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语文文本要写作素材

2014-11-07张静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视角写作文本

张静

摘要:学生怕学语文,尤怕写作文。但是,学生生活的单一性和学生阅读途径的狭仄使很多学生心无素材,谈文生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较为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就是将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善于搭设桥梁,铺设跳板,找准读写的结合点,进行举一反三的仿写,把学生对文章的多元解读通过个性化作文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到胸中有物,“下笔如有神”。

关键词:写作 文本 视角 顺序 语言

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我们在写作中也可“假于物”,借前人经典的火种,点亮写作的天空。

俗话有言:“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汉时杨雄善于抄录创新;司马相如抄过《易》经、《论语》。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细究可以发现无论其构思、表现手法乃至题目都有俄罗斯前辈果戈里小说《狂人日记》的影子。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谓“抄”是作为初入门径的模仿。抄袭,是无能的表现,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而模仿是仿照形式和技巧,或者受到内容的启发进行的新创作。模仿一定要力求创新,写出特色。以名篇美文作为引领,依托这个高起点,大视野,有自家的新领悟,新创造。

一、借鉴文本独特的写作视角

儿童视角常为小说写作打开一个全新的视界,即新鲜的对世界的感受以及新的审美情趣。比如:《最后一课》选择了一个逃学、厌学的孩子——小弗朗士作为叙事主人公,这个独特的儿童视角在结构上串连起了逃学路上的画眉鸟、操练的普鲁士士兵和镇公所前的布告牌等颇具复杂情感的场景,更在内容情感和主题开掘上有着独特的作用:一方面是孩子的稚拙天真,一方面是国土沦丧,在懵懂之中有觉醒,在觉醒之时有悲愤,在悲愤之中更包含懊悔、反思。

在写作中全知视角和限制视角的转换有时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表现效果,如蒲松龄的《狼》是以屠户的视角展开的,教学中可以转换为狼的视角,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二、借鉴精巧的写作顺序

同样的情节内容,采用的写作顺序不同,表现效果各异。学生写作记叙文时,往往习惯于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这种写法叫“顺叙”。顺叙的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是一致的。由于顺叙是记叙的基础,所以,顺叙的使用也最为广泛。但是,这种平铺直叙的写法容易失于平淡。插叙是作者在叙述一个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帮助读者了解事件发展的原由,而暂时中断叙述线索,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衬托、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脉络更清晰,内容更充实。如《爸爸的花儿落了》就把时间跨度大,联系零散的材料运用插叙的方法进行了有机的扦插、组接,集中于英子参加毕业典礼前后几个小时内,使英子的成长和父亲的良苦栽培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此外,恰当运用补叙也可以起到新奇的作用,续貂之笔,意味深长,余音绕梁。如《咏雪》全文仅71个字,可谓字字珠玑,却极为罕见地加入了“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5个字的补充交待,很显然这不是随意之笔。作者对答题的两个孩子,不是平均用笔,而是有所侧重,侧重介绍了谢道韫的身份,含蓄地表示了对道韫才情的赞赏。

三、借鉴精妙的语言表达

(一)修辞之妙

除常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的语句修饰外,互文是古诗文常用的修辞方法。如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最为典型。如果把诗句简化压缩为鱼儿在水中向东西南北游动,诗歌就索然无味了。每一个互文分支之句,就是一幅画,一个情境,一次强化,一次渲染。这种技法也可以运用到现代文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就是互文的运用。因油蛉不止一个,说所有的油蛉都在低唱,不如说油蛉有的在低唱,有的在弹琴;同样,说所有的蟋蟀都在弹琴,不如说蟋蟀们有的在低唱,有的在弹琴。尽管低唱和弹琴是拟人,都指昆虫的叫声。我们可以在句子组织甚至段落组织上加以借鉴运用。

(二)句式之变

作者在写作时,根据抒发的感情和表达内容的不同,在不改变原意而又通顺的前提下,灵活地选用不同的句式,以变换节奏,美化语言,增强亮点,使文章文采飞扬,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常式句变式句、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句等有不同的表意功能和修辞效果。灵活运用,会使文章灵动而有意蕴。读起来又会朗朗上口,具有音律美。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骈散句在写作中的运用。《陋室铭》全文对称工整,只在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句式陡变,散句煞尾。以刘禹锡的语言功夫,全文皆用整句,一韵到底是不成问题的,而作者却偏偏在篇末一改对称工整的句式,显然是有意使然。如同万绿从中一点红,更加醒目,更有侧重,更引人思考回味。在写作中若能在表情达意的基础上,进行句式的精心润色修饰,会大大提升写作的美感。

(三)章法之精

行文章法变幻万千,摇曳生姿。语文教材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鉴赏,学习。比如:《伤仲永》《阿长与<山海经>》的抑扬之美;《桃花源记》的层层铺垫、扑朔迷离之美;《与朱元思书》的写意铺展之美;《背影》的逸笔生姿之美等。

最高境界的阅读是能受到文章的触动,可能只是某个词句的激发,从而产生写作灵感。近而言之可以写成读后感,远而言之,就是一篇独立的文章了!

由浅层次的语言词句、写作顺序的模仿,到写作主题、抒发情感的共鸣,再到对人生、对生命的不同参悟……如同水流与石头、与花草树木、与火的相遇一样,会有无数种可能,可以飞溅,可以滋养,可以升华!水是一样的水,遇到的对象变了,结果就有无限的可能性。教材文本选择的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这里面有着丰富的资源宝藏,就看你是否是一位执著的、虔诚的有心人了。

学习一篇课文,若仅仅是会读几个生字词,记住了几个作家名字,无异于时间消耗,浪掷了一颗颗深情的心灵,错过了一声声智慧的呼唤。这样的阅读是一种黑暗的摸索,我们有必要燃起光明的火把!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视角写作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真实世界的寓言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