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活动的实效性
2014-10-31沈凤玲
沈凤玲
开设品德课程的宗旨是让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听课中经常发现,有的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为了活动而活动,表面看起来热闹,实际上活动缺乏针对性,没有明确的目的,缺乏连续性,不能帮助学生获得活动的彼此联系,不能使他们的经验和体验得到不断深化,所以就谈不上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方法、操作策略促使具有实效性的、困扰老师的难题得以解决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
每个主题活动都需要学生亲自观察、调查、实验、探索,通过亲身的感受、操作,这种活动如没有教师活动前的精心指导、组织,将多数是无实效的无序的漫无目标的“放羊式”的。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活动教学,实质上是使活动更有广度和深度,真正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帮助儿童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内容设计活动。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风儿吹呀吹》时,一位教师走出教室去寻找风,让学生在书上、幻灯片中发现的基础上,在大自然中体验感受风的存在。我们发现,有些活动形式并不华丽,但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有所体验感悟,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活动中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活动中,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把重过程与重结论看成同样重要),让不同情感、不同认识的各类学生相互交流碰撞,真正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感知、感悟,而不是走过场,不要急于讲结论,而要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思想的解放会给学生带来诸多创新的空间,学生只有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才能真正敢想、敢说和敢做,才会勇于探究。为此,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树立学生本位的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主动摒弃那些我们曾经反复按部就班沿用自己总结出来的、可能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活动效率产生影响的“创新方法”。
对活动的组织,一定要认真琢磨,反复研究,尤其是一些环节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好“铺路搭桥”工作,让学生每次都能有某一方面的提高。如教学一年级《你真棒》时,有的教师开门见山地问学生:“你的同位有什么优点呢?”学生有的茫然,少数孩子则能说一说同位的外貌。而有的教师则很巧妙地设计,先让学生把已有的优点给相应的同学,练习几个打开学生的思路之后,再让他们说自己同位的优点,真正达到活动的效果。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即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学校生活。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春天来了》时,有位老师一上课就让学生说春天到了,大自然都有哪些变化?学生很茫然,好半天才有几个学生发言。另一位老师却从学生日常生活引入:让学生说说自己和周围人衣着有哪些变化,家里衣柜有什么变化,社区和校园内的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当我们从儿童熟悉的生活引导开去,学生的话匣子就一下子打开了……只有把学生放在生活世界中,才有利于克服以往的纯粹书本教育、文本教学的弊端。实际上,一切道德观念和思想意识都离不开人们对生活实际的认识和理解。生活就是教材,在生活当中,学生面临各种问题,面临各种关系,他们有各种困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学会判断、选择、认识,单纯的教育是不容易做到的。
三、活动要有针对性
活动要针对学生情感上的障碍、行为上的误区、认识上的盲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真正在活动中让学生动情、懂理,进行启发,受到心灵的震撼。
如教学一年级《我换牙了》一课时,有位教师采用了欣赏、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从欣赏导入,为孩子们展示了一组不健康牙齿的图片,再用富有感染力的“牙齿的告白”动画形式,讲述这些牙齿是怎样形成的,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在介绍之后,再让学生结合教师的示范,采用学生乐于参加的形式进行刷牙训练,使活动更具实效性。
四、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
系列性活动是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多层次、多侧面相互关联的多次活动,具有主题、多种形式、时间较长、意犹未尽的特点。实践证明,每个人的个性形成、性情陶冶、知识获取,智力开发等都不可能是一次活动、一次教育的结果,而是长期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如此。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主要是做到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课前、中、后的结合,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金色的秋天》这一单元时,考虑到北方秋季特征明显,而城市学生对秋天认识片面这一特点,精心策划了一次二年级组的实践活动,目的是更好地让学生感受秋天。她提前两周将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物,从植物、天气和人们的衣着等变化中感受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的快乐,之后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初步形成自觉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他人与自己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野外活动之后又进行一个成果展示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趣味性等优点,使学生通过手、口、眼、脑的全方位配合,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力求最终达到教会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采用什么样的途径及方法,能使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组织下,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展开观察、调查、实验、探索等多种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的感受、操作探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趣味性等优点,使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这是品德学科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