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胞社团论坛:“深耕”两岸务实交流

2014-11-04张洪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服贸台胞服务业

张洪

以“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和平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台胞社团论坛,于2014年9月13日在北京圆满落幕。来自全球127个台胞社团的领袖经过两天的热烈互动,取得圆满成果。

两岸经贸关系最大机遇

台湾社区大学教授林孝信满头银发,站在台上,笑言自己需要1个小时,10分钟的演讲不能尽兴??在第三届台胞社团论坛上,两岸对话的热度随处可见。

作为《南风窗》、《凤凰周刊》等媒体的台湾问题撰稿人,谭世坪来自台湾,在清华大学读完博士后,他以目前自己的三个身份开始了3分钟演讲。

“过去我们谈的是招商引资,现在大陆内地崛起,各式各样的高新科技园林立,产业对接替代了招商引资。”也因此,谭世坪的名片上有了新的头衔——“产业对接人”。

谭世坪称,他既是台湾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兼北京代表,又是鄂尔多斯、武汉和徐州等地的产业对接人,同时,还从事健康产业推广。

谈及产业对接人和招商引资的不同,他表示,如今的大陆不仅提供土地、政策,还提供资金,并协助开拓市场。

三重不同的身份使得谭世坪在大陆的事业有了拓展空间。而“提供服务的机会”是他和所有立足大陆台胞的共同心愿。

“两岸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谈起这个话题,中华三祖两岸民族促进会会长李福笙一脸郑重。

20年前,李福笙初来大陆,感觉两岸落差很大,“那时,店员会甩东西,可是,开了一次妇联大会,80%都改好了;老大爷光着肩膀满街逛,一个奥运,也全都不见了。”

他告诉本刊记者,国家政策所产生的力量非常之大,只要方向对头,老百姓跟进,国家发展的速度就会很快,“稳住阵脚往前走,最后一定能赢得台湾民心。”

在谈及两岸关系发展机遇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彭莉表示,大陆正在致力于推进全方位的依法治国方略,这是今后两岸经贸关系的最大机遇。她建议,要在制度上给予台商特别的优惠待遇。

相比前两届台胞社团论坛,本届论坛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加强机制化建设,着重研讨交流中遇到的新问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建言。论坛签署了14项交流合作伙伴协议,旨在落实交流合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全国台联党组书记梁国扬表示,本届论坛为全球台胞社团敦睦亲情乡谊、加强沟通交流、开展务实合作注入了新动力。

落实交流合作制度化、规范化

虽然去过20次台湾,多次参加各类两岸交流论坛,“每次听得都非常解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还是感慨,这次论坛是他印象最深的一次。

在赴台交流中,每每看到两岸好友,三杯过后,彼此吐露真言,范周都会感慨,“水深火热”的两岸人终于“血浓于水”地在一起面对面交流了!

他说,“台湾虽然人口不多,面积不大,但是在文创上,比大陆走得早,成果多,有很多先进经验,两岸在这个领域的合作有广阔的前景。”正因为如此,范周多次赴台交流时都会说,“你们的优势和我们的优势加在一起,一定是世界文创最大的优势。”

近日履新的北京台资企业协会会长章启正在北京生活了11年,他深感“接地气”的重要性。如今大陆服务业发展的机遇,以及建构两岸服务业合作大市场使他有了动力。

“我从事的是百货品零售业,一开始我们做百货商场只需要两三万平方米,现在国企开起来都是十几万、二十多万平方米,时间、机遇都在改变,我们不但要接地气,自己也要有本事。”

谈及常驻北京的感想,章启正说,“13亿人是你的目标,这是一个机遇。最起码语言通,大家有同样的中国情。”

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表示,到目前为止,大陆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加上港澳地区占台湾出口40%左右。同时,大陆是台湾第一大投资对象,吸收了台湾对外投资的60%,有百万台商台干在大陆投资兴业。

他指出,两岸产业合作的关键,在于把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列为重中之重,共同探索,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市场瓶颈和融资瓶颈,加强两岸金融、物流等方面的服务业合作,把两岸农业作为经贸合作的基础。目前两岸在LED屏、中药材、电动汽车、面板很多项目上都开展了合作的试点。

台北市企业家菁英会会长吴木川感慨,展望2014年,台湾无法忽视大陆潜在的内需市场,值此大陆进行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之机,台湾应掌握并运用大陆近年来积极推动经济改革与转型之方案,推动两岸持续深化经济合作,为台湾产业升级转型与发展营造更有利的局面。

“台湾应掌握大陆城镇化发展趋势,加强两岸之间在节能、环保、净水、干净能源乃至于建筑建材、交通产业等的合作,为两岸企业开辟更宽广的合作发展空间。”吴木川说。

未来5年是移动互联网在教育领域重要提升和发展的时代,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威盛电子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徐涛认为,在这一领域“两岸紧密合作非常重要,也有巨大的机会。”

谈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表示,“经济的交流是手拉手,文化的交流是心连心,只有我们这5000多年中华文化才能够真正给大家带来两岸同是一家人的感受。”

他认为,深化两岸文化交流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两岸文化交流的合作机制,形成一个长效机制,才能够使两岸文化流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长期化,使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他表示,两岸文化交流可以先行先试,在福建平潭综合试验区不妨设一个两岸文化交流中心,汇集各方力量,形成一个大平台,作为一个文化的综合试验区。

“服贸协议”引发热议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彭莉认为,台湾的律师进不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服贸协议”被卡住,她强调,“服务贸易协议的通过真的非常重要。”

谈起台湾服务业,台湾中华侨联总会理事长简汉生表示,“服贸协议”是台湾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机会。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最近拟出的未来几年发展方向,服务业均占了很大的比重。他认为,服务业要做成功,一定要顾及到人的因素。服务业占GDP比重,台湾现在是75%,大陆不到50%,双方合作的机会非常大。

为什么有的台湾中小企业到了大陆会“水土不服”?台湾中华文教经济合作促进会会长曹长龄的解读是:金脉、人脉、团队、策略伙伴、获利营销模式都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你的创新产品”。

当今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许多国家和地区争相与之签订服务贸易协定。世界台湾商会联合总会第三届总会长郑东平指出,台湾和韩国的很多产品有重叠性,一旦韩国与大陆签订相关协定,台湾将会失去其竞争力,继而被边缘化。

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财务长黄振益提议,站在服务台商的角度,全国台联可作为发起人,结合两岸三地资金,建立两岸中小企业基金合作模式,成立咨询或审理委员会,对两岸的中小企业做适度融资。这样,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会起到长足、巨大的帮助。

美国华人妇女联谊会会长黄惠珍指出,随着两岸服务业合作进一步推进,大陆有望成为台湾物流、金融服务、商业服务、高端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市场。

台湾劳动人权协会总干事王武朗认为,“服贸协议”的通过有助于岛内劳工。希望两岸经济交流的过程中,重视劳动者的权益。

他表示,陆资来台有特别历史性的意义,“岛内劳工认为,如果有陆资到岛内参与社会企业方面的经营,就社区公益服务或者弱势群体投入来说,对岛内广大民众会有帮助。”

台湾青年创业协会总会大陆事务委员会副主委王钟贤对此深表赞同,他认为,“服贸协议”若能通过,陆资来台设立公司,可以提高台北的就业机会。

“‘服贸协议是我们小企业的发展机会,借助台湾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来发展大陆的庞大市场,也是我们未来的机会。”

猜你喜欢

服贸台胞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台胞宋志平的“田园梦”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服贸项下外汇业务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携手打造女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数据库关联匹配法在服贸海运费核查中的应用
“服贸懒人包”激化学运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