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情境案例 凸显学生主体
2014-11-07张春
张春
随着课改的深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合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应用数学知识等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现笔者结合实例略谈体会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走近数学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是师生进行教学的主要桥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方式。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走近数学。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第一课时,我创设问题情境:体育课上我班42人要进行拔河比赛,我班可以分成几队?
生:老师,几个人一队?(师故作恍然不知道)另一学生又说:估计是6人一队。
师:那我班可分成几队呢?(生:7队)
师:同学们,我有个比你们更快的办法分出队?不信,我们来试试。你猜体育老师还可能把几个人分成一队,我立刻能分出几队,学生很惊奇地注视我并回答10人一队。
师:可分成4队,还剩余2人。
学生马上比划分队验证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对,学生惊喜地大叫。就当学生疑惑之际,我适时引入教学: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明白。此时,学生兴致勃勃、专心致志地投入到除法学习中。
二、鼓励动手操作,课堂体验数学生活
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抓住小学生好动性,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积极体验,亲身学习,获取知识。
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一课,我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用两个相同的直尺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可能是一个怎样的图形?
生:先将一个直尺水平放置,再用另一个直尺垂直于上面,就可以重叠出一个正方形。
师:若是两个直尺不垂直放置,那又能重叠出怎样的图形?
生:一个直尺的两条长对边水平,另一个直尺的两条长对条边斜放,不是正方形。
师:讨论:类似这样形状的图形,你们在哪些物体上见过?
生:饼干、楼梯扶手……
师:生活中,类似这种形状的图形很多,所以,我们有必要仔细研究它。用手指比划一下边,你发现重叠图形共有几条边?
生:一共4条边。
师:找一找:哪两条边是同一个直尺上的?直尺上的两条对边是什么关系?
生:平行关系,相对的两条边是一直尺上。
师:一个直尺上的两条对边,我们称为一组平行对边,那重叠图形上共有几组平行对边?
生:一共2组平行对边。
师:具有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图形,我们起个名字就叫平行四边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并板书课题。接着教学环节如下:
师:同学们,用一张长方形纸张,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只需要剪出一组平行对边,另一组平行对边不垂直,就可以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剪掉长方形纸张的一个边得到一个三角形,将这个三角形与剩余部分重新拼能否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可以,将三角形中含有的长方形的一边与其平行对边重叠在一起,就可以重新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可见,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可以进行图形相互转化,方便我们利用学习过的长方形知识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通过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验证,使学生亲身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体验动手操作学习带来的主体感。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实践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中巩固所学知识,重要的是领悟数学知识的现实价值。
如在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一节练习课上,我设计如下:我们格尔木市儿童公园中的人工湖要进行改造,要在人工湖的周围岸边上增设座椅,供市民或游客休息。工人师傅告诉我:人工湖的一周大约2000米,一条座椅长2米,湖岸边间隔相等距离总共要设置20个座椅,你能帮工人师傅算一算每间隔几米设置一个座椅?
小组合作1:每间隔100米设置一个座椅,因为人工湖一周设置座椅,正是数学知识中的圆周排列,容易知道座椅的个数等于间隔距离的段数,共有20个座椅,所以共有20段间距,故2000÷20=100米。
小组合作2:我们认为,人工湖一周安置座椅,是圆周排列,座椅的个数等于间隔距离的段数。但是座椅的长度要考虑,正确的做法是:2000÷20=100米,100-2=98米,所以间隔距离是98米。
通过这个教学案例,让我明白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从数学书本走向生活,学会解决身边的数学实际问题。
从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经验中,我认为:教学要合理运用问题情境,多采取动手操作方式,并结合学生的身边生活或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富有兴趣的思考,充分体现学习主体性,在学习中成为主人。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