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4-11-07汪小青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物理教学高中

汪小青

摘要: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是生产力。”面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科学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首要任务。而高中生作为21世纪的人才资源,物理学作为自然学科的主要课程,这预示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科学学素养的内涵,讲述了如何从物理学史、物理学实验、多媒体教学、生活物理、专题讲座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 物理教学 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作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主要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知识、方法、能力、精神和意识。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整体水平逐渐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由此可见,培养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而物理学作为自然学科的主要课程,在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高中物理教学入手,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增强学生的科学学素养。

一、运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传统的物理教学是老师照着书一字不漏地给学生灌入各种概念和规律,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这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如果老师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老师的授课记忆犹新,而在教学过程中插入物理学史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例如,教师在讲电磁感应时,可以介绍法拉第的故事:法拉第出生在贫穷铁匠家庭,由于贫穷的家庭不能上学,13岁开始便在一家书店当装订书的学徒。但生活的贫困并不能阻止他求知的欲望,他勤奋刻苦地学习,日复一日地做实验,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和光磁效应,成为了19世纪电磁学领域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这种讲故事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电磁感应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又如:在学习放射性元素知识时,老师也可以讲述关于居里夫人的科学事迹:玛丽·居里在长期长期探索放射性元素过程中,受到了严重辐而患上白血病,但她仍未放弃研究,因为她想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如何能够为全人类服务。她的女儿和女婿不畏危险,继承了她的事业,从事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兴趣,也为学生诠释了真正的科学精神。

二、利用物理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物理不仅是一门自然学科,也是一门实验学科,其实验是该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之前的教学模式中,物理实验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实验的设计、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全是老师直接给学生讲授,然后演示一遍给学生看,学生走马观花地看一遍,下课后全然什么都记不得。总结经验,物理实验教学应是吸引学生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工具。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分组合作,从实验的提出、实验的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的结果、实验的分析讨论,均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佳方式,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有了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主动交流,共同合作,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到实验的每个环节。不仅加深学生对各个理论知识的记忆,还让学生以科学家认识世界的方式去学习,学会了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团结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学的一种崭新手段。特别像物理这类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一些难以理解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而多媒体教学以新鲜、活泼、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平抛运动中飞机投弹物理过程的叙述中,仅仅靠静止的插图和老师的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飞机的投弹过程,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直观,形象生动,老师讲解轻松,学生记忆深刻。

四、联系生活物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调

通常我们只会注重高中物理书上规范、严谨、高深的理论,高深的规律,确实,这些知识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技能、思维的基础。但往往忽视了生活中的物理,贴近生活,从生活入手,观察身边发生的物,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问题,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解惯性定律时,可以通过分析学生们都亲身经历过的刹车现象来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匀速圆周运动时,通过分析自行车上的车轮、链条、齿轮的功能,并总结出圆周运动中共轴和传递模。这样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生活、社会的相关性,培养了学生未来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五、利用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常言道:课堂有限,课外无限。虽然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有限的时间仅仅能让学生掌握狭窄的知识。此时,多种多样的专题讲座就可以弥补有限的课堂带来的缺憾。其讲座的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校内的资源,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实验以及实物模型等讲解社会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可以组织到校外参加他人举行的专题讲座。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可以就以“没有摩擦力的世界是怎样的”为专题开展讲座。又如,学习万有引力知识时,可以请专家作一场“我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专题报告。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科技知识和社会热点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了学生的智力空间。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是科学素养的竞争。高中生是国家的人才资源,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物理教学中在学生科学培养中的优势地位,需要师生共同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廖伯琴主编.初中物理教学策略[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2010.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物理教学高中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