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导学中的美感因素探究
2014-10-31刘冬梅
刘冬梅
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英语教学活动也不例外,作为知识性、思想性和审美性兼有的基础学科,英语教学的首要原则是“外语教育与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相结合”,即“文道美”的高度统一,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再者,我们的英语教学目标是要求达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的。围绕这个目标,现行教材的编写,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显示着、蕴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艺术之美。由此,我们的英语教学活动更应该充分体现美、利用美。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无数成功的英语课堂导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学生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学生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率需要美的推动。一句话,英语课堂导学中的美是教育的磁石,在学生的心中闪烁着光亮。有了它,课堂就有了色彩,有了生机,有了情趣,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产生主动投入教学过程的动力,教学效果得到强化。相反,缺乏美感的教学、单一枯燥的教学,已适应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其效果与今天的素质教育大目标要求相去甚远。
那么,在英语课堂导学中,如何体现美感呢?笔者认为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情景、教学方法及教学风格等方面体现“美”。
一、呈现美的教学内容
现行教材不再单纯以语法为纲安排教学内容,而是根据交际的需要,既考虑语言机构又考虑语言功能,并使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使用英语的需要,设计了比较真实的会话情景,把语言形式和意义联系起来,学用结合。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涵盖了天文地理、政治经济、风土人情、文艺体育、人物传记、新闻报道、科普知识等多种题材,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课文内容大多是名篇佳作,思想性、趣味性强,而且语言规范简练,鲜活优美,生动形象,为师生共同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可利用的直接材料。例如,Unit11 “American Country Music”整篇文章自然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尤其是在写美国乡村音乐还保持着以前的风格时,作者转向一个主题,即过去的好时光“In the good old days,people thought well of each other.People loved life in the open air.They believed that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were free: sunshine,walks in the beauty of the country ,friends and music.” 导学时,如果老师能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来,就能为学生勾画出一幅美好的画卷,让学生感到美不胜收。若老师只是一带而过,学生对这些内容就会毫无感受,不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二、运用美的教学语言
学生心灵的“情”弦,往往要靠教师美的语言拨动。因此,在导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运用准确生动、朴实自然或含蓄幽默、深刻等多种风格的教学语言,尽力倾注美的情感,使课堂教学活动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其自身的美是不可否认的。英语语音清晰,语调变化多端,犹如音乐符号代表相对固定的多层次的情感色彩一样,能把兴奋、淡漠、轻松、沮丧、肯定、犹豫等准确地表现出来,使人们充分感受到这种语言的音乐之美。英语节奏分明、重音突出,停顿、语流的使用和速度、音色的变化,更能体现英语独特美学特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果教师的英语语音纯正,又特别注意教学语言的表达技巧,势必会使学生产生美感,从而形成师生间愉快、高效的双向交流。
的确,具有美感的语言能再现教材所描写的美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美、联想到美,从而追求美。这样,英语课堂就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然而,美人先美己。在英语教学中,被视为课堂上获得美感的举足轻重的前提——美的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达到一定艺术高度,教师需经过长期严格、刻苦的自觉锻炼,还要注意各方面知识的积累。
三、创设美的教学情境
要创设美的情境,教学中就要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英语直观教学能够提供使用语言的情境,增强语言的使用感和直观性。图画、幻灯,图表等各种实物,教师的动作表情和声音,都能够营造良好的英语环境和氛围。教师充分地利用录像、小电影等,能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语言模仿材料,课上时常让学生看几分钟录像片,把课文本来枯燥乏味的东西变成栩栩如生的故事画面,把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轻而易举地表现出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要创设美的情境,还要组织好演、唱、说、游戏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想方设法把真实生活搬进课堂。如:笔者在教对话课时,或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或把重点句型融入游戏中,或变对话为美丽的故事让学生复述出来,使得课文真实有趣,易于记忆。
四、选择美的教学方法
英语的教学方法是系统的,有组织的,有变化的。因为有组织才有效率,有变化才有活力,也正是英语教学的这些要求,才体现出英语教学的美感。一节课内,学生能否一直保持充沛的精力,达到一种和谐美,取决于美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方法有新意,过渡和交替自然,就能吸引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教学方法还应随着具体的教学目标、材料、对象的不同,演化出无数的新变体。同样是综合新课,或同样是复习检查环节,都应表现出新的特色。例如:在课文导入时,笔者有时用背景知识,有时用趣味故事,有时用提问法,有时用悬念法,有时又用审题法,等等。不同教材、不同内容选择最佳切入点,经常使用新办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兴趣十足,对教师所讲内容步步紧跟,全身心地投入,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英语教材中,有好多是有关人物艺术形象的,引导学生对人物艺术形象美的欣赏,是进行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
总之,英语课堂导学的美感性,通过教师呈现美的教学内容,运用美的教学语言,创设美的教学情境,选择美的教学方法及表现美的教学风格等方面,构成一个多向折射的“审美心理场”。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在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既较快地提高了英语素质,又陶冶了情操,激活了心灵,这正是英语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