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搭了谁的“便车”
2014-11-04朱锋
朱锋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8月初在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时提出,中国搭了美国30年的“便车”,美国不指望中国能够对伊拉克局势“实质性地做些什么”。
指责中国在国际社会“搭便车”不是现在就有。从2005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佐利克提出中国应该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responsible stakeholder),其含义就是要求中国能够更多地承担“国际责任”,帮助美国和西方国家维护国际秩序。但从美国总统的嘴中说出来,变成代表美国政府公开的“中国抱怨”,这却是第一次。
“搭便车”扭曲中国对世界政治与经济的重大贡献
“搭便车”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将一个国家视为在国际事务中“搭便车”,就是指这个国家面对国际关系的问题、危机和冲突,不愿意采取果断行动和付出相关代价,躲避承担必要的责任。因此,“搭便车”也常常是对国际关系中国家行为的一种“分类”。从2005年以来,美国学术界和政策界对指责中国“搭便车”的声音不绝于耳,在相当程度上也已成为美国判断和定义中国外交的一种方式。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政策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前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帮办柯庆生(Tom Christensen)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中国虽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实力不断上升,但中国并不愿意帮助美国和西方国家有效地管理国际和区域事务,不愿意更多地承担代价、履行与中国的实力地位相配的国际责任,中国总是过多地注重于“自己的利益”。为此,他提出这样的中国外交是一种让人“伤感情的外交”(abrasive diplomacy)。对中国外交的这种评论,其实有失公允。
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事实上已经成为世界繁荣、稳定与合作的中坚力量。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市场和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经济的活力和表现,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发表的报告坦陈,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对于世界经济的前景至关重要。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加入WTO、中国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化进程、中国推动的金砖国家间的经济和金融合作,也在不断地为世界经济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自由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全球化最重要的“旗手”。中国和非洲、拉美、南亚、东南亚以及中东地区的能源、矿产和经济合作,正在改变这些地区传统的地缘经济版图。2013年,中国和非洲超过2000亿、和东南亚国家超过4000亿、和拉美地区超过2800亿美元的贸易数额,已经将中国成为全球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最显著的动力。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对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援助超过了2800亿美元,中国给经济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带来了过去20年远远超过西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力。
随着中国崛起,东亚与欧洲、北美形成了世界经济中鼎足而立的“三强”局面,亚太地区成为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全球财富正在出现新的历史性“再分配”。东、西方之间有望从过去200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势均力敌的局势。美国将中国称之为“搭便车”,人为地扭曲了过去20年中国对世界政治与经济的重大贡献。
奥巴马将中国称之为“搭便车”,其实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不愿意跟随美国、用美国的方式、强制性地干预世界事务的沮丧。2001年“9 11事件”之后,中国支持美国和国际社会大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但对于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中国和国际社会多数成员都反对美国的这种绕开联合国授权、单边主义的军事干涉行动。目前伊拉克的乱局,包括ISIS国际新恐怖主义势力的猖獗,证明了中国等多数国家当时的远见。美国用战争推翻了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以伊拉克人民“解放者”自居,要推行大中东民主改革计划。但今天中东地区连绵不断的国内失序和动荡,充分证明了美国这种自以为是、强制输出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的做法已经彻底破产。今天的阿富汗局势同样如此。
如果中国不赞同美国的世界观和干涉性的国际主义,就给中国扣上“搭便车”的帽子,指责中国不负责任,这样的心态不仅过于“美国化”,也忽视一个崛起的中国正在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变化。
“和而不同”是中国对世界发展所承担的最大责任
国际事务中总是存在着难以避免的争议和利益的不同考虑,当世界出现严峻问题、危机和冲突时,国家是否“有所作为”往往并不取决于单方面行动和代价的判断和估计,而更多地取决于国家是否能取得一致、或者能够根据联合国宪章及其宗旨来采取行动。在美国的外交词汇中,“搭便车”更多的不是指国家如何依据联合国宪章、或者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来采取行动,而更多的是指美国心目中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和价值观,美国如果一味坚持美国的立场,只会继续罔顾世界文明多样化、全球各国发展内在道路选择多元化和各国人民意志的主导性力量,这恰恰并非是一种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行动。
中国外交总是按照对世界多样化的内在价值和中国自身的发展逻辑只能更多地适应中国的谦和,来审视和要求中国的国际作为。这一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基本选择,不仅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成长中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成熟认知,更是体现了中国崛起对一个全球力量结构多极、世界文明多元、国际社会价值多样和各国人民发展道路多异的这一世界的历史性事实的理解、尊重和拥戴。中国所承担的国际责任,既需要和中国的国力相符,更需要表达中国对世界事务的基本判断。
因此,中国并不追随西方式的军事干涉,继续坚持在联合国授权下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有限干预,强调国际社会的发展应该“和而不同”。这种在国际事务中从不掩饰自己的立场和看法的行动,恰恰是中国对世界发展所承担的最大责任。
美国只是一味地根据自己的标准和利益来要求中国的国际行为,这不仅做不到,事实上也人为地矮化了中国本来应该具有的对世界发展进程的突出贡献。在许多地区问题上,中国选择遵从国际准则,而不是选择和美国“拉帮结伙”。这样的中国,同样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更加愿意看到的中国。
让世界搭上中国的“顺风车”
对中国来说,战略上“搭便车”同样不失为一种合理与明智的选择。中国正处于国内政治和经济结构的深刻而又剧烈的转型过程中。中国发展今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主要来自于国内,而不是国外。只要中国保持团结、统一和强大,没有一种国际势力可以轻易颠覆中国的历史性崛起进程。在战略上“搭便车”,事实上也是中国减少外交政策战略风险、保持低成本对外关系运营和坚持中国国内发展优先战略的现实需要。从这个意义上,中国外交能“搭便车”,为什么不搭?
中国最大的国际责任,同样也是让中国的邻国和世界搭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顺风车”,让一个崛起的中国与世界的繁荣与稳定同步。这同样是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基础性力量,是中国不断能够撬动世界的杠杆。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8月21-22日访问了蒙古。中国和蒙古国政府不仅签署了包括中蒙铁路在内的26个重要文件,还发表了《中蒙关于建立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2014年8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发表题为《守望互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的重要演讲。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愿意为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
未来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我衷心地希望中美两国能够互相“搭便车”。如此,中美关系和世界局势将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