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实践研究
2014-11-04费勤芬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家园共育是一种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的教育模式,对于促进儿童健康全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幼儿园与家庭构建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模式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家园共育;建设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人们对于幼儿园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幼儿园和家庭是儿童童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与幼儿园相互合作的学前教育模式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在家园共育建设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强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家园共育的效果,实现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家园共育概述
家园共育就是指家庭与幼儿园、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起对儿童的教育责任,实现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学前教育模式。这种学前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儿童素质的教育模式,同时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众所周知,家庭与幼儿园是儿童童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只有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高儿童的学前教育效果,实现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的实践
各种信息技术的出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在家园共育建设中应该加强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前教育效果。
1.构建班级QQ群
QQ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交流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QQ具有同步性与异步性的特点,为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幼儿园每个班级应该建立独立的QQ群。首先,幼儿园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儿童入园时应该采集儿童家长的QQ号,然后组建一个班级QQ群,并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QQ群建立以后,幼儿园教师应加强与家长们的沟通,这样不仅能够使家长时刻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同时还能够使幼儿园教师时时掌握儿童在家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2.构建家园博客圈
家园共育博客圈不同于一般的博客,它承担着家庭与幼儿园信息沟通的使命,因此博客式家园共育应该具有展示、互动以及学习三个功能模块。在展示区,幼儿园教师可以在博客圈展示学生在幼儿园的生活视频,这样能够使家长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实际生活状况。互动区是家园共育博客圈的重要板块,在这个区域可以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此外,学习模块也是家园共育博客圈的重要板块,幼儿园教师可以在这个板块发布一些教学资源信息,这样能够使家长利用这些教学信息对儿童进行在家指导教育,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学前教育效果。
3.开通校园短信平台
QQ群与博客圈受网络限制比较大,如果没有网络就无法进行沟通,而校园短信平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幼儿园在开通校园短信平台以后,可以通过校园短信平台将学生动态以及幼儿园的临时通知及时传递给家长,使家长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够掌握幼儿园动态。同时,家长还可以利用校园短信平台将自己的建议传递给幼儿园,进行家园互动,实现儿童健康全面的发展。
总之,家园共育是一种新型的学前教育模式,通过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合作实现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在家园共育建设中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文兰.运用网络平台 促进家园沟通[J].中国电化教育,2011(7).
[2]何磊,骆丹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以义乌市宾王幼儿园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3(2).
作者简介:费勤芬,女,1970年8月17日出生于江苏苏州,大专,在望亭中心幼儿园任教,从事幼儿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