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隆乳剥离子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2014-11-01李万同袁继龙
李万同, 陶 凯, 黄 威, 袁继龙
新器械
新型隆乳剥离子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李万同, 陶 凯, 黄 威, 袁继龙
隆乳剥离子; 设备改良; 隆乳术
隆乳术是目前常见的美容手术之一。为了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在隆乳手术过程中,对假体置入腔隙的剥离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在剥离过程中,胸大肌剥离子的重要性毋容置疑,而设计不合理的器械会影响医师的操作,并影响手术效果[1-2]。我们对原来使用的U形隆乳剥离子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一种新的手术器械,即U形圆柄板状剥离子。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5个单位的13位医师共使用此剥离子对167例患者进行了隆乳手术,得到了临床使用医师的认可。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67例,男性9例,女性158例;年龄16~53岁,平均27岁。双侧手术161例,单侧手术6例。女性:已婚97例,未婚61例;男性:已婚2例,未婚7例。
2 手术方法
2.1 新型隆乳剥离子设计 器械整体采用符合国家医疗器械标准[3]的不锈钢材料制作,形状为U形,两臂为板状,臂长275 mm,宽25 mm,厚5 mm,其中一条臂的游离端为半圆钝刃,以利于剥离,另一游离端为方形钝头,在其外侧面以厘米为单位标记刻度,两臂的连接处为手柄,呈实心圆柱形,直径25 mm,长80 mm,见图1。
图1 U形圆柄板状剥离子
2.2 手术设计 参照李万同等[4]描述的方法,设计剥离范围,并选择相应大小的假体。
2.3 手术操作 手术体位为平卧双上肢外展,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在切口线内侧皮下及胸部胸大肌下以1∶20万肾上腺素盐水进行浸润。沿设计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皮下组织层向内侧剥离至胸大肌缘,右手握剥离子中央的圆形手柄,将剥离子钝刃端在胸大肌外侧缘后方插入胸大肌下至剥离范围的最上端,然后以手柄为中心,按剥离范围沿上、内、下、外方向旋转剥离,腔穴剥离完毕盐水纱布填塞止血,取出纱布,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置入假体,放置负压引流,6-0美容线直接缝合皮肤[5]。
2.4 术后处理 分别用两条宽约10 cm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假体的上、下方,使假体位置相对固定,视引流量的多少于24~48 h拔除引流,术后口服抗生素3 d。术后第3天更换敷料,并推动假体使其可以向四周活动,视假体位置重新固定包扎,术后7 d拆线。术后3个月内每日早晚各活动假体1次。
3 结果
本组167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或血肿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149例双侧基本对称,手感柔软,效果满意;10例双侧轻微不对称;8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包膜挛缩(按Baker分级,Ⅱ级5例,Ⅲ级3例),均未要求二次手术松解。参与使用该器械的5个单位13位医师均认为,该器械在使用过程中舒适度高,易于操作。
4 讨论
手术器械在成功的外科手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隆乳手术中,手术成功的要点是术后外形对称,乳房基底曲线流畅,乳房手感逼真。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减少术后包膜挛缩的发生率,术中胸大肌后间隙的剥离是最重要的一环[6-7]。
隆乳手术切口位置有较多的选择[8-10],由于国人术后切口易于遗留明显的瘢痕,因此,下皱襞切口较少使用,国内采用较多的切口位置为乳晕下缘或腋窝切口[11],未育者一般不主张采用乳晕下缘切口。由于腋窝切口隐蔽,术后形成的瘢痕不明显,且操作容易,因此,目前使用较多[12-13]。由于切口距离剥离范围较远,因此要求剥离器械有一定的长度和强度,以利于术中操作。剥离器械从最初使用尿道探子发展到到目前常用的两种剥离子(H Höhler,1977年)。现在常用的隆乳胸大肌剥离子按形状区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L形,剥离端呈铲状,另外一种呈U形。U形剥离子又根据两臂外形的不同,分为板状及柱状两种。L形铲状剥离子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控制,剥离力量小,在剥离内侧和下方胸大肌止点时,比较困难,常造成内侧及下方剥离不彻底,术后易出现“乳沟”不明显,假体上移发生率较高。U形柱状剥离子由于两臂较细,弹性较大,使用时力量及方向均不易控制。U形板状剥离子在使用过程中变形小,操作省力,但由于中间的手握柄亦呈板状,使用过程中把持不住,手术医师的舒适感较差。使用该器械易于向前推动剥离,但不适于做旋转动作,腔隙的剥离是由多次的前推动作完成的,这种操作方法剥离出来的腔隙容易出现周边深浅不一,每个动作剥离出来的腔隙的连接不流畅,若操作不当还容易出现过度剥离,且术后可能出现乳房周边线条不流畅,甚至出现假体疝[14]。
我们设计的剥离子是在原来的U形板状剥离子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新的剥离子将原来中间手握的部位改为圆柱形,而不是原来的板状。经过此项改进,使剥离子不但剥离时力量大,而且易于控制其方向和力量,操作时无论向前还是旋转,都比较容易,省时省力,剥离出来的腔隙周边曲线流畅,术后所形成的乳房外形自然。由于力量控制良好,极少会出现因剥离过度而致假体疝,或因剥离不到位而造成假体位置不佳的情况,经过5个单位13位医师的临床使用,均给出了良好的评价,该器械已获得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为ZL 2013 3 0200971.7),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Jacobson JM1, Gatti ME, Schaffner AD, et al. Effect of incision choice on outcomes in primary breast augmentation[J]. Aesthet Surg J, 2012,32(4):456-462.
[2] 蔡 理, 吴 韬, 龙 江. 一种外科手术器械----钳钩施夹器[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2,36(4):308-309.
[3] 国务院令第276号.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S]. 北京:国务院, 2000:1.
[4] 李万同, 陶 凯, 黄 威, 等. 隆乳术中剥离范围及假体大小的选择[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2,23(12):716.
[5] Aygit AC, Basaran K, Mercan ES. Transaxillary totally subfascial breast augmentation with anatomical breast implants: review of 27 cases[J]. Plast Reconstr Surg, 2013,131(5):1149-1156.
[6] Steiert AE, Boyce M, Sorg H. Capsular contracture by silicone breast implants: possible causes, biocompatibility, and prophylactic strategies[J]. Med Devices (Auckl), 2013,6(2):211-218.
[7] Stevens WG, Nahabedian MY, Calobrace MB, et al. Risk factor analysis for capsular contracture: a 5-year Sientra study analysis using round, smooth, and textured implants for breast augmentation[J]. Plast Reconstr Surg, 2013,132(5):1115-1123.
[8] Gruber RP, Friedman GD.Periareolar subpectoral augmentation mammaplasty[J]. Plast Reconstr Surg, 1981,67(4):453-457.
[9] Lee W, Choi BK, Bang SI, et al. Augmentation Mammoplasty With Silicone Implant Using Transumbilical Approach at a Subpectoral Level[J]. Ann Plast Surg, 2013 Apr 18.
[10] Stutman RL, Codner M, Mahoney A, et al. Comparison of breast augmentation incisions and common complications[J]. Aesthetic Plast Surg, 2012,36(5):1096-104.
[11] 隋岩清. 腋窝入路隆胸术对女性哺乳影响的临床观察[J].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1,12(4):224-224.
[12] 薛文君, 马红蕊, 黄国宝. 隆乳术的切口选择与并发症的防治[J]. 中国美容医学, 2003,12(1):52-53.
[13] Serra-Renom J, Garrido MF, Yoon T. Augmentation mammaplasty with anatomic soft, cohesive silicone implant using the transaxillary approach at a subfascial level with endoscopic assistance[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5,116(2):640-645.
[14] 陈文莉, 李青峰, 雷 华, 等. 不同类型乳房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5,21(3):172-174.
110016 辽宁 沈阳,沈阳军区总医院 烧伤整形科(李万同);沈阳军区总医院 整形外科(陶 凯,黄 威);辽宁省人民医院 整形外科(袁继龙)
李万同(1968-),男,河南民权人,副主任医师,博士.
10.3969/j.issn.1673-7040.2014.08.003
201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