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规习惯的养成
2014-10-31江丽莉
江丽莉
摘 要: 常规习惯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教师利用不同的方法让他们慢慢改变。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常规习惯 养成习惯
一个班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无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质量。
实例一:在一次语言教学活动中,我正津津有味地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故事的情节,孙子杰小朋友却叽叽咕咕地在和前面的小朋友说悄悄话。后来声音越来越大,宋菲菲小朋友像小老师一样说:“你安静点行不行,我都不能听故事了。”顿时,安静的氛围被打破了,其他孩子也你一言我一言地开始吵闹,我不得不停下来整顿纪律。整顿好后我才继续上课,可是吵闹的声音似乎就没有再消失过,我又停下来好几次。
实例二:午睡,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总是那么难挨。他们喜欢和旁边的孩子讲话,有的自言自语,或者碰碰这个、弄弄那个。提醒之后也不能马上入睡,一般要折腾一个小时左右,才能完全入睡,这样大大降低了幼儿下午活动课的精神状态。
因此,常规习惯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那么常规教育是必要的。常规就是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常规教育是幼儿教师操心最多的一项,时刻提醒,时刻督促,可为什么还有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呢?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往往把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孩子,认为是他们不懂事、不听话。可真的只是这样吗?换个角度想一想,不一定问题都出在孩子身上。所谓的常规或者纪律,都是由成人制定的,什么时候只能做什么事情,孩子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无条件的服从者,教师不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单纯根据权威的意志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制定标准,使幼儿活动处处受到限制,这样就会导致总有幼儿违反常规。例如:早上的点心和牛奶,有的孩子一直拒绝喝牛奶,我们既哄又骗,依然还是有孩子偷偷倒掉。当我们得知后,就会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其实很多孩子在家用早饭时也一直被要求喝牛奶。
时常,我们会抱怨班级哪个孩子调皮,哪个最喜欢捣乱,破坏班机纪律,使整个班级秩序不佳。每当幼儿在家过了一个假期以后,回到班上就会肆无忌惮,老师要不断提醒他们,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若想要他们完完全全地遵守幼儿园的常规生活,则是不大现实的。因此,我们只有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孩子慢慢改变。
一、榜样激励
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非常重视。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要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获得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逐渐养成行为习惯。比如: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有正确的坐姿,我们就把坐得端正的和弯背跷脚的都用相机拍下来,并请幼儿自己对比,看看谁最神气。再组织幼儿讨论,幼儿能知道一直弯背以后会脊椎变形,而且对眼睛也有伤害。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怎样坐得既神气又健康。每当有孩子有好的表现时,我们及时在班级表扬,使孩子们逐渐养成抬头挺胸坐神气的好习惯。
二、生活体验欣赏
我们经常利用午睡起来时的一段时间进行一个小比赛。小班时比比谁穿衣服快又正确,或者比赛穿鞋子,系鞋带;中班以后,在小班的基础上,还要比赛叠被子、叠毯子。并组织幼儿观赏和评价自己的劳动成果,幼儿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自豪感,并从中欣赏规范生活的美感和进行良好的情绪体验。这种良好的生活体验欣赏教育对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行为巩固
在行为巩固教育中,教师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行为巩固法有定期检查、评比、值日生活动等,在检查中,对常规行为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并在自己的照片下贴上小红花,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励其他幼儿学习。比如:为了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每天都有小值日生当检查员检查孩子的双手卫生,桌面卫生,以及评价活动中的表现行为,等等。对表现好的幼儿或者有进步的幼儿,给予更多的小检查员资格的机会,这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让幼儿成为常规教育的检查者和评价者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另外,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幼儿好模仿、好学习,这就为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影响至深,他们不仅把周围的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有板有眼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检点自己的举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做好孩子的表率。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家园合作,让每位家长极力配合工作,这种合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儿在园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游戏的,每次活动都有具体的要求,动静交替,轻松愉快地度过一天。离园后,在家长的呵护宠溺下,幼儿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把一天所学的全部抛之脑后。老师和家长要意见统一,不能在幼儿园一个要求,到家一个要求,这样只会事倍功半。因此,在与家长交流时,我们可以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简单地介绍幼儿园的常规,让常规延伸到家庭中。家长及时反馈幼儿在家中的情况。这样家园一体,达成共识,且常抓不懈,才能培养幼儿的一贯性,培养幼儿自己做事的能力,保持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总之,常规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能想到一点就要求一点,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形成有效、稳定、良好的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