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焉能不知《学记》
2014-11-06周顺海
周顺海
学之道,可溯源乎,始自《学记》。学之远大,足以教化民众,治国者仅有贤士辅佐,其辐射范围有所限,然在百姓中施行良善之教育,却能自下而上地促使民众的协调力与创造力有自觉的提高,使一国发展有韧性与生命力。国家的谐和发展在于民众素质的提高,在于民族文化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与融合力,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展现个体存在的魅力。从学校教育的发展看,读书的启蒙功能极为明显,其淑世、智化功能足以使校园书香浮动,充满活力,而知性对人的濡染之效是多向的。重教兴学者,其超拔气魄可见一斑。观《学记》,其教育管理的本体意识和教学实践原则,足以让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有至理的拿捏,有师道尊严的自我守护。
学道至明,以简驭繁
人的成长要经历打磨,经过漫长的磨练期,有所嬗变,有所更新,此间杜绝放纵与管制这两个极端。雕琢有度,求学有道,在人生的各个关键期学好知识,善于从环境中吸收正能量,充盈心灵世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凡学者无不从小就奠定根基,盖培根教育为民风民俗形成之道。古之教育,讲究序列化,虽有呆板等级之嫌,然凡条件丰润者,往往能怡情悦性,心怀感恩。《学记》对学之小成与大成有明确的界定,小成者有“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诸内容,大成者有触类旁通、特立独行和不违师教诸范畴。态度明晰,乱象之中也能准确定位自我坐标,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基,使教育的内在价值最大化。
思维的停滞始于固步自封,自以为是,此观念一经形成,便成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教师若不能察觉教学相长的道理,常抱残守缺,难免会抱“材”守“卷”,难免陷入愚民教育的泥淖,难免违背教育的本质。这无异于误人子弟。观社会职业分工,学非所用已是事实,只是多数职业者有高原反应,即每遇困境,他们一般有危机感与忧患意识,唯独教师群体少有明显的反应,他们大多受囿于窄狭的空间,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日日如是。殊不知,教,乃是学的实践注脚,此理至明。对于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痼疾,或视而不见,或杞人忧天,或怨妇,或愤青,此皆失却为师之本。在工具主义与功利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这种不闻佳肴、不识学理的迹象不在个别,它已成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掣肘。由此,教育良知者常戚戚然,心急如焚。
学之道,有承继的问题,以此陶塑学生的恭敬之心。人若能敬畏知识、敬畏生命,其情志的发展自有分量,以致循序渐进,用心思索。陶冶心志,为学之本源,实践者尚需遵循其内在规律,不可逾越雷池。朱熹对于学道有透辟的析解,他认为穷理之要,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以简驭繁,由表象深入本质。理之至简,仅为常识耳,何须赘言?
求真去蔽,教育之根
理想的学校,在于让学生离开学校之后,仍然能用所学面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断加以完善。这就涉及到教与学的根本,即如何通过知识学习淬炼情志,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求真成为一种品格。教育的题中之义,乃是作为精神领袖的教师身先士卒,成为学生精神发展的领头雁,而非迷失在众声喧嚣之中。学习者内外兼修,藏息相辅,相互促进,“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彼此兼顾,牧养好奇,心无旁骛而丰赡自我,发现的惊喜此起彼伏。
教学的照本宣科古已有之,并非今之独创。教学,不顾学生的领悟力,没有察觉到其学力与内心变化,早已违背情理,导致知识信念难以为继,种子教师难觅,而教学分离,职业倦怠潜滋暗长。学之也快,忘之也快,其体验到学之乐趣者寥寥,盖因师者没有发现教学的动态生成对学生心志的形塑甚有意义。
教育因有所预见、防患于未然而得以超脱,不致吃力不讨好;及时行教,不致错失良机;循序依本,不致违背规律;博取众长,不致孤陋寡闻。教育之偏废,除了不顾及这四方面之外,还在于朋党败坏师道,以致邪僻不端,成为害群之马,玷辱学道。身为教师,不可不知学之兴废成败。教学善喻,“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善导者,师生和谐;善鼓励者,学生自信;善启发者,学之多思。今日教育之迷失,在于单一的灌输,粗野的复制,心性的扭曲。我们没有从生活中发现真问题,以致错误归因,使自己备受障蔽,实质上,善教者亟需脱离伪命题的桎梏,在实践摸索中去蔽存真。
为学不可贪多求全,不可孤陋寡闻,不可轻忽随便,不可固步自封,凡陷入此四境者,皆难有大成。对学生也好,对自身专业的发展也罢,教师都要有所察悟,方能长善救失。有多少人,盖因对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成为有闲阶级之一员而不知。教育艰且难,无出其右,但求无过,不求有功,这种丑陋早已从管理阶层深浸入一线教师,紧紧地牵制着教育人身心的自由发展。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人的精神成长总是在承续中不断向前,何谓善教,无非就是教师的言语“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观日常教师的言语,离此境甚远,要么繁复,要么粗劣,要么譬喻失当,大致受制于自我修养和当下境遇,而难以有超越的大气象。刘勰《文心雕龙》中有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此语确乎能够打开教师的视域,使其获取良法,而后促成学生的醒觉、大悟。教道之尊,丰富的痛苦,纯粹的品质,贵乎去蔽,办真教育。
师道尊严,先知确证
学高为师,其皈依不仅仅是先知者的身份确证,更重要的是精神导师的自我省察,毋宁说,教师作为君师品位的自我捍卫。这里,教师身兼数职,以其多重角色诠释了天地师尊的内涵与外延。他始终走在前方,有未雨绸缪之志,懂得抵达最高境界的难易美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古之师的准入门坎蛮高,以今人的标准而言,吾辈只能望其项背。
严为尊之首,严于律己,恪尽职守,而后道尊,学生始能“敬学”、善学。尊师为教育之至难,换言之,师者作为社会文化教育的引领者所必须具备的精魂之难获得,守护道德律底线之艰辛,回归良知原点之艰,不言而喻。当我们忙于追问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的缺位、越位、脱位时,是否应该先省察自身的短板,以求改善的路径,渐成“三位一体”?网络化的信息社会,师者只是在此方面暂时胜过学生而已,而彼方面有可能稍弱于学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原来,师道尊严的维护者是自己,而在“黄钟尽毁,瓦釜雷鸣”的当下,这种自我珍重对教师而言就显得至为必要。
学不可无疑,无疑乃进学之弊。引导学生于平常处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熟悉的陌生,以增其所不能。善学者,其主动迎击的勇毅感天动地,当别人在责怨的时候,他早已走在寻觅新解的路上,从不与人计较得失,假以时日,其德行修养足以令人刮目相看。善教者,乃引发学生穷理质疑,“认识自己”,实现心灵的转向。一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以问答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天理伦常,追问有所不得者,反求诸己,“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自知无知,大智若愚,大音希声,终入佳境。
没有创新,只是拾人牙慧,老调重弹,不思改进,如此教师,难以唤醒学生,难以启智,却“以己之昏昏,示学生之昭昭”。历史车轮不断向前,技术革命催生新思想,时代节奏促发人不得不自觉学习,勇于担当,盘活一方教育天地。
凡学,皆要从生活中锤炼自己的敏感度,对事实有鞭辟入里的了解,穿越迷雾直抵真相领地,敢发一家之见,以撼动壁立的潜规则。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起初的学,大多是教师的示范与疏导,尔后是学生的亲身体验,这种习惯自小培养起,集腋成裘,厚积薄发是也。学生时期的思维空间少受污染,少受条条框框的限制,不羁于现状,他的敏感触须,一旦抓获一个支点,易于长成一片绿荫。“比物丑类”已然是一种极佳的教学之法,教的人与学的人,都需要掌握类比、综合与分析的理性方法。独学而无友,则难以触类旁通;深陷于众乱象,则无法凝神细思。成长路上,总有一些重要他者于关键时刻推了我们一把,促使局中人醒觉。一个群体中总需要灵魂式的人物,他们的存在激活了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往往有维持创造活力之效。
志于学者,必须务本,求真为其内核。“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这四者乃学之本,它不分职位高低,不受形器限制,不为文字约束,不用整齐划一,但凡归于自然之本,则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地遨游学海,驰骋讲坛,乐此不疲。《学记》在教育的内部规律之揭示上,早已有透彻而深刻的阐述,我既因身为教师的职业培训在此一方面的缺席而遗憾,又因此刻在终身教育上有这一重要的补习而兴奋,尚有为时不晚之幸。从实践领域回到理性世界,猛觉教育元典的守望,乃是教师信仰自我养护的必修课,此为教育之梦想观照现实提供了有力的理据。
(作者单位:普宁市梅塘镇梅峰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