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服务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
2014-11-07陈平华周万德程慧玲
陈平华,周万德,程慧玲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均根据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工学结合”这条主线大做文章,学院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把握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必须紧紧围绕“工学结合”这条服务主线,不断拓展自身服务职能,提升服务能力,挖掘服务内涵,构建起基于工学结合的信息共享空间。
一、工学结合与信息共享空间
简单来说,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概括起来,其特点就是:学校从服务宗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行产学研合作道路,设置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体系,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积极推行定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信息共享空间指的是依托快捷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软硬件设施、资源丰富的机构资源库,并在相关技术人员、专家、参考咨询员等为团队的共同支持下,为读者的学习、讨论、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及个性化信息服务,培育读者的阅读热情,促成读者信息能力的提升。其特征充分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一站式服务,通过信息共享空间提供给读者所需要的各类型信息资源;二是快捷方便,尤其是摆脱了时空的限制,既可以在校内也可在校外享受到图书馆的相关服务;三是能提供综合性的尤其是实践性强的信息,多学科专家团队的构建,为工学结合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若能以信息共享空间构建为契机,把图书馆营造成一个集聚学科专家、技术专家、图书馆员及信息资源的综合交流空间和学习研究环境,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将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
二、基于工学结合服务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的必要性
1.是满足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用户特殊信息需求的需要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读者信息需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工学结合模式促成的以产学研为主体的改革,对于学生专业学习理论、实践技能训练、工作经验和经历等有着更高的要求,学生对实验、实训、考试、技能鉴定等应用性、技术性信息需求增加,侧重职业技术、特色技能,关注当前新学科和高新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牢牢把握新形势下读者阅读兴趣、范围、方式等阅读行为的转变,采取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手段和方式,坚持工学结合中的“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中心,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基本原则,着眼于信息服务,树立人性化、开放化、立体化的服务观念,帮助读者及时、快速、准确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起到信息“导航员”的作用。
2.是拓展服务内涵,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的需要
学科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工学结合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院学科建设的水准,即学科的建设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竞争力。而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优质的学科文献保障系统和信息服务的有力支持。构建起现代化的信息共享空间,图书馆馆员主动地“走出去”,以应用性、技术性信息为主,侧重职业技术、特色技能,关注当前新学科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所以他们特别以具有指导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资格证书考核标准等职业岗位和职业领域的专业劳动的知识信息的收集为重点,让信息的“供”、“需”双方见面,互通情报、互补互助、按照需求提供文献资料,做到有的放矢,把图书馆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
3.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近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购买能力下降,经费短缺严重,收藏力不够,资源建设滞后于整体发展的需要,未能彰显职教特色,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如果能以有限的资金建设信息共享空间,充分开拓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模式,通过对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投入,将经费相对集中地投入到购置特色文献,扩大虚拟馆藏,采集实用的文献信息上来。建设具有本院特色的各类信息资源,充分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努力收集具有行业特色的各类资源和特色文献,才能在激烈的信息竞争环境下赢得竞争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实力。
4.是提升服务能力,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需要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更加看重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提倡实施个性化、多样化的开放式教学。伴随而来的就是学生信息需求范围、内容以及信息获取的方式等均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伴随着3G及4G时代的到来,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行为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纸质阅读比例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而读者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空前迫切。这种需求在量上比以往大大增加,在质上则要求更新、更直接、更快捷。在这一背景下,图书馆传统的信息中心地位作用严重削弱,迫切需要构建起信息共享空间,在信息资源、设施、空间、环境等方面满足用户。
三、基于工学结合服务的高职院校信息共享空间构建
笔者以为,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工学结合信息共享空间,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建立工学结合合作专家库、科技成果库、信息人才交流预备库等基础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平台,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图
如图1所示,整个信息共享空间由实体层、虚拟层、服务层三部分组成,并对每一层赋予一定的实质内容。
1.实体层
在坚持和充分发挥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同时,赋予其新的信息服务内涵,从信息资源、设施、空间、环境等方面满足用户。在这一层次中,首先,应关注的是图书馆实体空间的建设,在保持图书馆精致外观和良好吸引力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一个愉悦、舒畅的阅览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向用户提供个别式和集中式学习或研究的物理空间,使图书馆作为学习空间和交流空间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其次,要增加图书馆的服务设施,对图书馆的空间场所进行合理的布局,为用户营造一个综合的资源环境,提供具有可伸缩性的电子教室、促进小组研究的讨论室、指导读者写作和提高研究技能的咨询区、以及帮助读者开发数字作品的多媒体制作室等;第三,注重图书馆馆内硬件设备的建设,添置各种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参考咨询台、计算机技术支持台、残障辅助设施等,为用户创造一个高效的学习科研交流中心,实体层可包括信息咨询区、个人学习区、协作学习区、开放学习区和用户休闲区等功能分区。
2.虚拟层
第一,要构建起一个愉快地虚拟学习空间,既要整合图书馆的全部资源,又要能为用户提供协作学习社区、在线通讯工具、网上课程、数据库、数字图书馆资源等,将传统的印刷型馆藏资源与数字资源合理配置;第二,加强信息共享空间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学科门类相对完整的地区性数字图书馆,用最省的经费、最便捷的途径为用户提供最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本地区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信息的可获得性。第三,是要为用户创设一个快捷的网络环境,保障网络的畅通及获取的便利,可以同时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提升网络的整体效率,减少网络的阻塞,保障网络的畅通;整合现有学科相关网上的数字资源,建立索引库及各类型资源指引库,为资源利用提供便利;构建安全的网络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数字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整个空间的安全运转。
3.服务层
一是促成先进技术在信息共享空间中的应用,整个空间应努力构建集成网络及数字化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数据库挖掘抽取及安全保密技术等,适度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成熟的服务资源产品、先进的信息存储和压缩传输技术,合理规范各种技术标准,达到快速、准确满足用户需求的目标;二是加强对整个信息共享空间的组织管理,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建立资源管理及调度体系,整合、调度、管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及各类服务,达到管理的高效化;三是弘扬图书馆服务精神,在图书馆人文、科学、进取、奉献精神的基础之上,对其赋予更多人性化的内容,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运转,允许用户充分表达个性化的需求,更多地体现人性化特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观念,真正发挥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获得为读者服务的最佳效果。
[1] 李永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特色化建设构想[J].云南图书馆,2005,(4).
[2] 陈平华.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产学研服务实践初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