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2014-11-04齐辉

新课程·上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朗读途径小学生

摘 要:面对新一代生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教师可以从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读悟结合、练评结合这几种途径来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小学生;途径

朗读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朗读加强指导,使学生能有滋味地读、恰如其分地读,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实效性。

一、创设情境,调动兴趣

在朗读课文时,老师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情境。如,教学《精彩的马戏》一课时,先根据课文内容逐一展示几幅连环画,让文章的内容在画面中呈现,让学生进入画面的情境中去,同时让学生朗读相应的段落。然后提出:“我们把这几幅连环画看作是一部动画片,谁愿意给这部动画片配音?”这么一来,学生读的劲头马上就来了。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的秀丽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学生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以及浓厚的兴趣展开朗读,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

二、明确目标,读有实效

课堂上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后,更要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为了避免学生泛读、走过场,要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提高朗读能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提出“读”的具体目标:

1.初读课文。这一层次要求学生正确地读,正音正字,理解字词,感知整体。

2.细读课文。这一层次要求学生进行明义性的朗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3.精读课文。这一层次侧重表情朗读,从研究文章的精华之处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逐步进入情境,介入角色,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以《林海》为例,可以提出这样的朗读要求:(1)细声轻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查字典找出正确读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正确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朗声通读全文,读懂词、句、段,看作者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怎样描述它的岭、林、花的特点,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3)有感情地精读课文,摘录文质兼美的文段反复读,看作者如何展开丰富的联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练评结合,促进发展

朗读技巧的自觉掌握和运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为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设计朗读的形式也要为全体学生服务。可采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个人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四人小组评议读、开火车轮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同时,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如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选择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或诗歌进行配乐朗诵表演,当场评分、奖励等。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课堂中,教师常用“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如小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赛,就有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主体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体地位之后才渐渐形成的,有了主体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发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师不要只是强调某个字词该读大声或是读小声,以免造成形式化、表面化的指导。

总之,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只有让学生掌握合理的朗读方法,创设丰满、生动的情境,明确目标、读悟结合、练评结合地开展朗读,才能紧紧扣住情感变化的主线,感情朗读才会变得既富有感情,又有灵气和创新性。我们才能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读书境界:“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

作者简介:齐辉,男,1971年6月出生,本科,就职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陈坪中心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途径小学生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