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语文备考复习不可忽视阅读教学

2014-11-04王慧军

新课程·上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复习阅读教学

摘 要:高三复习备考中阅读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阅读在高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阅读要讲究方法,不可急功近利,要注重创造阅读环境并加以及时引导,提高阅读效率。

关键词:语文备考;复习;阅读教学

进入高三语文备考复习阶段,我们复习的原则是:紧扣考点,突出重点;针对疑难,突破难点;强化训练,形成能力;寻找短板,查漏补缺。我们知道,这一阶段,正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提升解题能力、内化应试技巧的关键时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然而,到了高考近期,老师学生都有了一种疲倦感,成绩不怎么理想。究其原因,与检测频繁、复习方法单一有很重要的关系,字、词、句、篇、章,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应有的兴趣。两年来我的一些备考复习策略,具体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可急功近利,坚持晨读

目前,我们的语文学习有点急功近利,这不单是高三学生的状态,高一高二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问题。巡查早读,会发现课文中有要求背诵的内容,早读气氛非常好,大部分学生在朗读课文;课文中的内容不要求背诵,这篇课文主动读的人很少,除非老师盯着。要求背诵的内容,高考考默写,那我就读,不考的,我不读,浪费时间。学生心思浮躁,急功近利。他们不明白读所起的作用。读课文,不是为了简单地记忆,而是为了培养语感。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多时候不是靠语言规则而是靠语感。朗读,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一个每天坚持朗读的学生,他的语文水平不会太低。因此,即使是高三备考复习,仍需要求学生坚持朗读。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创造阅读环境,增加阅读课

高三的学生长时间地在“题海”中遨游,难免厌倦,失去对语文本来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抛开试题,增加阅读课,就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文本读,没有任何阅读任务,让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随心所欲地读。

三、引导关注时事动态,阅读“时评”

作文,是高考的重头戏。我们知道高考作文的批阅速度特别快,据说30秒一篇,能让老师在很短时间发现亮点的文体,莫过于议论文。学生写议论文,最突出的问题:思想不深刻,套用古代名人的材料,罗列现象,缺少自己的见解主张,内容肤浅。每年我们会给学生印发许多作文素材,简单地给学生作文素材,事实上不如给学生“观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动态,平时多给学生印发一些报纸上的“社论”,网上一些热点问题的评论,诸如,《共圆中国梦,同写新篇章》《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制度保证》等人民日报社论;《以网络文明呵护公民成长》《是什么催生人性之恶》《补上人文这一课》《呼唤成长公平》《解放梦想》《尚德警钟为谁敲响》《治理污染绝不能手软》等《半月谈》评论。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是一门厚积薄发的学科,语文学习讲究“功到自然成”。然而近在咫尺的高考,又要求我们必须急功近利。有人说语文学习有两条路:一是题海战术的“魔鬼之路”,二是阅读的“天使之路”。我认为将两条路有效结合是提高备考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魏微.新课标指导下的几种阅读教学策略.天津教育,2006(07).

作者简介:王慧军,男,本科,就职学校:陕西省榆林市府谷中学,研究方向:高三语文阅读教学。

猜你喜欢

复习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