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情境教学
2014-11-03李玉华
摘 要: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初中数学教学普遍存在“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而新课标要求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是
“教师耐心地讲,学生认真地听”占多数。在新课标的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意识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从教材的具体内容出发、学生认知能力及个性特征等方面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创设教学情境,是指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以课下的备课为依据,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趣,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技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引入新课程所说的话,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从课堂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学生。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心理特征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运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或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识、思考新问题。例如,在讲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时,先向学生展示一个问题:一个圆镜子破了,现在只有边缘的一块碎片,根据它,你能制造出一个和原来的镜子一模一样的镜子吗?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破学生传统印象中数学的枯燥空洞感。
二、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增强课堂趣味性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就是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数学教学应在遵循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将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和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其实是另一种方式的学习,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课堂,而是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例如,在进行负数的学习时,教师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与负数有关的事物,比如:天气预报、电梯的楼层、银行存折上的支出等等。通过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可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三、将实践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情境教学不仅仅是将学生置身于一种情境中,而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同时还要培养“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将情感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应用来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贯彻实践性,而不是让学生简简单单的感受情境,应该让学生亲身去实践。例如,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考察,通过搜集数据,画统计图,写调查报告等,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创设情境是多样多种的,它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要将情境教学高效地进行应用。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通过情境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素养;通过将情境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艳明.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界,2011(16).
[2]罗继舟.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浅析[J].才智,2011(20).
作者简介:李玉华,女,1971年5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湾中心学校,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