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探讨
2014-11-04路静
路静
摘要:就业人口急剧增加的如今,新兴了一个重要的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业。国外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建设以及发展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尤为关注。目前,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系统已基本成熟,人力资源服务不但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寻求与储备,也为就业人员打开了方便快捷的大门。我国正处于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初期,要达到国际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关键词:人力资源服务业 国外发展经验 监管机制
一、前言
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起源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早在19世纪末,就兴起了私营就业服务。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对就业问题的补充和完善,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在第85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通过了《私营就业机构公约》,至此,私营就业服务终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仅有短短三十几年,其中存在不少成长中的问题。因此,从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史中吸取经验,推动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势在必行。
二、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与经验
上个世界90年代,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多样化的经营业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场营业额也日益增加。根据国际私营就业机构联合会(CIETT)的统计,仅2010年,全球就有12.8万个私营就业机构,分支机构17.6万个。亚太地区的机构总数占全球总数的57%,欧洲占26%,北美占12%。2010年全球私营就业服务机构总营业额达到约3150美元。人力资源服务业,以其创造的巨大价值,已经成为国家服务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全球私营就业服务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临时就业和派遣就业领域。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经验:
(一)注重提升企业自身实力
私营就业机构日益争多,使得市场竞争激烈。就我们国家而言,仅是网络就业服务机构就不胜枚举,如我们熟知的人才网、58同城、赶集网、大学生就业网等等。如何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得到服务对象的关注,这需要企业本身具备极其强大的实力。如国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网络就业服务公司凯业必达(Career Builder)。凯业必达网是北美地区最大的在线招聘网站,也是全球流量最大的30个网站之一。凯业必达招聘职位超过160万个,每月访问量超过2300万,数以千台的服务器连接遍布全球23个国家的运营系统,直接覆盖全球82个主要国家或地区,还针对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与需求进行本土化开发与完善。其强大的功能和先进的理念为世界各大企业、政府部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招聘管道。
(二)专业化服务
从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来看,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比起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更能呈现出专业化、全球化、品牌化等发展特点。专业化服务是指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针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需求,提供“专、深、精”的服务,专注于某个行业或者某一类雇员的服务,而不是求大求全,其优势在于目的明确、经验丰富、服务专业。精准、灵活的服务更好的满足企业日益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凸显企业自身特色。
(三)多元化服务满足不同人士需求
随着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业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也逐步增加。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并不局限于传统职业的服务,更多机构在专业化基础上,针对各企业和求职人员的不同需求,为客户提供了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务派遣、猎头、人力资源外包等业务服务。提高人力资源服务的信息量以及技术含量,多种选择性让客户能更好更快速满足自身需求。
(四)加强企业诚信自律建设
国外私营就业服务机构在近百年来不断加强诚信自律建设,终于在国际上取得合法地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际私营就业机构联合会全体成员一致同意并制定了共同行为准则,很多国家也针对私营就业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私营就业和信息机构法》、日本的《就业保险法》、埃塞俄比亚的《私营就业机构条例》等,对私营就业机构进行了监制和约束,提高道德行为规范,防止出现恶性竞争影响人力资源服务业和扰乱市场秩序。不仅是国家,企业自身也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举例来说,全球人力资源跨国公司万宝盛华集团制定的《商业行为和道德准则》、任仕达集团的《商业原则》和德科集团的《行为规范》等,不仅构成为企业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还大力推进了企业知名度、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五)打造企业自身品牌
如何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受到客户的青睐,首先要有自己的品牌。由品牌为企业带来效应,是商业社会中企业价值延续,意味着商品定位、经营模式、消费族群和利润回报。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外私营就业机构也开始注重自身品牌培育与发展,以优质的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实现促进客户价值提升。
三、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一)建立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
国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逐步开放直至合法化并得到政府的支持,这个过程跟全球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国际私营就业机构联合会成立并积极有效的工作推动了这一进程。联合会和各国人力资源机构严格自律,共同抵制和反对不法行为,使得人力资源服务业负面形象逐渐消减,终于在上世纪90年代后获得新生并快速发展。
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由于高级人才不足,导致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中、高端服务和产品开发缺少能力,个性化、综合性服务能力缺失,低端市场杂乱无序,“黑中介”和无照经营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更有不法中介发布虚假信息欺诈劳动者个人财产,导致客户对人力资源服务业产生不信任与怀疑心理,难以得到发展。这一些都跟国家监督不力,无部门监管,无互相约制有关。政府部门应成立相关机构,并出台相关法律,对人力资源服务业进行直接、有效的管制。严厉打击无照经营、“黑中介”和利用虚假信息欺诈求职者的黑商,防止恶性竞争,杜绝扰乱市场秩序的一切不法行为,维护劳务派遣工的合法利益,让求职者对人力资源服务业恢复信心。
企业自身也应当重视行业自律方面的工作,建立共同协会,制定行业内部的行约行规,自觉遵守,互相监督,诚信待人,才能在社会中生存下去。
(二)发展多元化服务 提升企业自身能力
在法律行规约束的前提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还需多发展各种多元化的服务,不要拘泥以传统的求职服务。新的服务内容和手段、信息系统强大的服务能力以及为客户带来的巨大价值是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劳动者或企业对岗位和人才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何快速、精准的向企业输送人才,为劳动者安排好岗位,这需要大量的资金耗费在产品开发和信息系统维护上。但是有付出才有回报,没有强大的信息系统和多样化的服务,也就没有几个客户想要去关注,因此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得不到发展,甚至会因为没有客户而面临破产、倒闭。
(三)品牌的打造
我国虽然人力资源服务业机构众多,但是真正知名的品牌没有几个,更不要说拥有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在提升和完善企业自身的能力之后,应当重视打造企业品牌。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优质的企业水平,都能为企业宣传做出很大的贡献。有了自身良好的企业品牌,企业也会被人们所熟知,口碑相传。人们都知道口碑相传在市场中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好的品质会产生满意客户,满意客户会自发进行口碑宣传,免费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户。
总而言之,规范和约束人力资源服务业机构之间的行为道德,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是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种类和优质的服务质量,良好的品牌树立,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市场生存下去必须具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秦浩,郭薇.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商业时代.2013,9(03):5-6
[2]陈玉萍.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J].理论月刊.2014,5(04):33-34
[3]陈玉萍.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J].理论月刊.2013,3(10):6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