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研究

2014-11-02罗汝珍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1期
关键词:产教市场经济校企

罗汝珍

高等职业教育指的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阶段,它不仅包括了职业教育的专科,也包括了从事职业教育的应用型本科及其更高的教育阶段,它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也是我国能否成功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获得了长足发展,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也对合作的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教融合”成为校企合作追求的理想。在以往的实践中,很多高职院校都针对产教结合进行了努力,采取了很多措施和方法,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成效并不明显。这不仅有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也让高职院校在很多合作项目上止步不前。如何达到校企合作的满意效果,实现产教融合,也就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也说过,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产教融合。①它不仅关系到以往校企合作成果的巩固,也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产教融合”的内涵

(一)“产教融合”与“产教结合”

在汉语解释中,“结合”与“融合”是两个不同含义的词语,“结合”指的是人或事物之间发生密切联系,“融合”指的是两种或多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两者在事物联系的深度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前者是指相关的人或事物之间联系在一起,主要发生量的变化,但并不一定会引起质的改变和提升,它们可以因为某些共同利益而存在紧密的联系,也可以因为共同利益的消失或外界环境的变化而随时疏远或中断;后者是指相关的事物之间主要发生质的变化,并成为一种新事物,这种新事物在形式、内容上可能不同于原有事物,质量有所提升和改变。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新事物都会与原有事物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对所属环境变化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履行相应的义务。不管何种形式和方法的融合,都必须以结合为前提,只有在良好结合的基础上,才能深入发展,达到融合的效果。可以说,结合是融合的基础,融合是结合的深化。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产教融合”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并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校企合作环境,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工作和实习场所,也为高职院校培养了大量的双师型教师。随着应用型本科大学加入高等职业教育的队伍,培养合格师资的任务将会更加艰巨,校企合作的水平也将更高,合作的项目也将进一步增加。同时,社会对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可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服务,并能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为相关行业提供前沿的技术指导,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教育“产教融合”是一种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融合模式,不仅具备教育和企业的多种功能,还具备随时应变产业结构调整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是在学校、企业、行业以及社会相关部门的不同程度参与下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肩负着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产教融合”的特点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已经在国内外形成了一些典型模式,国外比较成功的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我国有“学院+科技园区”“专业+大型企业”“专业+龙头企业+企业联盟”“专业+校办企业”“专业+行业协会”等校企合作模式。②这些模式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产教融合的深入,但主要侧重于产、学结合,结合的内容没有达到“产教融合”的广度,也没有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度和校企合作的深度,自然不能达到“产教融合”的效果,其成功经验也难以推广和复制。本人在以往的研究中,曾经提出过“四位一体”技术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型,基本上具备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功能。③但是,当初的研究仅限于职教集团背景,并没有将其纳入市场经济背景开展研究,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研究的学校也仅限于职业教育的中专和专科层面,并没有将应用型本科纳入其中。为适应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必须是行业、产业、企业和专科以及应用型本科学校等多方主体活动特点的融合和体现,并具有新的特质和功能。

(一)多功能复合型的融合

多元化发展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趋势,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多元融合也就成为产教结合的一种重要发展战略,它打破了原有单一合作或双项合作的局限,在产、学、研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融合后的组织结合了生产、教学和科研的特点,不仅自身是生产的主体,具有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功能,而且能提供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同时,企业的需求也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方向和目标,保证了高等职业教育能服务行业需要。融合的组织能科学配置内部资源并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学校教育内容的更新提供最前沿的信息资源,保证了教育与时俱进。三者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体系,开展教学、科研、生产等服务活动,在促进内部发展的同时,不断向外辐射,发挥其更大的社会效应和作用。

(二)需求导向的融合

在高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实践过程中,搞形式、走过场、学校“一头热”的现象并不少见,三一集团校企合作中的一波三折就是真实的案例。④究其原因,很多企业迫于政策的压力或是学校的单方意愿,在没有找到双方合作的需求点时就盲目开展形式上的校企合作,导致双方都没有从合作过程中获得任何形式的满足,反而投入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最后都是以轰轰烈烈开始、冷冷清清闲置而终。这样的产教结合违背了市场经济的需求导向,不可能产生任何有益的效果。真正实现产教融合的组织,能够以企业、学校和相关合作部门的需求为前提,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明确市场的供需状况,确定各自的实际需求,寻求利益结合点开展相关合作,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能为市场的供需平衡做出一定的贡献,并能根据供需平衡的变化,调整自己的需求发展战略,这样不仅解决了合作的随意性、被迫性问题,也提高了合作双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多主体管理的融合

所谓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具体来说,就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和资产、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可以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法人或自然人。产教融合就是一个重新确立组织主体地位的过程,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教融合活动获得法治保障的一个基础。以往很多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活动难以实现产教融合的关键原因,就在于没有明确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在合作中的主体地位,没有赋予他们参与管理的权利,也没有明确其对活动的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产教融合组织中,学校、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分工合作,共同管理,在开展任何活动之前,都应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其后果承担最终的法律责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企事业单位对此项工作的责任意识,发挥其主人翁地位,也可以让学校和合作单位在此项活动中的管理工作更为合法、有序,避免了产教结合管理工作的零乱性。

(四)产业化的融合

产业化是指某种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是:面向市场、行业优势、规模经营、专业分工、相关行业配合、龙头带动、市场化运作。因此,产业化的产教融合是一种面向市场需求的融合,在产、学、研三方面做大做强,分工合作,强强联合,创造出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具备其他组织无法复制的竞争优势,形成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中具备核心竞争力,并且形成一定的规模,能带动其他合作项目不断深入开展,严格按照市场规律来开展活动。对于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如专业和技术,遵循市场进退机制,及时终止不必要的投入,避免产教结合运作过程中机制的片面性。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产教融合”机制的构建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期有效开展,就会出现产教融合的理想状态。为此,很多研究者就如何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展开了研究,代表性的观点主要集中在模式、方法和策略三方面。在模式上,认为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的有以下几种,即基于产业园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共建技术研究中心模式、校企共建二级学院模式、集团公司主导下的双师团队共建模式、校企共建学生工作室模式等。⑤从校企合作的阶段角度,提出了“初级阶段‘院校主体,政府主导’、中级阶段‘双方主体,利益主导’、高级阶段‘融为一体,价值观主导’”的校企合作机制变化模型,并指出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校企合作的不断推进,对合作育人的认识趋同,校企双方将融为一体,形成由价值观主导的校企合作机制,这将是校企合作的最高境界。⑥

在方法上,浙江工贸职院通过实践,探索并提出了政府主导的“向度”、高职教育的“高度”、协同育人的“深度”、社会服务的“宽度”的架构和方法,⑦尝试从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参与合作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出发,进行高职教育产教结合外部保障机制和内部合作机制的构建,以促进高职教育产教结合的有效发展。⑧在策略层面,提出寻找职业学校与企业关系的联结点,即人力资本;⑨构建具有技术研究、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等多项功能的合作平台;⑩课程、教学体系、师资队伍等;[11]提出校企合作机制构建需坚持四项原则,即“双师型”教师或企业派人参与日常管理、制定并遵守仿照企业管理的一整套运行制度、开展“产学研”和对外服务培训、学校和外部环境的大力扶持。[12]产学合作长效机制应涵盖利益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情感机制,宏观教育机制、灵活运行机制、综合评价机制、政府激励机制;互惠互利的动力机制等;[13]从产教结合的主体机制创新上,提出职业院校“伺服型”市场响应机制、共生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合作培育机制和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和企业长期发展机制、资源储备与积累机制、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14]从政府的视角,提出政府应宏观调控,构建区域资源融合平台,完善健全产教融合机制。[15]所有这些研究,为产教融合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和实践基础,基本涉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应涉及的范畴,但没有将应用型本科大学纳入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需要,也没有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教融合的切入点以及融合体的具体功能和运行的机制问题,无法形成比较理想的系统化指导思路。基于此,产教融合机制的构建应该从市场需求出发,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实体平台,探索符合平台良性运转的机制,才能让校企合作项目来自市场并服务于市场,达到产教融合,实现1+1>2的效果,真正发挥高等职业教育活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

(一)产教融合的“技术”切入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它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的关键,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很多研究强调产业技术向教育的渗透和迁移,忽略了科学研究成果要应用于产业生产实践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应用型本科大学的科研中心有很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这种产、学、研脱节的现象严重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影响了产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为此,行业协会、企业、学校等相关部门在开展合作之前,必须深入调研,了解市场和各自的技术需求与研发能力,以及技术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后对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等,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技术平台,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并将技术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融入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改革,使其成为企业的技术孵化器、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心、产业的人才中心。

(二)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技术平台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传承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的渴求,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专业技术平台,可以拓展以产学合作为主的校企合作范围,加强产教合作深入发展的力度,达到产教融合的预期效果。

1.“三位一体”技术平台模型。在总结原有产教结合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科学研究与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在市场需求导向下,以产业发展技术为切入点,构建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技术平台模型(如图所示)。其基本内涵在于: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以行业、产业发展所需技术为切入点,综合技术研究与开发、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应用、技术人员的培训、技术知识的传播等功能,以满足企业、学校和相关部门的需求,实现多方盈利的效果。

2.“三位一体”技术平台的功能内涵。第一,技术研究功能。对于具有产教融合性质的综合性技术平台而言,技术研究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开展基础技术研究,即对新理论、新原理进行探讨,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这也是技术平台是否具有创新性的重要逻辑起点;二是开展应用研究,即把别人或自己在基础研究中发现的新理论应用于特定的目标研究,以便为基础研究成果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三是进行开发研究,即把前两个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而进行研究,它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实践生产力的中心环节。这三种研究活动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是促进科学研究中心协调、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能避免科学研究的复制以及科学研究成果与应用的脱节。

产教融合模型图

第二,技术传承的功能。科学技术的传承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技术知识、操作流程等按照从简至繁、从旧到新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和合并,使其成为内部逻辑结构严谨的一套知识体系,并通过一定的渠道传授,使原有技术可以让更多人掌握、新技术让更多人熟悉,并能将掌握的知识服务于一定的经济领域,促进其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其重要功能:一是尽可能让技术知识体系化,使知识更能符合行业发展的需要,并能为行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二是行业协会、学校或企业通过教育、培训等措施,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把整合好的知识体系推广到社会生活领域,以解决生产需要和实际问题,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等产生较好的变化;三是掌握技术知识的人群为其他需要人群提供横向、纵向或综合性的服务,满足具体人群的技术需求。

第三,技术转化功能。科学技术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阶段所取得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进行后续的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到形成新的产品、工艺、材料并发展成新产业的活动。它的主要功能在于:一是吸引政府制定成果转化的相关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为技术平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而发挥整体优势奠定良好的外围环境,以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形成有效的规模;二是确立企业在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吸引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让企业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将企业从量的扩张转变为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模式,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三是充分显现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高等职业院校不仅成为应用研究的主力军、基础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也成为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让产教融合技术中心成为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其服务社会的能力。

3.产、学、研“三位一体”技术平台的运行机制。第一,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产、学、研技术平台按照企业模式组织与运作,遵循企业发展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合理赢利。因此,参与技术平台合作的各组织单位都是技术平台的主体,它们共同开展以下活动,包括制定平台长远发展目标和经营策略,围绕战略规划建立组织架构和管理系统,强化核心任务,提高执行能力,并以此建设专业化团队,保证专业团队发展专业技能,激励专业人才不断创新,通过整合平台所能获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平台成功树立品牌,获得合理的社会效益,促进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产业化的运营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分散的小规模技术工作室、产业园等都难以形成一定的气候,只有走集约化道路才能上规模、出品牌。作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技术平台,必须注重原创性研究,打破研究过程中的短视行为,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紧密结合,形成规模化综合性研究中心,吸引更多的技术研究人员和投资主体加入,壮大科研队伍的实力,提高科研水准,达到科研、教育的规模化,打造科研、教育和生产等品牌团队,为企业、学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和人力支持,带动行业与产业的高速发展。

第三,价值主导的评价机制。价值虽然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但在使用过程中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它指的是人们所追求的“好”生活,体现人存在的目的性。如果把价值简单归结为效用或利益,就会产生功利主义的思想,难以体现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才能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引领人们前进并赋予生活以意义,召唤人们不断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作为产教融合的一个组织,产、学、研三个不同的组织部门在经济利益的实现和创造上是不同步也不对等的,尤其是科学研究和教育都是社会效益显现周期比较长的活动,如果仅以经济利益的回报来评价其功效,必然会导致组织内部的各种利益冲突,使功利主义思想蔓延。因此,在评价标准中应该以价值为主导,将活动主体的现实需求与精神需求相结合,使技术平台来源于市场而又高于市场,其存在的目标并不仅仅为了获取利润,还肩负着维护市场经济有序正常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传承的重要责任。

第四,市场导向的进退机制。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鼓励竞争,优胜劣汰。成功的组织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得到发展,失败的组织只能在市场中淘汰。产、学、研综合技术平台也应遵循市场进退机制,鼓励其参加内部和外部的竞争。尊重科学研究的长周期性特点,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取缔不符合市场需求、没有研究价值的研究项目;以市场需求为前提,设置新的专业教学与培训中心,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取消没有发展前景的专业,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改造陈旧的操作、实验设备;按照产业结构转型需求和新的产业发展政策,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淘汰落后的技术生产方式,及时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技术基因,以此提高产学研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接受市场检验的能力和生存能力。

第五,行业协会负责的人才流动机制。国家相关政策已明确提出,要发挥行业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指导性作用,并组建了相应的行业协会,但其作用并不明显,甚至有的行业协会名存实亡。究其原因,在于行业协会没有调动行业资源的能力,只有相应的参谋权和建议权,但其建议能否被采纳和实施却不能保证。因此,本技术平台中应该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行行业协会负责的人才流动机制,赋予行业协会以人力资源管理权力,让行业协会根据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在充分了解行业人才储备现状的基础上,研制出人力资源规划,合理配置和管理人力资源,协调行业内的人力资源流动矛盾,实现“单位人”向“行业人”的转变。

[注释]

①葛道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之一[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6/17/c_124866908.htm,2013-06-17.

②⑤⑥兰小云.行业髙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9&CurRec=1&recid=&filename=1013272788.nh&dbname=CDFDLAST2014&dbcode=CDFD&pr=&urlid=&yx=&v=MzIxNjhITmJF cDV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DZmWWVacUZ5 emhWNzdPVkYyNkhiRy8=,2013-03-01.

③⑩罗汝珍.职教集团办学模式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16):34,37.

④李丹.校企合作:一波三折背后的意味[N].中国教育报,2010-04-03.

⑦邱开金.产教如何才能水乳交融[N].中国教育报,2014-03-03.

⑧李继延.构建高职教育产教结合良性互动机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8):40.

⑨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4&CurRec=1&recid=&filename=1012007606.nh&dbna me=CDFDLAST2012&dbcode=CDFD&pr=&urlid=&yx=&v=MTYxMThNMUZyQ 1VSTDZmWWVacUZ5emhVYnZKVkYyNkhMTzRHZGZNcV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c=,2011-05-01.

[11]蒋亚琴.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36.

[12]宋超先,韩敏.高职“校中厂”产教结合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185.

[13]韦佳.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及其长效机制研究[D/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2010081276.nh&dbname=CMFD0911&dbcode=CMFD&pr=&urlid=&yx=&v=MDg5NDIyNkhyT3 dIOVBMcV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DZmWW VacUZ5emhVTHZPVjE=,2009-01-01.

[14]周劲松,温宇.区域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政策需求与机制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45.

[15]刘建湘,周劲松.中部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8):122.

猜你喜欢

产教市场经济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