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飞情感诗化阅读

2014-11-07钱银花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感语言

钱银花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忘记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别人产生同样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的情感来影响学生的情感是教师发挥引导者作用的重要途径。

一、激发情感,导入课文

有的教师在上阅读课一开始就用炽热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共鸣,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在阅读之初,人的心理具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与新鲜感,对所阅读的内容充满期待,这是顺利进行阅读的有利条件。这时候,教师一上课就应该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或展示生动的视听画面,调动起学生深受感染的共鸣心理,为阅读蓄势,造成学生跃跃欲“读”的愤悱境界。

例如,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在教读《春》时,一开始满怀深情地说:“我们一提到春哪,你们想想看,会不会眼前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无穷力量!……”这样的开头语,充满激情,使学生沉浸在春光明媚的气氛之中,大大激起了学生阅读课文《春》的兴趣。

再如,在《我的呼吁》一文课堂导入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有关史怀哲建立“丛林诊所”以及他为非洲人民治病的图片,然后用深情的语言对每张图片作以介绍,学生很快就沉浸在对史怀哲的深深敬仰之中,他们都急切地盼望知道这样一个伟大人物究竟要呼吁什么。这种被激发起来的积极情感有定向作用,它能顺利地使学生走进文本,进行体验阅读。

二、表情朗读,带入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现在的语文课堂上用多媒体播放的录音往往代替了教师的表情朗读,学生很少能听到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虽然播放的朗读录音水平比一般教师高,但它的发出者毕竟是冷冰冰的物,没有人的情感,在对学生情感的感染方面是无法与教师相比的。而教师与学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能建立起情感的流通。

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作者的情感蕴藉其中,读者通过语言文字可把握作者的情感,但视觉上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情感具有间接性,要依赖于思维对语言信息的分析才能把握住蕴涵的情感。但听觉语言信息传递情感要比视觉语言信息直接多了,这是听觉语言信息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心理学家索绪尔曾经指出,语词的声音变化本质上是属于心理的。由此可知,情感可借助语音的语气变化而得到强调。

如罗曼·罗兰《〈名人传〉序》中有这样的语句:“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教师可以用凝重的语调朗读这段文字,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作者对当时欧洲现实的痛恨之情。另一种是语势的显示,就是通过语言的节奏运动构成一种鲜明的语气。排比、反复、叠词的运用都能形成一种语势。

作者的情感通过教师的表情朗读得以物化,再以物化的听觉形态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学生通过听觉就能够直接感受情感信息,

直接进入阅读的情境之中,这比单纯依靠视觉信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师情感要与作品情感相融合

“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遭遇以及全部的文化的情感的积累出发去体验和揭示意蕴;而体验的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终结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情感的生成。”(童庆炳、程正民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可见,阅读也应该是一个情感经历的过程,学生从自己原有的情感积累出发去体验作者的情感,最终形成自己更深刻的情感,即形成了新的阅读体验。

在阅读课堂上,如果缺少教师必要的富有情感的语言渲染,就很难保持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如果能与作者的情感协调一致,并适时用自己的教学语言加以表现,学生的情感自然就受到教师的影响,随之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还记得笔者第一次上公开课时,内容是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那是下午第一节课,上课的起始阶段,学生还没有完全从午睡中清醒过来,课堂气氛较为沉闷。随着教学的深入,笔者完全被作者马丁·路德·金感染了,情绪随作者而激动而平静而愤慨而憧憬,完全忘记了自己在讲一堂公开课。学生的情绪也完全被感染了,很显然,学生在这堂课上所形成的阅读体验是深刻的。

教师在其人生阅历、阅读、文化背景等方面与学生相比有自己的优势。一般来说,对文本的体验要比学生深刻。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自身的情感优势,来感染学生,促成他们顺利进入体验阅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211200)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情感语言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语言是刀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