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where amazing happens

2014-11-07袁建祥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奇迹高效课堂教学

袁建祥

摘要:本文以高效课堂教学的改革为主线,对教育教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入手,以改变原有被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达到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奇迹在此发生”的目的。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 奇迹

在体育界,美国NBA有一句名言where amazing happens(奇迹在此发生)。它有两层含义:其一,包含了一种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其二,NBA为全世界篮球好手搭建了自我展示的舞台,为他们提供了成就梦想的土壤。作为一名教育人,身为一名教研员,我常想:我们是否也能为学生搭起这样一个展示个性的平台,而不是只让他们做我们忠实的听众。适逢我市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在三年多的下乡指导中,我亲眼目睹了这场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勃勃生机,真切感受到学生搭台唱戏、能力发展的步步历程,他们一个个高质量的问题令我惊叹,一次次精彩的展讲让我震撼,一声声个性化的评价让我赞叹……

这是小学四年级的一节英语课,授课内容为冀教版小学英语第四册Lesson 21 What is your address?在问题生成环节,有一位学生这样说:“我在学习street这一单词时,通过看课文插图并结合上下文明白了它在这里表示“街道”的意思,我还发现这个单词中间的四个字母刚好是tree,由此我想到了“园林城市、绿化街道、植树种草”,所以,很快记住了这个单词的汉语意思与拼写形式。然而,对于这个单词的读音,我有一个疑问。我是由tree的读音来推测street读音的。应该是[stri: t](不浊化),但是听录音时,它读的却是[stri: t](浊化),为此,我还专门查了英汉词典,发现street中tree的音标与单词tree的音标在书写上是一样的,并没有变化,都是[tri:],那录音为什么读[stri: t](浊化)呢?是我读错了,推测读的方法不可取?还是磁带有误?”

无独有偶,在今年十一月初六年级第七册Lesson 17 Seasons的听课中,学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并作了精彩的展讲。

学生A:我是根据car来学习scarf的,所以很快记住了scarf的拼写形式,但在通过car的读音来试读scarf时,与磁带读音产生了分歧,我读的是[ska:f](不浊化), 磁带却读[ska:f](浊化)。到底哪个正确?谁能帮我解决?

学生B:我可以解决你的问题。我是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scarf的,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我通过上网查询找到了答案。(然后他对英语语音中的浊化现象作了讲解)我还发现本课中的spring,上一单元的stop和square也有浊化现象。

我惊叹于一个学习英语还不足两年的农村学生,竟能通过自己的学习以如此方式发现并提出英语单词读音浊化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方法所折服。其一,学生能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并结合上下文获取单词的意思,而不是遇到生词便查词典或教辅资料,方法可取。其二,学生能通过寻找捷径来记忆单词的拼写形式,不再死记单词,即通过tree这个以前学过的单词来记忆street,并能与其汉语意思相联系,“街道绿化、植树种草”,方便记忆。其三,对于单词的读音,学生不是完全“听来主义”,被动模仿,而是先自己试读,再磁带正音,当发现与录音不一致时还能求助于词典,策略有效,习惯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说明学生学得深入。其四,六年级学生B对问题的展讲令我惊讶。

惊叹之余,我陷入了深深地思索:我们时常责怪学生不会自主学习,埋怨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担心学生展讲得不够清楚全面,所以课堂上总是放不开手脚,习惯于自己包办,一讲到底。然而,我们是否想过:我们给过他们独立思考,进而发问的机会吗?我们给过他们自主学习、课堂展示的空间吗?高效课堂不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舞台?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学生的学习力得以解放,他们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分享成功,回报给我们无限惊奇。我恍然:高效课堂,不正是教育领域一个奇迹发生的地方。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奇迹高效课堂教学
诗的惊讶、神秘或奇迹
什么构成了奇迹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