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计算机病毒与防治》之教与学

2014-10-31颜小花

新课程·中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治分析

摘 要:“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才能更好地驾驭它。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治;分析

计算机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它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危害,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危害,从而更好地防治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就《计算机病毒与防治》的教与学作了一些浅显的探讨。

一堂优质课应做到面面俱到,就《计算机病毒与防治》这节课而言,将从以下方面介绍: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下面一一进行详细分析:

一、教材分析

分别从地位和作用以及重难点进行分析:

1.地位和作用:《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是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中第一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它既是对之前几节基础知识课的深化,又为今后计算机的操作做好铺垫工作,在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内容与平时计算机操作和数据安全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学好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以及特点。重点的突破口:将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2)教学难点:瑞星杀毒软件的使用。难点的突破口:采用教师示范操作的方法,让学生获得直观体验,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熟练掌握。

二、学情分析

分别从学生的心智水平、知识储备情况及动手操作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心智水平。(2)知识储备情况。(3)动手操作能力。

三、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3)熟练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协作的能力。(3)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树立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增强网络道德观。(2)自觉遵守有关的道德、法律、法规。

四、教法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示范操作法。

五、学法指导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教师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四种学习方法:接受任务、分析体会、合作探究、综合运用。

六、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专业特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以及难点,将本節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1.创设情景,设疑激趣。将伪装成游戏的演示程序发送至学生机,吸引学生点击,引起学生机出现“中毒”现象,从而引发学生一系列的疑问。

2.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将学生分成10组,分组完成以下5个问题的探讨:(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2)计算机病毒的危害。(3)计算机病毒的来源及网络犯罪案例。(4)计算机病毒的预防。(5)计算机病毒的治疗。

3.归纳总结,体验成功。采用问答的形式,集中交流学习,归纳总结上一个环节中5个问题的答案,从而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在此环节,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了突破。对于教学重点的处理:将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教师演示瑞星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边看边练,采用直观性的方法突破本节难点,使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4.课堂总结,建立自信:总结本节课知识的同时,使用赞赏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

5.布置作业,巩固所学:打破常规做课后习题的套路,让学生以“计算机病毒之我见”为题,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小论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本节课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林洋.浅析计算机病毒危害及防治[J].才智,2010(32).

作者简介:颜小花,女,出生于1980年4月,本科,就职于甘肃省中医学校,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

猜你喜欢

计算机病毒防治分析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技术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及应用实践微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集成免疫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在计算机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对于计算机病毒防护措施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