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改进

2014-11-03李国瑞

新课程·中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环保改进实验

摘 要:实际教学中对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改进,使其更加方便、环保,现象明显,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铜与浓硝酸;实验;改进;环保

铜与浓硝酸反应是中学化学实验在一个重要的性质实验,也是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之一。现行山东科技版化学教材必修Ⅰ,对此试验如图所示。该实验设计在实际操作中,仍会有大量的NO2气体逸出,污染环境,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便于学生进行探究。就此实验,针对我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提出以下几个方案以供大家商讨。

方案一:

装置:实验装置:

操作:在A试管中盛浓硝酸,双孔塞,一玻璃管外端接有乳胶管,管内插有根铜丝,铜丝微断扭成螺旋状,乳胶管及铜丝用止水夹夹住。需要反应时,打开止水夹,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关闭止水夹。待反应完成时,再打开止水夹,将铜丝提起与浓硝酸脱离,关闭止水夹。

现象:A试管内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颜色由浅到深,溶液变成蓝色。

尾气处理:B试管中盛有稀NaOH溶液,可以吸收从A试管再逸出的NO2气体。

此实验便于控制反应的进行,现象明显,操作方便,气体外漏少,便于学生探究。

方案二:

装置:培养皿两个(一大、一小)。

操作:将蘸有少量NaOH溶液的棉花绕放在小培养皿的周围,在小培育皿中放入几片铜片,在铜片上滴上几滴浓硝酸,迅速盖上大的培养皿。

现象:小培养皿上方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颜色由浅到深;铜片周围的溶液变成蓝色。

尾气处理:将大培养皿稍微向上提升,使NO2气体被棉花团上蘸的NaOH溶液吸收。

此方案现象明显,操作方便,药品用量少,也可以在视频展示台中将实验放大,便于在课堂上演示。

方案三:

装置:

操作:把铜片放在注射器内,把活塞推到底部,然后吸取少量的浓硝酸,吸完后把吸口封住,观察反应的现象。

实验现象: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注射器活塞外移;溶液变成蓝色。

尾气的处理:做完实验后,吸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处理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说明:此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也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探究NO2与水反应的实验,记下注射器中生成的NO2气体所占的体积,即活塞所处的刻度,然后吸取一定量的水,封闭吸口,震荡后观察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变化情况,分析NO2与水反应的情况。

此装置还可以做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的实验,具体操作于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相同,只是在生成NO气体后,将封口打开,向外拉活塞,吸入一些空气后,继续把吸口封住,观察NO和NO2的转化。

方案四:

利用输液袋来改装做次实验。

材料:输液袋一套、注射器1个、止水夹3个。

装置:将输液袋改装成如图所示。

步骤:(1)关闭K2,打开K3,排净B袋中的空气,关闭K3。

(2)将铜丝或铜片挤进A管中。

(3)用注射器吸取少量浓硝酸,注入A管中,关闭K1,打开K2。

(4)待反应结束后,打开K3,用注射器将NaOH溶液注入B

袋中。

说明:此实验方案能够很明显地观察到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现象。红棕色气体在B袋中收集起来,便于观察也利于吸收和处理。效果明显,材料来源方便易得。

此方案也可以用来做铜与稀硝酸1的反应装置。只在上述的(3)(4)之间再加一步,用注射器将空气注入B袋中,观察NO与O2的反应。

参考文献:

[1]王志琪,李希显.中学化学教学实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夏正盛.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李国瑞,男,本科,就职于宁夏石嘴山市光明中学,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育。endprint

摘 要:实际教学中对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改进,使其更加方便、环保,现象明显,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铜与浓硝酸;实验;改进;环保

铜与浓硝酸反应是中学化学实验在一个重要的性质实验,也是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之一。现行山东科技版化学教材必修Ⅰ,对此试验如图所示。该实验设计在实际操作中,仍会有大量的NO2气体逸出,污染环境,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便于学生进行探究。就此实验,针对我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提出以下几个方案以供大家商讨。

方案一:

装置:实验装置:

操作:在A试管中盛浓硝酸,双孔塞,一玻璃管外端接有乳胶管,管内插有根铜丝,铜丝微断扭成螺旋状,乳胶管及铜丝用止水夹夹住。需要反应时,打开止水夹,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关闭止水夹。待反应完成时,再打开止水夹,将铜丝提起与浓硝酸脱离,关闭止水夹。

现象:A试管内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颜色由浅到深,溶液变成蓝色。

尾气处理:B试管中盛有稀NaOH溶液,可以吸收从A试管再逸出的NO2气体。

此实验便于控制反应的进行,现象明显,操作方便,气体外漏少,便于学生探究。

方案二:

装置:培养皿两个(一大、一小)。

操作:将蘸有少量NaOH溶液的棉花绕放在小培养皿的周围,在小培育皿中放入几片铜片,在铜片上滴上几滴浓硝酸,迅速盖上大的培养皿。

现象:小培养皿上方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颜色由浅到深;铜片周围的溶液变成蓝色。

尾气处理:将大培养皿稍微向上提升,使NO2气体被棉花团上蘸的NaOH溶液吸收。

此方案现象明显,操作方便,药品用量少,也可以在视频展示台中将实验放大,便于在课堂上演示。

方案三:

装置:

操作:把铜片放在注射器内,把活塞推到底部,然后吸取少量的浓硝酸,吸完后把吸口封住,观察反应的现象。

实验现象: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注射器活塞外移;溶液变成蓝色。

尾气的处理:做完实验后,吸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处理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说明:此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也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探究NO2与水反应的实验,记下注射器中生成的NO2气体所占的体积,即活塞所处的刻度,然后吸取一定量的水,封闭吸口,震荡后观察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变化情况,分析NO2与水反应的情况。

此装置还可以做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的实验,具体操作于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相同,只是在生成NO气体后,将封口打开,向外拉活塞,吸入一些空气后,继续把吸口封住,观察NO和NO2的转化。

方案四:

利用输液袋来改装做次实验。

材料:输液袋一套、注射器1个、止水夹3个。

装置:将输液袋改装成如图所示。

步骤:(1)关闭K2,打开K3,排净B袋中的空气,关闭K3。

(2)将铜丝或铜片挤进A管中。

(3)用注射器吸取少量浓硝酸,注入A管中,关闭K1,打开K2。

(4)待反应结束后,打开K3,用注射器将NaOH溶液注入B

袋中。

说明:此实验方案能够很明显地观察到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现象。红棕色气体在B袋中收集起来,便于观察也利于吸收和处理。效果明显,材料来源方便易得。

此方案也可以用来做铜与稀硝酸1的反应装置。只在上述的(3)(4)之间再加一步,用注射器将空气注入B袋中,观察NO与O2的反应。

参考文献:

[1]王志琪,李希显.中学化学教学实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夏正盛.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李国瑞,男,本科,就职于宁夏石嘴山市光明中学,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育。endprint

摘 要:实际教学中对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改进,使其更加方便、环保,现象明显,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铜与浓硝酸;实验;改进;环保

铜与浓硝酸反应是中学化学实验在一个重要的性质实验,也是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之一。现行山东科技版化学教材必修Ⅰ,对此试验如图所示。该实验设计在实际操作中,仍会有大量的NO2气体逸出,污染环境,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便于学生进行探究。就此实验,针对我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提出以下几个方案以供大家商讨。

方案一:

装置:实验装置:

操作:在A试管中盛浓硝酸,双孔塞,一玻璃管外端接有乳胶管,管内插有根铜丝,铜丝微断扭成螺旋状,乳胶管及铜丝用止水夹夹住。需要反应时,打开止水夹,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关闭止水夹。待反应完成时,再打开止水夹,将铜丝提起与浓硝酸脱离,关闭止水夹。

现象:A试管内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颜色由浅到深,溶液变成蓝色。

尾气处理:B试管中盛有稀NaOH溶液,可以吸收从A试管再逸出的NO2气体。

此实验便于控制反应的进行,现象明显,操作方便,气体外漏少,便于学生探究。

方案二:

装置:培养皿两个(一大、一小)。

操作:将蘸有少量NaOH溶液的棉花绕放在小培养皿的周围,在小培育皿中放入几片铜片,在铜片上滴上几滴浓硝酸,迅速盖上大的培养皿。

现象:小培养皿上方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颜色由浅到深;铜片周围的溶液变成蓝色。

尾气处理:将大培养皿稍微向上提升,使NO2气体被棉花团上蘸的NaOH溶液吸收。

此方案现象明显,操作方便,药品用量少,也可以在视频展示台中将实验放大,便于在课堂上演示。

方案三:

装置:

操作:把铜片放在注射器内,把活塞推到底部,然后吸取少量的浓硝酸,吸完后把吸口封住,观察反应的现象。

实验现象: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注射器活塞外移;溶液变成蓝色。

尾气的处理:做完实验后,吸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处理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说明:此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也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探究NO2与水反应的实验,记下注射器中生成的NO2气体所占的体积,即活塞所处的刻度,然后吸取一定量的水,封闭吸口,震荡后观察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变化情况,分析NO2与水反应的情况。

此装置还可以做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的实验,具体操作于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相同,只是在生成NO气体后,将封口打开,向外拉活塞,吸入一些空气后,继续把吸口封住,观察NO和NO2的转化。

方案四:

利用输液袋来改装做次实验。

材料:输液袋一套、注射器1个、止水夹3个。

装置:将输液袋改装成如图所示。

步骤:(1)关闭K2,打开K3,排净B袋中的空气,关闭K3。

(2)将铜丝或铜片挤进A管中。

(3)用注射器吸取少量浓硝酸,注入A管中,关闭K1,打开K2。

(4)待反应结束后,打开K3,用注射器将NaOH溶液注入B

袋中。

说明:此实验方案能够很明显地观察到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现象。红棕色气体在B袋中收集起来,便于观察也利于吸收和处理。效果明显,材料来源方便易得。

此方案也可以用来做铜与稀硝酸1的反应装置。只在上述的(3)(4)之间再加一步,用注射器将空气注入B袋中,观察NO与O2的反应。

参考文献:

[1]王志琪,李希显.中学化学教学实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夏正盛.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李国瑞,男,本科,就职于宁夏石嘴山市光明中学,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保改进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