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

2014-10-31高国兰

考试周刊 2014年75期
关键词:分法长方体动手

高国兰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方式之一,只有选择最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最好的教学方案,实现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的提高,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为主,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动手与说话能力的培养,并且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老师累、学生烦。所以,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上引导学生多动口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一种凝练,同时好的语言也在唤醒思维。数学语言更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需要准确无误,并且逻辑性强。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对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所以数学教师要根据教材有计划地训练学生说话,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1.教师要善于铺路大桥,引导学生动口说。小学数学新教材内容删繁就简,贴近生活,文字大幅减少,以情景为内容的图片增多。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受旧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和束缚,直接讲给学生听,而应在题设和结论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说出其要表达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这样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时,学生说的能力便得到培养。如在教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例2时,首先我先让学生观察情景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逐步说清题目要表达的题意。(1)情景图讲的是什么事?(2)告诉我们什么?(3)要我们干什么?学生找出了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出解题思路,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动口说。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说,变换说法可以训练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说明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56除以8商是几?可以让学生说出以下几种:A:8除56商是几?B:已知两个数的积是56,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几?C:56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D:56里面有几个8?这样的训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知识在学生的说与思考、体验和发现中生成,既帮助了学生梳理知识的相互联系,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联系课外知识,激励学生动口。课堂教学以课本为主,范围有限,但如果联系到课外,学生动口的机会就会更多。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提前让学生查阅资料,当讲到圆周率时,让学生联系自己课外知识,说一说我国古代哪一位数学家最先计算出圆周率的值?他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的哪一位?比国外早多少年?对说得好的给予表扬,这样学生畅所欲言,每人说一点,既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开阔了眼界,又使学生在交谈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引导学生多动手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1.学具操作。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开展适当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在教学新人教版平均分教材18页例2时,教师问学生:你们有办法把18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吗?怎么分?每份几个?让学生拿出图片分一分,学生尝试自己分,得到不同的分法:(1)学生1:我是1个1个得分,分了3次才分完。(2)学生2:我觉得苹果有点多,第一次分的时候每份放了2个,第二次分的时候每份放了1个,这样正好分完,每份3个。(3)学生3:我也觉得苹果有点多,所以我分的时候3个3个地分,结果正好分了6份,每份3个。我肯定了同学们不同的分法,不管是1个1个地分,还是先2个2个地分,再1个1个地分,还是3个3个地分,结果都是6份,并且每份个数同样多。这样在分实物的过程中,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平均分,经历由实物分法的探究再过渡到例3画图表示分法的过程,不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教具操作。心理学中,儿童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现—概念”,而操作教具恰恰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拿出长方体模型,让学生通过先看一看,再摸一摸,最后让学生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面的个数,棱的条数及顶点数,让学生看、摸模型指出相对的棱,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再让学生闭着眼摸出哪些是长方体。这样通过看,教,摸,比较,讨论,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很容易概括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及长、宽、高等概念。这样的教学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而且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得到了有效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人人都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只有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分法长方体动手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我也来动手
谁的分法好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动手演示找错因
谁的分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