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化学观念建构的“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

2014-10-31陈志生

新课程·中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碳酸氢钠碳酸钠

陈志生

摘 要:以“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为例,以观念建构的思想确立教学目标,以物质分类观为线索组织教学,以实验探究活动促进化学实验观的建构,促进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化学观念;分类观;实验观;碳酸钠;碳酸氢钠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冯·劳厄(M.vonlaue)曾经说过:“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所谓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就是中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化学基础知识或化学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所形成的能够反映化学本质特征的总观性认识。化学必修1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学生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经常是表面的、肤浅的。学生对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的感觉就是易学难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特别是到了高三,经常对于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的试题经常感到束手无策,我们如何在新课的教学中渗透化学观念的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专题2中“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浅谈如何实施基于“化学观念建构”的教学。

一、以观念建构的思想确立教学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磊教授及其研究生范晓琼、张毅强借鉴艾里克森的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提出的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理论,提出可以根据知识的层次和迁移价值将知识分为观念性知识和具体性知识,并重新构建了知识的分类体系。从教学目标看,基于具体知识为本的教学注重对具体知识的学习和思考,注

重具体知识的记忆和浅层次理解,基于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注重把具体知识作为载体和工具来帮助学生观念的建构和形成;从教学过程看,基于具体知识为本的教学旨在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

多采用讲授式,而基于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多采用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活动中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等方式;从教学效果层面看,基于具体知识为本的教学围绕具体知识讲解而展开,而基于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追求形成超越事实的思想,对问题层次的理解。

基于上述理论,本节课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性质之间的差异及二者的相互转化;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

法;了解钠的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的对比探究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培养实验观察、分析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刺激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培养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初步形成化学分类观和实验观等化学观念。

二、以物质分类观为线索组织教学

化学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属于事实性知识,内容庞杂,易学难记,这就要求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过程中要用好基本理论这一线索去贯穿整个知识体系,否则将使得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泥潭,这显然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相违背。而要用好化学基本理论这一工具,在现行的教材体系下,用好分类观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教学片段: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化学性质的教学实录(部分)。

教师: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这两种物质从物质的组成特点看,

应该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

学生:属于盐。

追问:你能不能说一说盐类物质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盐可以分别与酸、碱、其他盐发生反应,遵循复分解反应的规律。

教师:很好,同学们能不能再进一步的分类,比如它们属于什么类型的盐?

学生1:都属于钠盐。

学生2:都属于碳酸盐。

学生3:碳酸钠属于正盐、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

教师:钠盐具有哪些共同的性质?

学生:可以溶于水、可以进行焰色反应的实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

教师:酸式盐与正盐有什么区别?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我们介绍的酸式盐的概念推测碳酸氢钠可能具有的性质?(引导:酸式盐可以看成是多元酸未被完全中和所形成的产物。)

学生:碳酸氢钠可能可以与碱发生反应。

教师:那么碳酸盐具有什么性质?大家能否从初中学过的碳酸钙的性质去推测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

这种教学方法真正把以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作为分类研究的方法为理论指导,把物质类别之间的反应贯穿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物质类别之间的反应理应成为元素化合物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工具。

三、以实验探究活动促进化学实验观的建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的学习,学

生应该明确: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全面客观地记录实验现象,科学地分析、解释实验结果,将观察与思维紧密结合是完成化学实验必需的基本方法。有鉴于此,本节课设计的学生活动有:

学生活动1:在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再分别向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振

荡,观察现象,同理把碳酸钠溶液再换成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对比。记录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设计意图:通过实验验证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分别与盐及碱的反应。)

学生活动2:取现配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2-3mL于试管中,向两个试管中分别滴加2-3滴的酚酞指示剂,观察现象,然后继续在两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中的不同现象(碳酸钠的现象是:溶液由刚加入酚酞时的红色,逐渐变为浅红色,最后伴随着气体的生成溶液变为无色;碳酸氢钠的现象是:加入酚酞后溶液呈浅红色,滴入盐酸溶液变为无色且有气泡产生。)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学生活动3:在老师演示完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套管

实验后,请学生分析相关现象得出结论。(问题提示:套管实验中外管和内管的温度如何?从实验结果看,哪个管中的固体受热分解了?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

对上述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碳酸

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还能更深地体会到: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的主要手段;化学实验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面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科学地分析、解释实验结果,将观察与思维紧密结合是完成化学实验必需的基本方法。

总之,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基础知识→核心概念→基本观念→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基本观念→…… 几个反复过程方能形成一种较为完善的基本观念。这就需要我们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过程中以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为载体去引领学生逐步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真正实现由基于具体知识的教学转向基于化学观念建构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曾国琼.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1-2):7.

[2]杜明成.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学习价值[J].山东教育:中学刊,2006(8):26.endprint

猜你喜欢

碳酸氢钠碳酸钠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药物水杨酸钠与5%碳酸氢钠耳静脉注射治疗猪风湿性后肢瘫痪
碳酸钠红外光谱研究
EM发酵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饲喂奶山羊的效果试验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
碳酸钠制备单晶硅绒面的研究
ADC发泡剂尾渣回收碳酸钠的工艺研究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解过程热效应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