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得梅香扑满堂
2014-11-03秦微芳
摘 要:新课改如何落实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这值得深思。如若课堂是一片梅林,教师便是这片林子的园丁,培育林园过程中,教师要勤浇灌、苦钻研,唯有历经一番寒彻骨,方得梅香扑满堂。故而身为师者,当不断创新,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摸索中将新课改演绎得有声有色。
关键词:自主学习;优劣互补;情境教学
新课改推行至今,发生了诸多变化:教材的改变、教与学角色的互换、教学方法的改进、课堂环境的更新、考试制度的革新等等,但新课改仍在摸索中前行,它需要师生共同尝试着创新,不断探索,开辟课改新天地。本文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主,略谈一些看法。
一、师者风范当率先
若想让课改深入人心,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改中去,领
悟课改精神,并将之贯彻于实际教学中,结合不同学生的层次,调动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学习氛围。师者,当以身示范,拓展自身阅读视野。读书,是丰富自我的过程,而阅读经典更能提升自我素养。师者素养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汲取知识的多少。
语文不是一门枯燥的文字学,而是能给人以启发、熏陶人情感的一门学问。应试教育体制下,人们过多地将目光投入语文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形象化,将唇枪舌剑的针锋相对转入了题海战术的无休无止。然而,新课改要求不能一味地以提高成绩为目的,在教学中采取考试知识点“满堂灌”的策略。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素养,如何让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促使其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主动遨游于语文世界中,同时又不为考试所拘泥,这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显然,教师的引领很关键,他好比浩瀚海洋中一盏永不熄灭的指航灯,指引学生乘坐的诺亚方舟前行。
语文教学应“活”学“活”用,教师需勤探索,深琢磨。随着文学作品的百家争鸣,纳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不同时代、不同体裁和不同题材的作品,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时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可以说,语文教育前行的道路中铺满荆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下做足准备,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同时,教师还应高瞻远瞩,以强烈的责任心督促自我能力不断提升,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起榜样的力量。
二、自主学习应提倡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接受者和运用者,在教学中,师生可以互换角色,即传统的教师操控者形象可以改变,不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固定模式。学优者有能力进行自立、自为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发挥其自主学习的潜力,以学优生带动学困生,优劣互补,进而转变学生一贯以来只听不思、只记不用、只看不练的懒散弊病。
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能只依托学校教育,还应深入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语文的自主性学习应以生活为载体,倡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能以语言的形式加以表达。语文就是一本社会生活写真集,无论是教材内容的设置还是具体的考题应对,万变不离生活这面镜子。在生活中捕捉细微的场景,进而运用到学习中去,这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譬如,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公交车上的主动让座、夕阳下两位老人的相互搀扶、四季轮回的景色变化等一幕幕场景,看似平常实则奇崛,当这些素材以巧妙的构思、精美的语言汇集于学生的创作时,不也是生活本身给予的馈赠吗?从生活中体验并能运用于具体的语文创作中,端正了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这样的自主学习不需要刻意地要求自己,只需要将双眸擦亮,慧眼一睁,便可受益无穷。如此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看似脱离课本,远离课堂,实则却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更乐于学、善于学。
自主学习范围延伸较广,但丝毫不脱离实际。如果单单学习课本知识,苦于题海鏖战,那么学习将变得索然无味,也会使教育本身陷入窘境,这全然背离推行素质教育的初衷。
三、教材教法要“活”用
在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方法时常会发生碰撞。教师遵循传统的授课模式,即导入课题——知人论世——整体感知——研习探讨——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学生熟知了教学思路,容易接受基础知识,而相对陈旧的教学模式极易让学生厌倦,传统教育处处碰壁。于是,新课改一声号令,让学生掌控课堂,教师辅助教学,课堂上确实热火朝天,学生讨论激烈,各抒己见。然而,“课改”操之过急导致学生成绩优劣对比鲜明。故此,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育,需依据学生的具体特征和实际能力,逐步完善教育体制。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地渗入崭新的教学方法。如《记念刘和珍君》,学生理解鲁迅式语言较有困难,教师授课时会联系时代背景逐一阐释,实则仍把教师的个人理解灌输于学生,倒不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敢于想、能于言。教师播放一些鲁迅时代的纪录片,与文章相关的图片及文字解说,引导学生并使其心灵驻足于旧社会那个罪恶的时代,设置情境,再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鲁迅式语言,这样就会引发学生共鸣。诸如《祝福》、《拿来主义》等鲁迅作品,学生也能举一反三,与文人在心灵深处交会,从而走进鲁迅世界。
当踏进一片茂盛而有清香的梅林时,要用心去欣赏寒梅著花这一奇景,闭上双眼,嗅闻这严寒中的一缕香气,殊不知,这一番畅爽的品味也历经了苦苦的寻觅,之前的山重水复,终究等到柳暗花明。如何让课堂这片梅林展露出最骄人的一面,需要不断地探索,路在脚下,就让我们踮起脚尖,另辟蹊径,沿路寻梅去!
参考文献:
[1]戴本刚.新课改,我的读书建议[N].中国教育报,2004-11-18.
[2]白亮艳.如何激活语文课堂[J].新课程:教研,2011(03).
作者简介:秦微芳,女,生于1983年12月,硕士,就职学校:山西省晋城一中,研究方向:一线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