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2014-11-06曹华清冉磊
曹华清 冉磊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15-0031-09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人教版必修二的最后一课,因其属于当代政治经济领域的重要现象,内容的边际不易把握。笔者在研讨、设计本课的过程中,也存有一些疑惑。在此我们将对本课的认识和设计呈现出来,期待方家的讨论批评。
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的四个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
第一,课文文字不多,信息量比较小。全课正文用1000字左右简略讨论了三个问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影响(约400字)、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约400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约200字)。但与本课相关的课标要求却不少,包括“了解世贸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等。课文内容如此之少,而课标要求如此之多,该怎样处理这二者的关系呢?这是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本课作为经济模块的最后一课,既点题也总结,提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总趋势。历史的历时性与现实性在此有机统一。针对此特点,教学设计需着重关注两个问题:其一是作为“历史学唯一特性”①的历时性怎么体现?其二是经济全球化也是一个现实的政治学问题,中学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模块)即要求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他一些模块也或多或少有所涉及,那么,如何才能在体现其“现实性”的同时,又避免将此课上成政治课呢?这是本课教学设计要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第三,本课主题明确,但课文子目与主题的关系则不易把握。本课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而课文在第一子目概述“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相关内容后,即用两个子目讨论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其中一个子目专门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纵然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之间互为因果,水乳交融,但课文子目的编排仍令人有些困惑:编者的意图何在?教学设计中该如何紧扣主题、反映编者意图、体现课标要求,实现这三者的兼顾?
第四,本课内容离学生生活经验很近。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既是“过去时”,更是“进行时”。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经济全球化的踪影。那么,教学设计该如何选择学生的生活经验呢?如何才能既立足学生经验,又超越经验呢?
基于对以上四个问题的思考,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大幅度的整合、融合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本课的教学方案。
(一)导入:展示中日关系紧张的图片
师:2010年下半年,由于日本单方面改变钓鱼岛现状,公然挑战中国的领土主权,从而引发了全中国一波高过一波的抗议浪潮。但日本政府仍一意孤行,变本加厉,不仅提升钓鱼岛的警备级别,而且又集体参拜靖国神社、高调宣布要修改其和平宪法等。中日矛盾愈演愈烈,剑拔弩张,战争似乎一触即发。那么,中日之间会爆发战争吗?这个问题先不作答。今天我们打算将这一愈演愈烈的中日局势置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背景下考察。请同学们在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后,以全球化的视角自己来判断战争是否会发生?
设计意图:一是为学生深度认识经济全球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提供一个着力点;二是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人文情怀;三是为后文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独立分析判断埋下伏笔,希望以此拓宽学生认识问题的视野,培养独立思考精神。
(二)新课教学
设计思路:本设计对教科书内容进行了重构,以“经济全球化”为中心,在解析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三大问题:人类的经济活动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全球化的?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什么会极大加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该何去何从?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突出全球化这一主题;二是体现本课作为最后一课的地位;三是将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置于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大势之下,超越日常经验。
第一板块:图解概念——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课堂呈现与马航MH370相关的图片,包括波音777信息、乘客国籍分布、多国参与协同救援等图片。
师:展示失事客机图片:这架777飞机是最近一个惨痛事件的主角——马航MH370。事件至今仍无结果,牵动众人之心。它将作为一场全球化时代的灾难写入历史。这个肇事航班及事件的进展过程即蕴含着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基本要素。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对航班的解剖,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要素:
师:这架属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飞机的制造商是谁?
生:美国波音公司。
师:也就是说,马来西亚从美国波音公司购买了这架飞机。事实上,波音777机型卖到了世界各个角落,在中国就有119架。这一现象所呈现的经济全球化要素是什么?
生:市场的全球化。
师:这架飞机的零部件多达300多万个,它们都是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吗?
生:不是。由多个国家分工协作完成。
师:300多万个零部件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900多家公司。如去年中国的沈飞民用公司就与波音公司签署了制造波音777尾翼FTB复材壁板项目的合同。这一现象所体现的全球化要素又是什么?
生:生产和技术的全球化。
师:绝大多数波音飞机是全球协作的结果。
师:出示失事乘客信息:马来西亚在宣布航班失联消息后,公布了机上的乘客情况。在这次灾难中,机上共有来自十多个国家的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一个马来西亚的航班灾难,却酿成了十多个国家几百个家庭的悲剧。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国际间人员交往流动的活跃。
师:在马来西亚发布飞机失联的信息后,世界各国几乎在同一时间获知消息,并开始制定国际协作搜救方案。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全球信息流动的快捷、强大。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马航案例,归纳全球化的概念。(教师提示下述问题)
飞机向谁购买——市场的全球化;
零部件由谁生产——生产、技术、资本的全球化;
乘客来自哪些国家——人员流动的全球化;
为什么各国能迅速知晓——信息的全球流动。
(学生展示自己归纳的概念)
师: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有不同观点。这里我们将它定义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反映了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生活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错态势。
设计意图:“经济全球化”是本课的核心概念,学生必须理解。用图解的方式来解读概念有利于抽象概念具体化,从而便于学生理解。有关该内容的其他一些教学设计也利用了诸如福特汽车、波音飞机、苹果手机等国际品牌来体现其生产销售的国际化。本设计选择马航似乎也未跳出这一套路。然而,它实际上超越了原来的套路:一方面,马航事件是一个牵动众人之心的关注度相当高的热点话题,它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且体现了课堂对“当下”、对“生命”的关注;另外,马航事件还涉及人员的国际交往流动和信息的全球传播,它所蕴含经济全球化因素更全面。
师:全球经济的这种相互依赖、相互联系趋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接下来进入本课内容的第二板块。
第二板块:史海钩沉——世界经济是怎样一步步趋向全球化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通览必修二全部内容。这一课是这本书的最后一课,全书展示了人类的经济活动从分散走向交流、融合,从孤立发展到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的历程。因此,为认识经济的全球化历程,有必要回顾学过的全部内容。这就可以目录为线索,在对相关内容的回忆中解决这个问题:哪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历程中的重要步骤?让学生归纳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历程的步骤,完成下面表格。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从内容上讲,经济全球化作为人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有必要完整地展示这一过程,以体现历史进程本身的整体性,增强历史的纵深感;二是从教育的意义上讲,完整展示过程有利于保证学生获得知识的完整性,在学法指导上为学生认识重大历史现象提供样例;此外,这样的设计也体现了本课作为全书最后一课的地位。
师: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加快和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为标志,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大大加强。接下来,进入我们视野中的问题是:为什么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大大加强?
第三板块:合作探究——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什么在20世纪90年代大大加强?
师: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哪些因素在加速推动世界经济趋向全球化?
问题1:请阅读教材111页第一段,归纳它提到了几方面的因素?
生:交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的解体。
问题2:这些因素是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的?请用史实(或事实)证明和分析。
学生分三个小组活动,解决问题2。
第一小组:参考前述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结合生活实践及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怎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学生要能够分析出: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使得贸易成本降低,物流、人流、信息流更加方便快捷。)
第二小组:结合材料三和教科书“历史纵横”,分析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并列举出两个跨国公司;结合已有知识,列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国际组织。
(学生要能够分析出: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促进了生产、技术、资本、劳务的全球化,加速了国际贸易。完成列举要求。)
第三小组:结合材料四,分析两极格局瓦解在加速经济全球化趋势方面的作用。
(学生能围绕市场的扩大来分析,认识到对市场的追逐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因。)
材料1:从1930年到1990年,空运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的3分钟电话费从244美元降到3美元。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2:大型喷气飞机、大型高速远洋货轮、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卫星通讯技术、光缆通讯技术、信息的贮存和传输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有效利用,物的交换、人的流动以及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捷,全球经济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有效地克服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空间差和时间差,“天涯若比邻”,广袤的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
——钟学敏《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材料3:20世纪6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究开发、投资、生产和贸易活动,把自己占优势的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同东道主的优势结合起来,做到最有效地运用资源。这一时期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战略中最重大的举措是跨国并购和跨国战略联盟……1990年,全球并购案件11300次,涉及金额约4000亿美元。1995年,并购案件22700次,涉及金额8000亿美元。1997年全球并购案件是1995年的两倍。
——方柏华《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材料4:在东西方冷战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两大体制对立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世界经济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两种体制的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因素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大为下降。剧变后的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都先后实行了以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转轨,它们抛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也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这些国家……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
——钟学敏《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教师追问:交通通讯技术进步、跨国公司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是什么?阅读材料5。
材料5:今天,积累知识的速度是空前的、爆炸性的。仅世界各地每24小时公布的科学信息,其量之多,即可填满7套24卷一套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同样空前的、爆炸性的是用计算机储存和检索信息的速度,还有以光速——尤其是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任何国家中的任何人都能通过报纸、杂志、收音机、电视机或计算机(今天主要是通过网络实时获得信息)得到这种信息。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师:正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为交通通讯工具的改进提供了技术支持;为跨国公司向全球进军提供了生产力条件和新的拓展空间;使得全球化涉及的领域更宽广。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设计意图:布洛赫说:“历史的原因不是想当然的,它需要我们去探索。”①原因判断是历史认识的关键层次。此处一方面突出了对原因的自主探究;另一方面,意在引导学生学会用证据说话。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的基本方法论,因此缘故,此处设计特别强调让学生自己用史实对结论进行论证分析。
师: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在急速推进的全球化潮流中,任何一个国家想谋求发展,都不能忽视这一潮流。
问题3:然而,世人欢迎全球化吗?请仔细观察教科书111页右下图及下面的5段材料,相信会找到答案。
呈现材料:
(1)2000年4月,华盛顿两万多劳工和环保人士反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2000年5月,泰国数千名群众抗议在清迈举行亚洲开发银行33届年会。
(3)2000年9月,墨尔本示威群众组成人链,试图阻止世界经济论坛的召开。
(4)2000年10月,首尔3万多工人、学生集会抗议第三届欧亚峰会。
(5)2000年12月,法国尼斯8万来自各地的示威者反对欧盟高峰会议。
师:上述遍及各大洲、涉及各类国家的反全球化抗议活动不过是冰山一角。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势和风起云涌的反全球化浪潮,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应怎么办?
第四板块:现实思考——全球化潮流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问题4:毫无疑问,全球化就是一柄双刃剑,福祸同存,利弊兼有。那么,经济全球化究竟有何利弊呢?请分别从你身边的全球化踪影和下述材料出发,说说你对经济全球化利弊的认识。
材料6:美国倡导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首要的目的是扩大出口市场,利用墨西哥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减少墨西哥向美国的移民。加拿大的则是追求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市场,提高工业制成品的竞争能力,向墨西哥转移夕阳产业。墨西哥是想借助自由贸易区的实施,吸引更多美、加的资金和技术,减少对美的债务等。
——《文汇报》2001年12月19日
材料7:因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仅发达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实现了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也相互交织,形成了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1985—1996年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由5%上升到14.7%;1986—1996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平均每年上升1.2%。
——黄光耀《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效应》
材料8: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带给了我们什么……此时此刻有8亿人口挨饿;10亿人口是文盲,40亿人口生活贫困,2.5亿儿童要做工,1.3亿儿童受不到任何教育,1亿孩子流落街头,每年有11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营养不良、贫困和可以预防或可以治愈的疾病;多个国家内部和多个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生态环境遭到无情的、几乎不可逆转的破坏;不能恢复的重要资源正在迅速被浪费和消耗;大气、地下水、河流、海洋受到污染;气候的变化已经带来了不可预言的、明显的后果。
——(古巴)菲德尔·卡斯特罗
《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
材料9:世人所期待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大家的共同繁荣,是利益和资源更平等的分配,能够使人权和生存尊严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人们越来越看到经济议题背后的虚伪和不平等,以及世界经济体系背后日益严重的南北问题和贫富差距。
——(美)《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
师: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关注其利弊影响?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日常生活、国家民族、世界经济。)
师:归纳大家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丰富和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不出国门也可以购买、享用世界各地物质文明发展的成果;不出家门也可以尽晓天下大事。世界正成为一个“村落”。
第二,材料7充分说明在互惠互利的旗帜下,发展中国家也能获得更多机会。特别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等问题。
第三,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视。根据材料6,可以看到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有利于更有效地在不同层次的国家和地域间实现资源的更合理配置和利用,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国家间这种经济联系的强化,有利于国际局势的和平与稳定。
师:然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根据你所了解的相关信息及材料8、9,分析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学生能够分析出主要问题:贫富分化加剧、发展中国家面临成为牺牲品的风险、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师:除了诸如贫富差距加大、生态环境破坏、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等显而易见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国家民族间的价值冲突加剧。大国在输出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在强势推行其价值观念;大国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同时,也在高调显示其价值上的优越感。由此所带来的后果,一方面是国家民族内部价值信念的混乱;二是国家民族之间的价值冲突。
总之,每个个体的人、每个国家民族,不管愿意与否,都被裹挟进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一方面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承受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设计意图:对经济全球化利弊认识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问题,而且是一个价值问题,一个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青年学生必备的素质问题。如何才能认识经济全球化?学生可以从直接经验出发,寻找生活中全球化踪影及其影响。但不能仅限于此。作为现代公民,还必须从国家、民族、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立场上来认识这个势不可挡的潮流。另外,对全球化的认识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问题,对尚未进入社会生活的中学生来说,仅凭一点点的生活经验及几段材料自然难以让这一认识入木三分,此课的这一设计仅仅旨在引起学生对该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师过渡:分析利弊,是为了趋利避害。在此问题上,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较薄弱、技术水平低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地位堪忧,甚至可能在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成为牺牲品。那么,发展中国家是不是可以选择拒绝全球化以“避害”呢?如果拒绝,后果是什么?(将自己置于封闭、孤立的境地)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席卷一切的潮流面前,只能应对,别无良策。关键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应对?接下来就来认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
问题5: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师:通过以下四个情景来一窥中国的应对之策:
情景一:2001年11月10日 多哈
中国被批准加入世贸组织
材料10: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时,中国是创始国之一。但台湾在1950年非法以中国的名义退出了总协定。1986年中国向总协定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由于美国等少数大国的蓄意阻挠、漫天要价,中国“复关”谈判一波三折,经历了从“复关”谈判到“入世”谈判的漫长过程。直到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才正式被批准加入世贸组织。
师问题引导:请结合“历史纵横”思考:为什么中国如此执着地要加入世贸组织?你还知道中国加入的国际合作组织有哪些?它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在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时,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
(改革开放的中国必须融入到世界大家庭中,参与世界市场竞争,学习他国先进经验,引进资本和技术等。世贸组织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最重要平台。其他组织还有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
结论:应对策略之一:争取平台,积极应对。
情景二:奥康赢得反倾销案官司
材料11:2005年,欧盟为保护其制鞋业,宣布针对中国鞋企征收高达16.5%的反倾销税。反倾销税涉及中国鞋企1200多家,200多万就业人口。奥康皮鞋即是其中之一。然而,事实上几乎没有哪家中国鞋企的出口利润率高达16.5%。2006年,在中国皮革协会的协调下,154家鞋企积极抗辩和应诉,状告征收反倾销税的规定违法,但被驳回。皮革协会理事长、奥康董事长王振滔抱着“宁愿被打死不要被吓死,全当交学费学习国际游戏规则”的想法开始了漫长的诉讼路。2010年一审败诉,其他企业撤出诉讼。奥康在研究了欧盟的《反倾销法》后继续“单枪匹马”上诉至欧盟高等法院。2012年11月15日,高等法院宣判奥康胜诉。王振滔说:今天打赢官司,象征意义更大,它让中国企业以后碰到类似情况时知道,鸡蛋是可以和石头碰的。
师问题引导:为什么奥康能胜利?奥康的胜利,说明应如何应对?
结论:应对策略之二:了解规则,敢于应对。
情景三:《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实行
材料12:2002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行新修订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政府各部门率先全面使用正版软件,严厉打击各种盗版软件。它是我国按照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重要举措。
师问题引导:这一事件又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应对策略?
结论:应对策略之三:遵守规则,理性应对。
情景四:海尔的起死回生
材料13:海尔集团原本是青岛的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1984年,在国企改革拉开帷幕时,海尔集团创立。改革从拿起铁锤砸掉76台不合格的电冰箱开始,树立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理念。质量信得过的海尔品牌树立起来。1990年,海尔提出:1/3的产品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的产品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的产品国外生产、国外销售。海尔开始挺进国际市场。到2011年,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60000人。2011年全球营业额达1357亿元人民币。
师问题引导:海尔成功走向世界又反映了怎样的应对方式?
结论:应对策略之四:运用规则,主动出击。
师:上述四种情景所体现的应对方式只是个例,并不能涵盖经济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种种机遇与挑战。在这样急剧变化的时代,问题层出不穷。对此,我们唯一可以确信的是: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才是唯一的出路。因为担心全球化弊端而关起门来的做法已为历史证明是死路一条。
设计意图:“中国如何应对”是又一个难度系数很大的问题。它涉及了国家安全、政策法规、经营战略、价值信念、民众生活等诸多方面,对中学生来讲,想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把这些东西弄清楚,几乎是天方夜谭。但抛开技术层面的政策措施不说,学生至少应树立起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时的基本态度: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从教育的意义上说,中学生应该了解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处境和态度。为此,本设计通过创设学生易于理解的情景来管窥应对之策,希望收到举重若轻之效。
(三)结课:拓展延伸
1.回扣导课,再次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师:新课学习完了。回到本课开头提出的问题:你认为中日之间的战争会爆发吗?为什么?为了方便你作出判断,可以参考这两个材料:
材料14:从2013年全年的数据来看,2013年日本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3125.5亿美元,下降5.1%,占中国外贸出口总值的7.5%。
——中国市场调研网
《2013年中日双边贸易调查分析》
2014年1月12日
材料15:据报道,2014年4月24日至26日,东京都知事访华。行前,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政府愿意积极推动地方政府以及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此同时以经济为中心的民间交流,仍然保持着越来越热络的势头。对此,日媒以《中日“试图悄悄改善”双边关系》为题进行了评述。
——据《参考消息》2014年4月17日
(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
师(给出自己的判断,示范分析方法):可以从两方面看这个问题:一是从历史教训出发,如果日本继续给军国主义复活以土壤,那么前景堪忧;二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来说,既存在制约战争的因素,又暗藏导致战争的因素。制约战争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根据前述材料,中日经济相互依赖程度高,可能一损俱损,所以彼此都可能选择克制,避免战争爆发;但根据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留下的历史教训,全球经济的这种密切关系暗藏风险:如果一国经济出问题,势必波及其他国家,而如果这时日本任由军国主义滋长,那么,中日之间战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师:历史是启智之学,注意体会用历史的视角来理解现实,同时学会从现实的蛛丝马迹中发现关键信息。
2.结语:和而不同,天下大同
师: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指出:“反全球化人士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反对全球化,他们是在反对某种同他们本身信念、价值观相背离的全球化,其中有对南北差距拉大、分配不均的忧虑,有对几个大国主宰世界的不平。”
师:阿玛蒂亚的话让我想起了两千多年前孔子说的八个字:和而不同、天下大同。“和而不同”要求我们承认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有各自的利益诉求,不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迷失了自己,全球化不能淹没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追求;“天下大同”则意味着我们应当树立的全球意识,承认不同民族拥有超越国族国家界线的共同利益。
师:如何才能“和而不同”,然后“天下大同”?这是本节课最后,我想和大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共同思考的问题。请在课后就此写出你的观点。可参考:
吴兴南等著《全球化与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世界银行编写组《全球化、增长与贫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设计意图:有人提出,拯救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希望在孔子。“和而不同”是君子处世之道;“天下大同”是世代追求的理想社会。经济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是国家民族间的政治问题、文化问题、价值问题,我们期待今天的学生能有“和而不同”的智慧和“天下大同”的胸怀来看待经济全球化问题,顺应全球化趋势,既尊重国家民族的传统,又坚守本民族的立场。所以,本课结于此。
回顾、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下几个问题需提出讨论:
第一,关于教材的处理问题。“用教材教”已是共识,但鉴于教材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工具,所以,教学设计不能抛开教材“另起炉灶”。然而,本教学设计虽然也能见到教材的影子,但确实对教材进行了大幅度的整合:将第二子目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整合到了有关经济全球化进程及推动因素的内容中,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内容则直接作为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方式之一来探讨。这样设计旨在突出“经济全球化”这一主题,同时理顺三个子目的逻辑结构。可能有老师会认为这样的设计淡化了世贸组织和中国“入世”的相关内容。所以,这样处理内容是否合理,还需讨论。
第二,关于历史的纵深感问题。剪伯赞先生谈到:要获得整体的认识,“必须把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各不相干的而实际上是有内在联系的无数的历史事实糅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中划出一条轮廓分明的线条。”①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历史教学都需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勾勒历史发展的整体轮廓,增强纵深感,避免见木不见林。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将经济全球化视为一个厚重的历史进程,引导学生跳出现实(全球化在今天是一个现实问题)回到历史中去,梳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脉络,进而整体把握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走向。从历史看现实,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历史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之势,也能更敏锐地认识到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应做的智慧选择。
第三,关于知识学习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历史教学在知识维度上的追求是“真”。但本课比较特殊,经济全球化作为人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并不是一个清晰的历史学概念,国内外对它有多种界定;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观察厘清的问题;另外,笔者认为,有关全球化内容的学习,价值判断比事实判断更重要。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并不追求学生寻求基本知识的标准答案。王策三先生提出,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②具体到本课内容,依据“知识打开”的理念,重在借助丰富的材料创设情景,为学生理解本课的核心概念、认识全球化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之策等相关问题,打开一扇扇的门,门内的奥秘则主要由学生自己去探寻。
第四,有关经济全球经化影响的认识,究竟是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立场去认识,也是一个教学设计中让人纠结的问题。一般认为,应该让历史尽量贴近学生经验,以激发兴趣,促进理解。但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个影响深远的全人类共同的课题,学生应当站在人类进步的角度去加以把握。所以,本设计侧重引导学生基于价值信念、公平正义等公理去认识全球化的影响。
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有言:“历史只有从细密的皱纹里摆脱出来,才能回复自己刚健的轮廓。”③本课的教学设计即尝试展示历史刚健的轮廓。
【作者简介】曹华清,女,1968年生,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研究。
冉磊,男,1992年生,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范生。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