趣。另外,还要让学生多进行课外活动,因为有限的课堂时间不足以让学生掌握所有的音标知识。
③将音标和语音教学结合在一起
英文朗诵能够训练英语的语音语调,掌握发音规则,增强语法能力。所以,教师应该紧抓朗诵训练,通过朗诵来巩固音标的教学成果。在美国,阅读教学就使用朗读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书面文字和语音教学中建立起联系。综上,朗诵能保证音标和语音学习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从而增强英语学习的语感和成就感。
3.2 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学习的语音教学新模式,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在开发和实现网络平台的前提下,以具体的设备为介质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中包含了语音模仿、语音纠错、语音欣赏等环节。它的建立就是针对我国学生的语音学习弱点进行的。它在音标和语音的教学上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好帮手。
4 结语
语言类学科的学习重点之一就在于语音,而音标又是语音的学习基础。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音标教学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语音,转变音标学习的观念,加以重视。另一方面,学生要增强学习的自主性,要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从而逐步解决语音问题。
参考文献
[1] 邓春燕.新课标下中学英语加强音标教学的重要性[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2] 金凤春.如何做好初中英语音标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11).
[3] 范永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调查与研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9(S1).
[4] 谈晓燕.交际教学法与初中英语教学[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