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教学教改思政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2014-11-07邹勇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

摘要:人文精神培养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教学教改思政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简要分析说明了学校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挑战,具体提出了一些如何在教学教改思政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培养途径。

关键词:教学教改 思政教学 人文精神培养

一、前言

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提升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培养、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重任以及思想政治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探索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二、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科技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经济结构呈现多样化,社会中价值观念也呈现多元化,一些如利己主义、实用主义、悲观主义等价值观念的抬头导致一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严重偏差。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首先是学生的理想信念缺失的挑战。当今社会中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都在不断上涨,社会上存在着各种不良思潮、多元化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这些情况导致学生容易对共同理想产生无所谓或是怀疑的态度,严重的会造成学生理想、信念的缺乏,这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其次是价值取向歪曲,个人主义蔓延、拜金主义抬头。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社会道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滑坡。道德水平的滑坡在校园中也有呈现,具体表现为学生价值取向歪曲,个人主义蔓延,拜金主义抬头,一些学生表现出鲜明的以自我为中心和功利主义。最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有部分学校未能很好地进行教学教改,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导致出现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素质等现象。这种教育现象使得我国大多学生都对人文知识、人文科学敬而远之,许多学生的人文素质偏低、人文精神缺乏。

造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原因,具体分析可归结为以下三个:第一,学校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学校人文精神教育培养的机制尚不够健全,教育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内容僵化、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目标不能很好地实现,更不要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了。第二,学生价值观念认同混乱是人文精神缺失的内在因素。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思潮涌入我国,并对当代学生的价值追求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而我国传统优秀的人文精神没有得到较好的弘扬和发展,因此,导致了学生人文精神认同以及价值观念选择、判断的混乱。第三,商品意识的泛化是人文精神缺失的深层次原因。商品经济所蕴涵、培育的如利润、效率、利益、竞争等观念意识逾越了市场经济活动领域而扩展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使得社会关系变得单一而淡薄,并导致道德信仰缺失、人文意识衰落、人文精神缺失,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商品意识泛化的影响和侵蚀。

三、教学教改思政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

当代中国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体现在积极的人生态度、厚重的家国情怀以及高尚的理想和信念这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培养完美人格。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是时代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且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而如何提高教学教改思政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效果,是学校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教学工作,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重塑教学理念,注重以学生文本

学校的教学理念、观念是人文精神培养的先导性载体,教育工作者需要重塑教学理念、观念,摒弃那些限制学生及自身发展的教学理念、观念,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仅需要确立开放型的课程观以拓宽人文精神教育的范围及资源,也需要树立文化性的教学观以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文价值、审美价值以及教育价值的和谐统一,而且也需要树立平等式的师生观以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重塑教学观念、理念的同时,要注重以学生为本,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凸显出来,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心理方面的疏导,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充实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容是人文精神培养的实质性载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需包含三个主题、三个目标、三种精神以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三个主题,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个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题;三个目标,即学会理解、学会沟通、学会关怀这三个人文精神培养目标;三种精神,即科学精神、民族精神、创新精神这三个思想政治人文精神教育培养的最终目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充实,需要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性、主题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选择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优化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整合利于凸显学生主体的教学内容、汲取利于学生开拓创新精神发展的教学内容,做到使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与发展的需求。

(三)创新教学方法,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法是人文精神培养的关键性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教学方法,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唤起学生的人文意识、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为手段实现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重点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以课外活动为辅助渠道来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开发多种课程教育资源的方式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这些手段,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培养效果会更加明显。

(四)创设人文精神培养环境、逐渐提升学生人文精神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人文精神培养的实践性载体,要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需要积极营造出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课堂教学、学习环境,需要有教师素质的保证,也需要有充满人文精神的社会实践环境,种种的人文环境保障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是极为有利的。

四、小结

思想政治的教学是综合、系统的工程,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二者共同的努力。在教学教改思政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阳林.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科技资讯,2010(32).

[2]陈永刚.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1(4).

作者简介:

邹勇,湖南长沙人,湖南女子学院思政课部讲师,研究方向:法学思政。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意义与途径
高职院校思政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探析
以提高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加强高校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大学思政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应用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