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良好情感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2014-11-03夏斌
摘 要:阅读教学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良好情感,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情感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应加以重视。
关键词:课堂策略;断想;课堂教学
《散步》是苏教版八(下)第五单元“人生体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文字浅显、内容并不庞杂的文章,但是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课前准备时我充分考虑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对老师的提问、布置的学习任务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如何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新课程也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任务,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主要特征。从这两点出发,阅读教学只有致力于激发学生的良好情感,才能促进学生、文本和作者的对话,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堂策略:
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朗读,整体感知——再读文本,走近人物——精读文本,美点追踪——拓展延伸。
1.把朗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即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自己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参与者,这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我又担心学生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对文章情感没有把握好,朗读效果不好;如果自己示范朗读,对作品的情感及朗读的重音、语速、节奏乃至文章的波澜把握肯定没有问题,可是自己的普通话却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思忖再三,我决定临机应变。课堂上我做两手准备,先和学生商量,是他们推荐班里的朗读高手还是老师朗读,由学生决定。最后学生推荐了一名男生。这位同学读得很认真,口齿清晰,清新自然流畅,全文只有少数几处误读或停顿处理不当,其他地方都令人满意。第一遍朗读能基本达到准确流利,我对他的朗读天赋大加褒扬。
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如沐春风,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在课堂上创造了一种振奋精神、生气勃勃的“情调”。
2.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采取合作式学习方式,巧设两次合作学习策略。全堂课的环节我主要有三个,前面两个只是铺垫,难度看似不大。但是在第二个环节,通过把握文章四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老母亲的慈祥,我的孝顺,妻子的贤惠,儿子的可爱、机灵懂事。学生自主学习后,我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有的学生能基于对全文的整体把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准确的思考,筛选信息,分析综合能力较高,而有的同学学习的效益却不高。可见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高低有较大的悬殊。有的同学看到的是任务的表象,有的看到的是任务个性的实质。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可塑造的人、而不是一个储物的容器,即使在课堂上浪费时间,也要舍得花时间。因为教育贵在唤醒,特别要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这是教师的职责。
第二次合作学习是“精读文本”美点追踪的环节。对文中优美、质朴,富含哲理的段落、语句进行品味,采用圈点的方式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出来,可动笔写写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我在巡视指导中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中,的思维层次明显存在较大的差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10分钟内能对全文做很好地解读,但学习热情低一些的同学只对文中的写景片段作圈点批注。我一方面做指导,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聚焦“难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人为地‘减轻学生掌握教材的难度,这就代替了教给学生去克服困难这也会使学生热情减退。”因此设计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热情。
通过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哲理性语句,将《散步》中蕴涵的爱、责任感和对家庭对社会的使命感真正吸纳进自己的灵魂深处,并在以后的岁月里,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个性气质,这便成了有挑战性的问题。在课堂积极营造的研读氛围中,让问题成为吸引学生进行整体感悟、探究的牵引力,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促进学生共同参与和广泛交流。
在朗读品味课文画龙点睛的句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对于朗读重音的把握,一个学生认为加点的几个副词不需要全部重读,于是增加了朗读、品读的环节,“慢慢地”“稳稳地”“很仔细”体现了中年人的沉稳、责任感强,思辨之后,学生理解这几个词应该舒缓有力。
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心灵相通,是超越语言的。同样,教育对心灵的滋养,也是超越技巧的。直接地带领学生去读优秀的作品,让他们自己去经历最美好的事物,这是教育所能给予学生的一种最美妙的“高峰体验”。
参考文献:
周春波.谈语文课程的体验学习[J].中学语文教学,2003(21).
作者简介:夏斌,男,1979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江苏省金坛市白塔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