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14-11-04刘爱萍

新课程·上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提 要:无论是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还是讨论交流,当研究的课题被确定下来之后,学生会有意识地进行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农村的孩子始终是大家公认的“最听话”“最懂事”的孩子,孩子们从小就“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在长期熏陶下,孩子们逐渐失去了自我,尤其是当自己的认识与老师和家长的意愿相违背时,孩子们便主动放弃了自我,屈从于他人,变得越来越不相信自己。刚刚踏入数学课堂的小学生,每个孩子都充满着学习的热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经常会碰到有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动脑,稍微碰到一点点困难就束手无策。

面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我注意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研究能力,教会学生研究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可以保护和鼓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利用课外活动开阔学习的视野,可以使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二者互为依托、互相促进。

学生无论是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还是讨论交流,当研究的课题被确定下来之后,学生重要的变化就是:要自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学习。由于研究的课题、实施的方法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并提出的,也是基于他们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产生的,因此,学生有了比较强烈探究的愿望,也就会更主动地参与其中,获取知识和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这一点不同于以往课堂中学习的过程。

由于我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在指导实施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学生学习与研究的能力却是非常广阔的,因此需要我们善于挖掘学生的这种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研究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就其实质来讲更主要的是一种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中,老师要教会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的思维方法以及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去实现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灵活性和合理性时,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律灵活进行计算,使计算简便、快捷。如25乘以1.6=?可以变形为25乘以4乘以0.4=100乘以0.4=40。当然,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发现并研究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教师沉下心来了解学生,善于观察学生的问题,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并对学生的思考给予充分的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步养成善于思考、刻苦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钱守旺.教好小学数学并不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

作者简介:刘爱萍,女,就职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阿荣旗音河中心校,研究方向:数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论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谈独立思考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