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兴趣 建构优质化学课堂

2014-11-07魏敏妹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优质课堂初中化学兴趣

魏敏妹

摘要: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性自然学科,作为学习化学的入门基础,显得十分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化学,为学生参与有效探讨提供强大的重要动力。如何进一步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是初中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兴趣,建构优质化学课堂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 兴趣 优质课堂 策略

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性自然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兴趣很浓厚,尤其是觉得化学实验很有意思。但是当学生学习到元素符号、化学概念等理论知识时,学生会感到学习得很吃力,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科目,十分抽象、枯燥,无法形成一个知识建构,也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长此以往,学生原有的兴趣就逐渐消失了,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课堂效率大大降低。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进行有效探讨提供重要动力。因此,如何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进一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是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兴趣,建构优质化学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升教师素养,打造高效课堂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总是进行满堂灌,把知识塞入学生的脑中,反复地进行习题操练。这样的课堂索然无味,学生缺乏兴趣,毫无教学质量可言。学生觉得枯燥又有压力,很快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要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率,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了解学情,包括学生的理解情况、认识规律、薄弱问题等,围绕课标要求,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可将教材分解成若干板块进行授课、分析,并选取针对性较强的、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进行练习、讲解,从而落实教学知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注意态度亲和,语言欢快幽默,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课堂更加轻松愉快,更好地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拘束感,改变学生对理科教师木讷、严肃的固有印象,能比较自觉、轻松地听教师讲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

二、优化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课堂中的有效提问和引导,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例如:在“氧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这样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对着一个透明塑料袋呼气和吸气,间隔一小段时间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体会和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和质疑心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中无处不在却看不见、摸不着的氧气,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又如,教师可以结合书本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任务,并指导学生自由查询资料,比如: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谈感悟,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化学这门学科理性之下的温情,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

三、重视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得出规律。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手段进行分析和讲解,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体现化学学科特色。首先,教师在讲授化学知识时,多设计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多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化学实验,形象地表现出发光、发热、发声、气体的逸出和吸收、沉淀的生成和溶解、颜色的骤变和消失、晶体的生成和转化等有趣的现象。然后教师再结合实验过程、实验现象进行讲解,突破课堂的重难点。这样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活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更轻松地理解、接受原本复杂、生涩的化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其次,增加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真正动手操作,尤其是在某些操作性比较强又比较抽象的章节的时候。例如:在饱和与不饱和的定义、溶解度与温度、溶剂的关系的讲解中,就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在一杯水里面放入一定量的糖,进行溶解,等到出现糖沉淀时,继续再加入糖搅拌,看沉淀是否会消失。如果不改变条件,沉淀是否会继续存在?如果加水或者加热呢?沉淀是不是会减少?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自己得出结论,再回归课本,将实验结果和课本结论进行比较。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加深对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的印象,更加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又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会自主学习。

四、创设生活情境,开阔学生思维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时又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将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尤其是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具体的、形象的事例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一种亲近感,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掌握教材中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知识点,并学会将掌握的原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学习“酸和碱”时,教师可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的东西让学生感受、认识。可设置疑问,让学生判断,如食醋味道是酸的,所以食醋是酸性的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增强理解,让学生将学过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并从中发现问题。通过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能使课堂变得生机和活力,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力,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化学的奥秘和价值,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作为学习化学的基础阶段,化学教师要不断努力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利用实验带来的教学效应,将丰富的化学知识、和谐的师生环境、融洽的交流合作融入课堂气氛中,让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兴趣,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获得丰富的知识,共同打造富有生命力的初中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玉杰.探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2]张刚伟.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功效[J].信息教研周刊,2013(14).

[3]苑振忠.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T].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

[4]谢伟红.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2.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优质课堂初中化学兴趣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探索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解析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