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学定教”的高三历史“人本”课堂

2014-10-31杨媚娥

新课程·中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人本以学定教课堂

杨媚娥

摘 要:从学生团体与个体两方面的差异性、教学计划的合理预设、导学稿巧妙创设、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学目标的检测成果五个方面提出设计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以学定教;高效复习课;“人本”课堂

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个教学理念分成两个层次,“以学”,首先是了解学情,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掌握的情绪状态等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贯彻“以学定教”,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低负高效。

一、充分了解差异性,是开展“以学定教”的立足点

1.明晰团体差异,组织分层教学

根据新高考方案,第一批录取院校或专业,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考自选模块;第二批录取院校,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第三批录取的高职高专院校,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基础上,增加技术考试。这就要求某些普通高中必须从高三开始或从高二开始就得对文科、理科学生进行分层教育,面

对不同的班团体,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进度。

以必修三第六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为例,

提升班:

(1)导语部分(0.5节课)

(2)《梦寐中的觉醒》(1节):知识梳理与应用

(3)《神权下的自我》(1节):知识梳理与应用

(4)《专制下的启蒙》(1.5节):知识梳理与应用

(5)《理性的曙光》(1节):知识梳理与应用

(6)整个单元专题的整合回顾、梳理与提升(1节)

(7)单元限时训练兼试卷分析(2节)

基础班:

(1)《梦寐中的觉醒》(1节):知识梳理与应用

(2)《神权下的自我》(1.5节):知识梳理与应用

(3)《专制下的启蒙》(1.5节):知识梳理与应用

(4)《理性的曙光》(1.5节):知识梳理与应用

(5)回归导语分析,整合单元架构(1节)

(6)单元限时训练兼试卷分析(2节)

2.了解个体差异,优化教学设计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有思考能力的人,由于他们各自的知识背景、家庭环境和生长的特定文化氛围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提升学生的能力。为此,笔者在接班之后,给自己设定复习课堂的定位为:趣味基础课复习法,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还要增加复习课的趣味性,更要授予学生记忆技巧。如,讲《共产党宣言》时,我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时激动地说:‘资本家们,你们要吧(18)死吧(48),我们无产阶级一定会让你们这群贪婪的家伙要吧(18)死吧(48)。”学生在开心时记住了时间,也大致记住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二、精心预制教学计划,是把准“以学定教”的起始点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一般的普通高中,在新高考形势下,高三阶段里肯定会设置分层教学班团体。针对不同的班团体,如果我们的教学计划不能体现班情、学情的差异,那么势必造成教学方向的错位与偏离,从而会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必须在复习预设计划中明确体现分层次教学的理念。如,我校高三历史复习计划中就明确提出:实验班抓文综竞赛,促成绩;普通班向基础知识要成绩。给不同班团体,以不同的定位,从而明确教师教学的方向。

三、合理巧设导学稿,是实现“以学定教”的着眼点

导学稿的核心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拐杖。特别是高三复习课,如果要向40分钟课堂教学要质量,导学稿的使用必不可少。但是,导学稿的设计合理性与否则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因此,合理巧设导学稿显得尤为重要。导学稿的合理性应该在于它必须依傍课标和考纲,在内容设计上要紧贴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不仅仅是课本基础知识的重现,更应该是基础知识,整合与升华。

以笔者的一堂《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的单元复习总结课为例,经过反思与调整,后来的复习课中,帮助学生搭建起一副牢固的脚手架,也去掉了宗教改革时期与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诉求与发展结论的展示。这时发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发生了相当的变化,当教师在分析智者运动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诉求和发展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时候,学生的眼、耳、心、脑是全神投入的,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关注课堂生成,是锁定“以学定教”的灵动点

以学定教要求教师要关注课堂,学会在课堂中倾听,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收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现实情况。以便教师不断调整自己教学原定的教学构想和教学行为,从而真正做到应学生而动,应学生而变,在应动、应变中求取动态生成的灵动的课堂教学,点化学生心中的不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一堂《孔子》人物复习课为例:

师展示幻灯片(2009年广东卷B,32题改编)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据《论孔子思想》1962年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endprint

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1961年

设问: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两则材料叙述的相同之处。(8分)

生答:对孔子的评价都是一分为二的,都从孔子的政治理念和文化贡献入手评价等等。显然学生的回答已经偏离了问题的要求,这关键在于学生在审题中忽视了“叙述”二字。

师马上点拨:此处要求我们指出两则材料在哪个方面的相同之处?请注意题目中某些圈定或限定的词。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是材料中“叙述”的相同点吗?

生悟:哦!原来我们的答案是对评价认识的分析,与题目的设定截然不同。

师点拨:既然是两则材料的叙述方面的相同之处,我们只要寻找材料中叙述方面的相同点。如,材料一中有孔子想回到西周,材料二中也有想回到西周的描述。可见两则材料叙述相同点之一:都认为孔子想回到西周。下面请同学们找找看,并进行归纳。

学生(很快):都肯定了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都认为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贡献;都对孔子“仁”的思想表示认同;

等等。

点拨在瞬息之间,然而点亮的思维却经久光亮。

五、精析目标检测,是推进“以学定教”的伸展点

“教”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学”的终极在于“能”。教学效果如何?我们往往以目标检测的形式进行。因此,及时摸清学生的学习效果,目标检测环节必不可少。教师要精心编制检测内容,在检测完成后,教师更要用心分析检测结果,及时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并在试题评析课上,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以本学期的第二次限时周练为例,我任教班级学生选择题第一题错误率最高。此题为:史书中在介绍中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的特征时有“怀牒自举”一说,该选官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经过深入了解与仔细分析,失分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整体认识不全面;二是对不同时期我国选官制度的特点认识不够;三是困惑于题干中“怀牒自举”的含义,部分同学掉进“怀牒”二字不能自拔。归结起来就是学生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沿革基础不扎实,二是审题时定位不准。因此,在试卷评讲课上,我引导学生将我国的选官制度的沿革按朝代沿革进行简单的梳理;然后,引导学生看书理解不同时期选官制度的内涵,并指导学生对不同时期选官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阶段选官制度的突出特点。同时,针对学生审题时容易掉进“陷进”的误区,给以恰当的审题指导。虽然,我任教的班级是我校普通班级,学生历史学习的情感比较淡薄,但每次试卷讲评课上的此时此刻,学生翻书变得勤快了,学生听讲变得用心了。当然,基础知识的巩固也变得有效了。

以学定教的理念激发了不同级段教师的教学思考。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构建“人本”的高效低负复习课堂,已经成为高中老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潜心钻研,敢于探索,善于总结,就能真正构建起高三历史“人本”课堂。

参考文献:

[1]周宏强.论支架式教学的理论[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4):12.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05).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本以学定教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人本计算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谈人本理念在新闻采写中的体现
对古琴音乐审美的人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