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内燃机油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2014-11-07蔡秋涛刘利勇

润滑油 2014年3期

蔡秋涛+刘利勇

摘要:介绍了俄罗斯内燃机油生产和销售现状、添加剂和基础油生产现状和周转数量、“俄石油产品国家标准”;分析了俄罗斯内燃机油规格和检测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剖析了俄罗斯内燃机油现有检测标准和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了俄罗斯润滑油现存的优势和加入WTO后政府对政策调整的积极措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内燃机油;俄国家标准;分析检测;发动机台架;认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TE626.3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俄罗斯是润滑油生产和需求大国,但基础油和添加剂的质量与其大国地位很不相符。由于汽车工业长期落后,俄罗斯内燃机油发展缓慢,质量等级较低。对油品的检测认证标准既不采用API或ACEA标准,也没有建立自己的认证体系,在检测标准中没有建立或引进发动机台架标准,执行的是“俄石油产品国家标准” 作为检测评价内燃机油质量等级的手段,而这些标准只是理化分析方法。俄罗斯的检测机构对检测合格的油品比照API或ACEA的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并使用API或ACEA的质量等级和性能说明在包装上标注。随着进口汽车数量增加和国外汽车企业的进入,高规格发动机油的市场份额也在逐年递增,而俄罗斯高端发动机油规格和国际先进水平是同步的。

1 内燃机油市场

1.1 生产和销售

俄罗斯是世界四大润滑油市场之一,需求量占全球总量的8%以上。随着经济复苏,近年来内燃机油生产和市场处于增长趋势,需求增量向进口和高端方向转化,这表明进口汽车和在俄罗斯组装的外国汽车比重在增加,汽车工业正在走向复兴。目前小汽车和卡车消耗的内燃机油已超过50万t/a。专家预测,俄罗斯乘用车销量将继续增长,预测2015年销量将增至350万辆以上。

俄罗斯70%的添加剂是根据“全俄石油加工研究院”工艺生产的[1],虽然内燃机油市场在近年来以2%至3%甚至更快的速度增长,但质量存在问题。俄罗斯公司生产的内燃机油质量等级达不到西方标准,一些经济型汽车仍采用俄罗斯鲁克石油公司和TNK-BP公司的国内品牌,汽车生产商现存的OEM关系和国外润滑油公司为汽车配油具有优势,润滑油消费已由传统产品转向三大外国品牌:美孚、嘉实多和壳牌。

1.2 基础油和添加剂

目前国内高品质基础油需求增长主要是来自国外,原因是国内基础油生产中现代催化工艺应用水平较低,从俄罗斯出口的基础油中提取出优质的合成油和半合成油其中很大一部分又流回到俄罗斯市场。由于经济增长的需求以及解决润滑产业问题缺少政府干预,基础油和半成品原材料出口依然被强化,但俄罗斯专家清楚的认识到原材料出口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国的经济基础。

长期以来俄罗斯的添加剂公司很难同西方先进技术竞争,国产高档内燃机油使用的是国外大厂家的添加剂和复合剂,而国内传统意义上的大添加剂生产商即油品公司却没有明显的动机改变现状。俄罗斯润滑油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国外生产商正在不断增加对俄罗斯市场的投入。图1为俄罗斯近年来润滑油周转数量[1]。

2 内燃机油规格体系

2.1 质量等级

俄罗斯内燃机油规格等级是使用俄文字母表排序А、 Б、 В、 Г、Д、Е等由低到高排列表示的[2],数字1、2分别代表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如表1为俄罗斯内燃机油规格系列。

俄罗斯现行的油品检测标准执行的是50~60年代制定的“俄石油产品国家标准”,对进口高规格油品市场准入也是依此作为质量等级的认证标准,其对内燃机油性能和质量等级的控制有自己独特的章法并坚持沿用至今。与API和ACEA相比,在当今内燃机油规格快速更新的时代,俄罗斯明显落后了,正在使用的质量等级较低的国产内燃机油对应于API和ACEA规格大都已被淘汰,目前俄罗斯国内生产的高档内燃机油使用的几乎都是进口添加剂和基础油调合而成,这些高档油已经不使用俄罗斯自己的规格等级代号,而是直接采用API规格等级代号和性能标注进入市场。

2.2 检测标准

俄罗斯标准化计量认证委员会指出:到2005年国家标准中有65%等同或等效采用ISO和IEC标准,但俄罗斯内燃机油规格制定既不采用API或ACEA等国际有代表性的认证体系,也没有建立自己的内燃机油认证体系,执行的是“俄石油产品国家标准GOST(ГОСТ)” 规定的理化分析检测方法作为评价质量等级的手段。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没有建立或引进发动机评定台架,内燃机油规格中也没有发动机台架试验标准,产品没有经过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即进入市场。如表2为“俄石油产品的国家标准”[2]。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俄罗斯石油产品国家标准GOST(ГОСТ)主要是等效采用国际普遍公认的ISO标准,并依此标准制定了用于与API和SAE等级对照的国家标准GOST(Соответствие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й ГОСТа и SAE;Соответствие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й ГОСТа и API),依照此标准对检测合格的油品使用对应的API质量等级和SAE黏度等级的标注供应给市场[2],表3为俄罗斯标准化部门制定的俄内燃机油规格与API对应的规格等级。

从表2可以看出,俄罗斯执行的内燃机油检测标准中没有发动机台架评定标准,只有一个模拟发动机台架试验标准ГОСТ 5726-53 “润滑油和添加剂清净性测定方法”[3],该标准是模拟发动机工作形态,以电动机为动力源带动模拟曲轴旋转,通过电加热的方法模拟燃烧室工作温度,通过评价活塞沉积物和漆膜颜色来考察油品的高温清净性能。该标准生效日期:1953年10月1日,现在仍在使用。俄罗斯人对此模拟试验方法与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深信不疑,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评判来评价国内外不同规格等级内燃机油的清净性。图2为俄国家标准ГОСТ 5726-53发动机模拟试验台主机部分。

以下例举俄罗斯油品研究部门完成一个新油品的检测分类过程[4]:将要测试的油样送到权威的测试中心,如NII“MASMA”( НИИ 《МАСМА》)检测中心,这是俄罗斯在内燃机油研究领域最权威的机构之一。将所有样品均换成同一个包装,用数字编号方式提交。按标准检测理化性能,如:100 ℃和40 ℃黏度、碱值、酸值、闪点、灰分、腐蚀性和清净性等。如果检测的这些参数有一项不在油品规格标准的范围内,将被视为不合格产品,结果是所有的检测样品全部通过,将所有检测报告按照理化指标的优劣排列并用API对应的质量等级和SAE的黏度等级进行分类和标注,之前这些油品并没有得到API发动机台架试验认可。

俄罗斯人并不认为“俄石油产品国家标准”只能检测低品质的内燃机油,他们根据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分类排序,将分类后的油品分别对应于API或ACEA同类的规格等级标注在包装上进入市场,并充满信心加以“符合并超越(Удовлетворить и превзойти)”的提示[4]。

由于汽车工业发展的独立性和长期不景气,面对发动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内燃机油规格的快速更新,跟踪引用国外先进的规格体系,需要连续不断花巨资购进发动机标准台架并不断更新跟进,投资难以计数,技术还是永远落后于人,在这个领域俄罗斯独立于欧美国家之外,相比API、ACEA认证体系的发展,俄罗斯至少要落后40年。

3 内燃机油发展背景和认识差异

3.1 冷战与能源战略

冷战时期,油气资源成为苏联与美国争夺全球利益和影响力的重要战略手段。20世纪50至70年代,苏联外交过于强调以能源谋取政治利益,时常以对抗的心态开展国际能源活动,一定程度上,苏联战略地位的攻守变化与其油气资源开发的沉浮同步。由于拥有45%的世界天然气储量和13%的石油储量,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俄制定了优先发展油气能源的战略,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用于发展能源和军工,苏联逐渐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军工大国。

能源是世界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影响未来世界战争格局的重要因素。欧洲不盛产石油,苏联利用油气资源的出口,突出其在欧洲的地位,认为能源封锁决定未来战争的走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不注重能源产品加工的附加值,大都是资源出口。因此,石油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也大部分都是重油、煤油、石油焦炭和低质的基础油,润滑油规格的更新发展能带来的国家利益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3.2 对规格快速更新认识的差异

所有的内燃机油都面临这样的挑战:高温沉积物、油泥生成、烟炱分散、抗氧化、磨损以及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等,这将要求不断改进油品添加剂,如分散剂、清净剂、抗氧化剂和摩擦改进剂等,同时还需求高质量的基础油。这些工作就是通过分析检测的筛选和与实际使用性能有良好相关性的发动机台架评定来完成。俄罗斯人精通润滑油检测评定的作用和价值,他们知道润滑油规格升级的检测评定手段应该如何发展,不是盲动的保守落后。几十年来API汽油机油规格从SA、SB发展到SM、SN;柴油机油从CA、CC发展到CJ-4。在俄罗斯专家看来,SM、SN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发动机油,一般都是全合成机油。而目前在售的矿物质油则多是SG-SJ的等级区间,半合成机油较常见的等级为SL-SM。SM和SN之间的区别非常小,仅仅是针对进一步降低有害物质排放以及保护环境方面增加了少许添加剂而已,润滑油性能并无本质区别。俄罗斯人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见解,在发动机油领域实践了一套俄罗斯特有检测办法,不必花时间和大量的金钱去跟随美国API或ACEA规格快速更新的步伐,使自己成为世界内燃机油快速更新发展的旁观者。

当今世界排放法规引领内燃机油潮流,为此发达国家不得不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使得内燃机油规格升级换代的速度加快、周期缩短,近10几年来API平均每隔4年就有新规格的柴油机油推出。API和ACEA每个新规格的推出都新增了较多发动机台架标准。API CJ-4规格制定了10个发动机台架试验标准和6个模拟试验台架试验标准。表4为近年来API柴油机油规格更新与发动机试验台架数量,似乎在告诉全世界,出于环保要求不得不尽快推出“更好”的新油。

决定排放产物是燃料成分和燃烧条件,在燃料质量无法提高的情况下,要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只能通过后处理装置来实现,润滑油自身带来的排放污染和对燃料燃烧排放的影响相对不大,而新规格制定者们面对新环保法规夸大润滑油的作用,在规格快速更新中以确保延续其规格制定的霸主地位,从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内燃机油是否需要如此快速升级,或在新规格中增加如此大量的发动机台架试验标准,这被俄罗斯人认为是接近于美国式虚伪的“墨菲定律”,而不是环保排放和润滑油研发的技术范畴[5]。

美国人把“墨菲定律”的适用范围应用的非常广泛,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以此制造恐慌心理。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既然事情往往会向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有这个可能性,这对于善于推出新规格的美国人来说就是一个宣传噱头。但是,这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人利用API已有的权威和全世界对其认证体系的公信度来绑架它的跟随者,通过对规格的快速更新,API成功的确保其认证体系在全球的绝对话语权,同时也成为掌控世界润滑油经济的霸主,对疲惫的跟随者们来说需要频繁不断地应付快速更新的新规格是很烦恼的事。俄罗斯人认为美国内燃机油发展主要是基于环保概念在新规格的制定中增加发动机台架评定标准的数量,但是俄罗斯人有把握利用自己现有的分析检测手段区分出和API一样的质量等级,即使对相同包装不同编号标注的盲油也总是能有效地区分等级,甚至用自己的分析检测方法对ACEA进行分类,并得出其质量超过API的结论。

3.3 已有的技术优势

虽然长期以来在内燃机油领域俄罗斯没有参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游戏,但对高水平润滑油研发也没有停止过。他们很早就研究出半合成和全合成油,足够满足其在军工领域的需求,俄罗斯的重型卡车、工程拖拉车、坦克等发动机用油曾经是世界高水平的。

早在冷战时期,其军工技术和装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俄不缺润滑油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从技术含量最高、安全风险最大航空润滑油领域的发展可以看出其一套严谨的组织机构和认证体系。因此,俄罗斯航空润滑油的研发是世界领先的,这与俄航空发动机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是同步的。俄罗斯针对各种航空发动机油的类型和组成、选用程序、质量保证、性能要求和发动机台架评定都有完整的体系程序,体现在常规理化指标、模拟台架、发动机台架、试飞试用等。例如为考察热氧化安定性、耐热点温度、自燃点、蒸汽压、高温黏度、低温性能等性能对航空发动机设计的影响,建立了一系列全尺寸的发动机台架试验标准[6],如发动机台架:T10-540-J2BD活塞式发动机台架,J-57-29发动机台架,T-56涡桨发动机台架,直升机传动系统台架等以考察润滑性能及工作能力。俄罗斯人甚至还引进了API的L-38单缸汽油发动机标准台架来考察油品的高温氧化与腐蚀性能。可以看出俄罗斯人对发动机台架评定的作用和价值是有足够认识和务实的。冷战时期,俄军工、航天等领域的巨大成就都需要高性能的润滑油做配套,这些润滑油是无法通过进口得到的,这些高技术的储积如何能继续发展并转化为市场效益,对加入WTO后的俄罗斯是个不小的难题。

4 俄罗斯内燃机油的未来与发展

2012年8月俄罗斯正式加入WTO,将对润滑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开发高性能润滑油最重要的问题是俄罗斯油品检测能力较弱。俄罗斯专家认识到:需要建立发动机评定台架标准,对内燃机油测试引进一个暂行的测试体系,以远离技术上的争议是业内今后的主要任务。专家建议:暂时采用西欧油品测试标准,逐渐摆脱高档添加剂和基础油对进口的依赖,认清合成油是未来发展所趋,研发高品质基础油、添加剂,建立自己的润滑油认证体系是未来的战略方向。依靠资源+技术+体系,打造高端全合成润滑油品牌,这些是俄罗斯跻身润滑油世界前列要走的艰难之路。

2011年“全俄石油加工研究院”根据修订的ГОСТ 17479.1-3标准制定了内燃机油标准检测程序,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润滑油发展战略。具体内容包括:尽快提高润滑油使用性能;符合环保法规要求;油品市场全球化;使用新工艺生产Ⅱ~Ⅳ类基础油;研制开发新的润滑油及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发展创建现代润滑油检测体系。此举能使俄罗斯润滑油产业在全球润滑油市场变得更有竞争力。俄政府向国家标准委员会提出迫切要求:必须加快标准化适应市场经济的进程,加快俄罗斯标准同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以尽快实现标准的更新换代;俄罗斯必须不折不扣地接受加入WTO后的游戏规则;必须消除同一系列国家贸易中的限制;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品与服务的认证工作。

5 结语

(1)俄罗斯高标准的添加剂和基础油大多依赖进口,高低档车共存决定了国产低档油与进口高档油共存的市场。俄罗斯内燃机油没有走跟踪引进的道路,没有建立发动机台架评定标准,也没有制定自己的认证体系,只是执行“俄石油产品国家标准” 作为检测评价内燃机油质量等级的手段。

(2)内燃机油研发需要有与实际使用性能有良好相关性的发动机台架试验标准做支撑,台架标准已成为内燃机油标准化认证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车用润滑油规格等级分类的主要依据。俄罗斯对润滑油的标准化意识日渐强化,清楚地认识到规划建设一个具有国家规模的润滑油检测中心的必要性。与此同时,俄罗斯也足够重视ISO、IEC及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

参考文献:

[1] 茨维特科夫.奥列格.尼古拉耶维奇 .全俄石油加工科学院-俄罗斯润滑油与添加剂的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R],2012.

[2] ГОСТ7479.-85Масла моторные.Классификация и обозначение[J/OL].http://www.gosthelp.ru/text/GOST747985Maslamotornye.html.

[3] ГОСТ5726-53Масла смазочные с присадками. Метод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моющих свойств[J/OL].http://autolubricants.info/class/30-gost/586-gost5726-53.html.

[4] Tест полусинтетических масел SL и SM (ИПЭ) [J/OL].http://autolubricants.info/engine/testoil/236-test.html, 2011-12-12.

[5] Американские моторные масла – правда и вымысел[J/OL].http://autolubricants.info/engine/articles/666-pressoil.html, 1999-06-30.

[6] 赵升红.俄罗斯航空润滑油使用与评定[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2.

早在冷战时期,其军工技术和装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俄不缺润滑油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从技术含量最高、安全风险最大航空润滑油领域的发展可以看出其一套严谨的组织机构和认证体系。因此,俄罗斯航空润滑油的研发是世界领先的,这与俄航空发动机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是同步的。俄罗斯针对各种航空发动机油的类型和组成、选用程序、质量保证、性能要求和发动机台架评定都有完整的体系程序,体现在常规理化指标、模拟台架、发动机台架、试飞试用等。例如为考察热氧化安定性、耐热点温度、自燃点、蒸汽压、高温黏度、低温性能等性能对航空发动机设计的影响,建立了一系列全尺寸的发动机台架试验标准[6],如发动机台架:T10-540-J2BD活塞式发动机台架,J-57-29发动机台架,T-56涡桨发动机台架,直升机传动系统台架等以考察润滑性能及工作能力。俄罗斯人甚至还引进了API的L-38单缸汽油发动机标准台架来考察油品的高温氧化与腐蚀性能。可以看出俄罗斯人对发动机台架评定的作用和价值是有足够认识和务实的。冷战时期,俄军工、航天等领域的巨大成就都需要高性能的润滑油做配套,这些润滑油是无法通过进口得到的,这些高技术的储积如何能继续发展并转化为市场效益,对加入WTO后的俄罗斯是个不小的难题。

4 俄罗斯内燃机油的未来与发展

2012年8月俄罗斯正式加入WTO,将对润滑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开发高性能润滑油最重要的问题是俄罗斯油品检测能力较弱。俄罗斯专家认识到:需要建立发动机评定台架标准,对内燃机油测试引进一个暂行的测试体系,以远离技术上的争议是业内今后的主要任务。专家建议:暂时采用西欧油品测试标准,逐渐摆脱高档添加剂和基础油对进口的依赖,认清合成油是未来发展所趋,研发高品质基础油、添加剂,建立自己的润滑油认证体系是未来的战略方向。依靠资源+技术+体系,打造高端全合成润滑油品牌,这些是俄罗斯跻身润滑油世界前列要走的艰难之路。

2011年“全俄石油加工研究院”根据修订的ГОСТ 17479.1-3标准制定了内燃机油标准检测程序,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润滑油发展战略。具体内容包括:尽快提高润滑油使用性能;符合环保法规要求;油品市场全球化;使用新工艺生产Ⅱ~Ⅳ类基础油;研制开发新的润滑油及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发展创建现代润滑油检测体系。此举能使俄罗斯润滑油产业在全球润滑油市场变得更有竞争力。俄政府向国家标准委员会提出迫切要求:必须加快标准化适应市场经济的进程,加快俄罗斯标准同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以尽快实现标准的更新换代;俄罗斯必须不折不扣地接受加入WTO后的游戏规则;必须消除同一系列国家贸易中的限制;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品与服务的认证工作。

5 结语

(1)俄罗斯高标准的添加剂和基础油大多依赖进口,高低档车共存决定了国产低档油与进口高档油共存的市场。俄罗斯内燃机油没有走跟踪引进的道路,没有建立发动机台架评定标准,也没有制定自己的认证体系,只是执行“俄石油产品国家标准” 作为检测评价内燃机油质量等级的手段。

(2)内燃机油研发需要有与实际使用性能有良好相关性的发动机台架试验标准做支撑,台架标准已成为内燃机油标准化认证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车用润滑油规格等级分类的主要依据。俄罗斯对润滑油的标准化意识日渐强化,清楚地认识到规划建设一个具有国家规模的润滑油检测中心的必要性。与此同时,俄罗斯也足够重视ISO、IEC及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

参考文献:

[1] 茨维特科夫.奥列格.尼古拉耶维奇 .全俄石油加工科学院-俄罗斯润滑油与添加剂的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R],2012.

[2] ГОСТ7479.-85Масла моторные.Классификация и обозначение[J/OL].http://www.gosthelp.ru/text/GOST747985Maslamotornye.html.

[3] ГОСТ5726-53Масла смазочные с присадками. Метод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моющих свойств[J/OL].http://autolubricants.info/class/30-gost/586-gost5726-53.html.

[4] Tест полусинтетических масел SL и SM (ИПЭ) [J/OL].http://autolubricants.info/engine/testoil/236-test.html, 2011-12-12.

[5] Американские моторные масла – правда и вымысел[J/OL].http://autolubricants.info/engine/articles/666-pressoil.html, 1999-06-30.

[6] 赵升红.俄罗斯航空润滑油使用与评定[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2.

早在冷战时期,其军工技术和装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俄不缺润滑油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从技术含量最高、安全风险最大航空润滑油领域的发展可以看出其一套严谨的组织机构和认证体系。因此,俄罗斯航空润滑油的研发是世界领先的,这与俄航空发动机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是同步的。俄罗斯针对各种航空发动机油的类型和组成、选用程序、质量保证、性能要求和发动机台架评定都有完整的体系程序,体现在常规理化指标、模拟台架、发动机台架、试飞试用等。例如为考察热氧化安定性、耐热点温度、自燃点、蒸汽压、高温黏度、低温性能等性能对航空发动机设计的影响,建立了一系列全尺寸的发动机台架试验标准[6],如发动机台架:T10-540-J2BD活塞式发动机台架,J-57-29发动机台架,T-56涡桨发动机台架,直升机传动系统台架等以考察润滑性能及工作能力。俄罗斯人甚至还引进了API的L-38单缸汽油发动机标准台架来考察油品的高温氧化与腐蚀性能。可以看出俄罗斯人对发动机台架评定的作用和价值是有足够认识和务实的。冷战时期,俄军工、航天等领域的巨大成就都需要高性能的润滑油做配套,这些润滑油是无法通过进口得到的,这些高技术的储积如何能继续发展并转化为市场效益,对加入WTO后的俄罗斯是个不小的难题。

4 俄罗斯内燃机油的未来与发展

2012年8月俄罗斯正式加入WTO,将对润滑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开发高性能润滑油最重要的问题是俄罗斯油品检测能力较弱。俄罗斯专家认识到:需要建立发动机评定台架标准,对内燃机油测试引进一个暂行的测试体系,以远离技术上的争议是业内今后的主要任务。专家建议:暂时采用西欧油品测试标准,逐渐摆脱高档添加剂和基础油对进口的依赖,认清合成油是未来发展所趋,研发高品质基础油、添加剂,建立自己的润滑油认证体系是未来的战略方向。依靠资源+技术+体系,打造高端全合成润滑油品牌,这些是俄罗斯跻身润滑油世界前列要走的艰难之路。

2011年“全俄石油加工研究院”根据修订的ГОСТ 17479.1-3标准制定了内燃机油标准检测程序,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润滑油发展战略。具体内容包括:尽快提高润滑油使用性能;符合环保法规要求;油品市场全球化;使用新工艺生产Ⅱ~Ⅳ类基础油;研制开发新的润滑油及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发展创建现代润滑油检测体系。此举能使俄罗斯润滑油产业在全球润滑油市场变得更有竞争力。俄政府向国家标准委员会提出迫切要求:必须加快标准化适应市场经济的进程,加快俄罗斯标准同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以尽快实现标准的更新换代;俄罗斯必须不折不扣地接受加入WTO后的游戏规则;必须消除同一系列国家贸易中的限制;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品与服务的认证工作。

5 结语

(1)俄罗斯高标准的添加剂和基础油大多依赖进口,高低档车共存决定了国产低档油与进口高档油共存的市场。俄罗斯内燃机油没有走跟踪引进的道路,没有建立发动机台架评定标准,也没有制定自己的认证体系,只是执行“俄石油产品国家标准” 作为检测评价内燃机油质量等级的手段。

(2)内燃机油研发需要有与实际使用性能有良好相关性的发动机台架试验标准做支撑,台架标准已成为内燃机油标准化认证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车用润滑油规格等级分类的主要依据。俄罗斯对润滑油的标准化意识日渐强化,清楚地认识到规划建设一个具有国家规模的润滑油检测中心的必要性。与此同时,俄罗斯也足够重视ISO、IEC及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

参考文献:

[1] 茨维特科夫.奥列格.尼古拉耶维奇 .全俄石油加工科学院-俄罗斯润滑油与添加剂的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R],2012.

[2] ГОСТ7479.-85Масла моторные.Классификация и обозначение[J/OL].http://www.gosthelp.ru/text/GOST747985Maslamotornye.html.

[3] ГОСТ5726-53Масла смазочные с присадками. Метод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моющих свойств[J/OL].http://autolubricants.info/class/30-gost/586-gost5726-53.html.

[4] Tест полусинтетических масел SL и SM (ИПЭ) [J/OL].http://autolubricants.info/engine/testoil/236-test.html, 2011-12-12.

[5] Американские моторные масла – правда и вымысел[J/OL].http://autolubricants.info/engine/articles/666-pressoil.html, 1999-06-30.

[6] 赵升红.俄罗斯航空润滑油使用与评定[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