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2014-11-07保积辉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写作能力

保积辉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普遍怕写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积累素材、积累语言、积累灵感三个方面入手,教学生会把别人的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消除学生写作畏难情绪,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 能力 农村中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的语文教育囿于“唯书本、唯课堂、唯学校”的小圈子,亦步亦趋地跟在城市的后面走,特别是作文教学,更是举步维艰。教师付出的很多但学生收获的却甚少,可以说是“谈作色变”。作文课不再叫沉迷或欣赏,而成了学生的“倒霉课”。课堂上,学生要么皱眉咬笔,要么拿书就抄,还有的是为了应付作业像挤牙膏似地挤出一篇无任何特色的空洞作文。教师觉得作文课不好上,学生更是讨厌写作课。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方法可以各异,殊途能够同归。只要能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乐于动笔,易于表达,说出真心实感的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谈几点我的认识,仅是为了抛砖引玉,希望对大家有点启发。

一、通过讲故事,积累素材

每堂语文课安排一位学生讲一个故事再上课,这样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又拉近了语文课和生活和学生的距离,同时也积累了写作素材。学生在讲故事的时候,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会无意识地注意讲解的逻辑、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生动,这就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逻辑使各部分语言联系更紧密,是决定故事整体性的主要因素。如果讲故事中没有逻辑性,忽而讲这,忽而讲那,各部分相互脱节,前后不照应,就很难达到效果。思维离不开语言材料,依存于语言材料,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产生和存在。讲故事中语言要求通顺、完整、正确,这实际上就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有的同学会说,讲故事是口语表达,和正真意义上的写作有很大的不同。但我们不能把口语化和日常口头语言混为一谈,因为口语化并不等于口语本身;当我们对故事讲解语言提出审美的规范要求时,故事语言就保留了口语基色又吸收了它和文字书面语言之特点。一个词汇贫乏的人是决不会吐玉喷珠、文采飞扬的,因为他可以选择的语言要素太少。要想使故事讲得准确精练,就必须注意平时勤于积累,建造起一个有一定储量的词汇宝库。

二、通过阅读,积累语言

要大量而广泛地阅读,尤其是阅读中外名著。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的方法,在教学中还要提醒学生写提要、写作随感和做剪贴。比如:有时候所需的内容太多,无法详尽摘录,那就可以用提要把所需的内容概括进去,或者当自己读一篇好文章受到启发,产生一种新认识,就可以以随感录的方式记在笔记本里。如果你能够坚持不懈地做到这些,你肯定会有极大的收获。不过,千万别忘阅读积累素材的一个最方便的渠道——语文课本。如能够充分挖掘课本里涉及的人物、事件的内涵,我们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素材之源。

有些学生对阅读不太热衷,并不能做到锲而不舍的大量阅读,但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关系太密切了,我们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不去阅读,怎么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文字呢?这就需要培养耐性。耐性就是磨劲。耐性不是一个人天生的,完全是后天的产物。耐性需要个体和环境的活动,需要身心交融,需要从人生实践中,尤其在痛苦中,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自觉地锤炼才能培养。

三、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积累灵感

积累了写作素材和语言还不够,还必需有创作的灵感,也就是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要想写出好作品,就必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有些学生总认为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其实不然,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得好:“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采掘生活中的闪光点,留意你身边的任何一件事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情,通过你的联想和想象,发觉他们的内涵并作以描绘、笔录,将他们作为写作的原始部分储藏起来。到了作文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根据文章立意的需要,提取出来“组装”。只要我们能够认真采掘生活的源泉,积累生活中的丰富的素材,“灵感”的出现也就不是不可期的。

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表达得更加的真切感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学生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要用自己的眼睛真实地记录下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灵感,积累写作的素材。注意身边的小事情,最简单,最平常的东西,如果以一个不平常的角度观察就是灵感,艺术家与一般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会从别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中找出新的理解方式。

有灵感时就要及时写下来。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比较少,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对生活毫无感觉,有时侯或许一次考试失败的经历都可以成为他们作文写作时的素材。因此,这就要求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哪怕有一点点的感想、感悟都要及时写下来,抓住写作的灵感。宋代的欧阳修就曾言:“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而宋代的另一位著名诗人梅尧臣也随身带着口袋想到好的诗句时就随时记下来。

其实,学生的作文水平并不是以地区来划分的,尽管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从平时的教学点滴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虽然教学的过程是辛苦的,但学生的成长是快乐的,尽管学生的作文不是文质兼美,但只要是质朴感人、有血有肉的鲜活作品就行,不是空话、套话连篇、只要真实就行。只要我们在指导学生搜集素材、积累语言以及方法上多下工夫,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不再枯燥乏味,学生也不再感觉“学海无涯”之苦,而会时刻体验着“书山有径”的快乐,那么写作“老大难”“谈作文色变”的现象就不会再有,同时相信我们的学生,他们也一定是一群有思想、富有创新精神和有才华的一群人。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吕伟.中学生作文辞海.延边人民出版社,2005.

[3]中学作文指导实例序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生写作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