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地理对象影像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2014-10-31顾海燕李海涛闫利韩闪闪

遥感信息 2014年4期
关键词:对象精度分类

顾海燕,李海涛,闫利,韩闪闪

(1.武汉大学 测绘学院,武汉 430079;2.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830;3.河北省第三测绘院,石家庄 050000)

1 引 言

面向地理对象影像分析技术GEOBIA代表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趋势,是地理信息科学中的一个正在发展的研究领域。其致力于研究如何分割遥感影像产生有意义的地理影像对象,在一定的光谱、时-空尺度上评估这些对象的特征,最终生成与GIS兼容格式的地理信息,使用户针对地理相关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等,能够有效地进行自动化、智能化解译分析的技术和方法[1-4]。GEOBIA涉及影像分割、特征提取、影像分类以及以地球为中心框架的对象查询与检索技术,被认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涉及众多学科方向,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图像处理、数据库知识发现、地理空间信息统计、制图、摄影测量、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等[5]。

GEOBIA主要目标是发展与应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影像解译理论、方法和工具,以期提高影像解译的准确度及效率,减少主观性、人力、财力和物力[5-6]。其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空间认知理论和特征分析理论等,将人工解译与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结合起来,使影像理解过程更加智能,准确度更高,可重复性更强,主观因素减少,人力物力成本降低,更好地与现有地理信息软件和技术相结合[3]。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处理的最小单元不再是单个像素,而是由影像分割得到的同质影像对象[7]。具有以下优势:①综合利用了多源信息,如GIS、DEM、景观生态、人文地理专题数据等;②充分利用了遥感影像的光谱、几何、纹理、拓扑、语义、时相等特征;③融合了当今影像分析方法,如监督分类、模糊逻辑、基于规则的分类等[7-11]。

GEOBIA从提出至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及研究机构的关注,Thomas Blaschke教授通过浏览数千篇论文摘要,820篇与OBIA相关的论文(其中,145篇期刊论文、84篇专著章节、近600篇会议论文),总结出OBIA的研究热点是等级尺度、影像分割、变化检测、精度评价,第一阶段的发展是生成对象的算法、软件及工具,当今最重要的发展是基于地理的智能信息以及影像处理的自动化[3,12]。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继续分析2009年2月以来GEOBIA技术的发展,总结归纳现有技术方法,深入分析GEOBIA技术的原则、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积极探讨需要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为深入研究GEOBIA理论、方法和应用奠定基础。

2 技术进展

以“object based image analysis”为关键词,时间范围是2000年至2014年,通过 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检索,在摄影测量、遥感、光学、地质、环境、地理、信息科学、城市8个研究方向检索到3712篇相关论文,每年的论文数量如图1所示。

图1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到与OBIA相关的论文数量

按照期刊标题分析,了解到该研究最具影响力的论文发表在环境遥感 、国际遥感杂志、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杂志、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等期刊上。Benz,U.C.,Blaschke,T.等发表的文章影响因子居于前5,如表1所示 (数据来自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截止2014年2月)。

表1 引用频率排前5的论文

自2006年以来,已经成功开展了4次非常成功的国际GEOBIA会议,此专题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旨在讨论GEOBIA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热点难点问题、应用及发展等。此外,IEEE、ISPRS、ASPRS、ARCS、IGRASS等会议也报道了GEOBIA技术。

按照机构名称分析,了解到奥地利萨尔兹保大学、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等国际研究机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我国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如表2所示。

表2 GEOBIA研究机构

3 技术方法

GEOBIA技术首先通过影像分割技术得到多边形对象,其次统计对象的光谱、纹理、形状等特征,最后运用分类器实现面向对象分析。分割与分类这两个过程是迭代的而非线性或严格的连续过程,因此GEOBIA是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析,而非简单的分类,正是分析也才更接近人工解译的过程,才能够支持地理空间数据,而非影像数据的整合[16]。影像分析的循环迭代过程可以根据应用目的和待识别类型,调节各个过程的对象域和参数,引入合理的专家知识,使得分割精度、分类精度随着迭代过程的进行不断提高[13,17]。

GEOBIA技术具有面向对象、基于特征、迭代循环、知识融入、多尺度组织、可重复性、可移植性等特点[18],涉及到的技术与方法包括影像分割、特征提取、面向对象分类、精度评价。

3.1 影像分割

影像分割是GEOBIA的基础与关键步骤,通过分割方法将影像分为同质性对象,该对象是信息的载体,对其提取的特征是建立语义模型进行对象分类识别的基础。分割算法一般需要满足3个主要准则,即对象内部的同质性、对象形状的同质性(分割边界的简化与分形属性)、相邻对象的分离性,这3个准则互相排斥,许多分割方法特别强调某一准则。根据分割思想不同,有基于边缘检测和区域增长2种,在GEOBIA中常用到的是基于区域增长的算法;根据分割方式不同,分割有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的分割和自上而下的知识驱动的分割,自上向下方法由于只标识符合模型的像素或区域,通常只能获得局部的结果,而自下向上的方法则对整个影像区域进行完全的划分[14]。

目前,具有上千种分割方法,众多方法在医学、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大多数方法不能应用于遥感影像,主要原因是:①随着多光谱与多尺度数据的增加,对算法的复杂性、冗余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大量的辅助数据(GIS信息)加入到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GIS数据参与分割;③与其他应用相比较,遥感影像分割必须充分考虑到异质性对象的形状、光谱、纹理等特征;④遥感影像具有尺度特征,需要用恰当的尺度来描述影像对象。因此,多源、多方法、多尺度的分割模型成为遥感影像分割研究的主要目标[19]。

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发展,出现了分型网络演化、分水岭、统计区域增长、水平集、均值漂移、最小熵等分割算法,针对人为反复调整分割参数的问题,出现了遗传算法等自动化确定分割参数的方法,如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地理信息中心研究团队,基于eCognition软件及对象的局部方差理论,开发了确定尺度参数的工具ESP,为影像分割及面向对象应用提供了稳健的尺度参数工具[20]。针对分割算法优劣的问题,出现了评价不同分割方法的文献[21-22],Marco Neubert和 Hendrik Herold开发了评价分割质量的网站[21]。针对大数据量分割问题,采用并行计算等技术解决大数量分割,提高了分割的速度。然而,影像分割仍然是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需要从基础理论出发,得到与自然本质相一致的影像对象或地理对象。

3.2 特征提取

遥感影像特征主要包括光谱、形状、纹理、语义等特征,光谱特征是遥感影像最主要的信息,其他特征可以通过光谱特征计算得到,常用的光谱特征有:均值、方差、最大值、最小值、饱和度、色调、亮度值、标准差、自定义特征等。形状特征反映了影像上地物类型的几何形状,常用的形状特征有:面积、周长、长宽比、宽度、长度、紧致度、形状指数等[23]。纹理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遥感影像各个像元空间上分布的表达。描述纹理常用的方法可分为四类:统计类型(如灰度共生矩阵法)、频域类型(如小波滤波法)、模板卷积类型(如Laws纹理能量特征法)、模型类型(如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常用的纹理特征有:同质性、对比度、熵、能量、相关性、非相似性等。

这些特征之间可能存在不相关的特征,也可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特征越多,容易引起维度灾难,模型也会越复杂,推广能力会下降,特征选择能剔除不相关或冗余特征,从而达到减少特征个数,提高模型精确度,减少运行时间的目的。

特征选择过程一般包括产生过程、评价函数、停止准则、验证过程,产生过程是搜索特征子空间的过程,搜索算法分为完全搜索、启发式搜索、随机搜索三大类,评价函数的作用是评价产生过程所提供的特征子集的好坏,主要分为筛选器、封装器两大类。常用的评价函数包括:相关性、距离、信息增益、一致性、分类器错误率[24]。

3.3 面向对象分类

面向对象分类与像素级分类的区别是:分类对象是通过分割技术产生的同质性多边形对象。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主要包括语义建模分类、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3类。

语义建模分类是根据语义网络模型,利用贝叶斯概率模型、DS证据理论、模糊逻辑等方法进行分类,该方法具有系统性、经验性、知识性,依赖专家知识进行类别建模,采用半自动探测方法和经验描述特征,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分类,全过程不仅需要监督,而且需要主动产生式的人工操作[25-28]。

监督分类思想与传统的像素级监督分类一致,需要采集样本,根据对象特征,利用监督分类器如最邻近、最大似然、模糊逻辑、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等完成分类。

非监督分类思想与传统的像素级非监督分类一致,无需采集样本,只需根据对象特征,利用非监督分类器如ISODATA、BP、SOM等完成分类。

3.4 精度评价

GEOBIA精度评价不同于像素级分类结果的方法,需要从专题精度和空间精度两个方面同时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客观反映分类精度。在专题精度方面,与传统的基于像元的评价方法类似,通过选取识别对象中的一定数量的样本,与实地点进行比较来判断精度,利用总体精度、混淆矩阵、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等来评价;在空间精度方面,通过评价对象轮廓边界合理性与准确性来评价分类精度,涉及到GIS叠加分析等技术方法。此外,一些分类方法如随机森林提供了内置的评价精度的方法,如袋外误差OOB,为精度评价提供了又一评价手段[29]。

4 GEOBIA分析

Hay和Castilla 2008年对GEOIBA技术进行了SWOT(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分析[7,30],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最近5年的发展,深入分析了GEOBIA技术的原则、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探讨了需要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4.1 GEOBIA原则

(1)多源数据——不仅包括对地观测数据,还包括GIS数据、DEM、景观生态、人文地理专题数据等。

(2)多种特征——不仅充分利用了遥感影像的光谱、几何、纹理、拓扑、语义、时相等特征,而且能够集成多类型专家知识。

(3)多尺度分析——不同地物具有不同的尺度,场景由不同大小、形状和空间位置的对象组成,等级之间和内部的多尺度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4)可重复性——传统人工解译过程是不可重复的,知识不能有效积累。而在GEOBIA中,知识通过建立并保存过程中参数和规则来达到可重复性[22],不同的解译人员,应用同样的参数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这样可追踪性强,结果可信度高。

(5)可移植性——分为2种情况:①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一定类型数据上建立的分割、规则参数,可以用到其他类似区域、相近时间、类似数据上;②在研究数据的小部分代表性数据上建立分割、规则参数可以用到整个研究区域数据上,减少建立过程参数的消耗[31]。

(6)普适性——建立满足 GIS开源标准的GEOBIA服务,为用户提供网络化在线服务,实现全球地理信息的集成与共享。

4.2 GEOBIA优势

(1)GEOBIA技术建立了RS与GIS之间的联系,是地理信息科学中的一个新兴的和正在发展的研究领域,日益被认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城市监测、灾害监测、景观生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将影像分割为对象,能够很好地与矢量GIS集成在一起,克服了像素级分类的椒盐噪声及其转为矢量格式的缺陷,符合人类认知自然场景的规律。

(3)综合利用了多源信息,如 GIS、DEM、景观生态、人文地理专题数据等;充分利用了遥感影像的光谱、几何、纹理、拓扑、语义、时相等特征;融合了当今主流的影像分析方法,如建模分类、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等。

4.3 GEOBIA劣势

(1)需要人为调整分割参数,很难验证分割的质量,分割仍然是个病态问题,没有唯一的解决方案,如改变异质性测量准则可以得到不同的分割对象,即使人工解译也不能准确描述地理对象。

(2)很难确定哪些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数据类型及不同的场景条件限制了分类规则集的应用,特征选择、规则集构建成为制约GEOBIA自动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3)由于GEOBIA综合性强,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缺乏对GEOBIA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分析,需从理论角度综合分析GEOBIA,解决目前存在的分割、特征优选等关键问题。

4.4 GEOBIA机遇

(1)GEOBIA被认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涉及众多学科方向,建立的 Wiki促进了该技术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发展。各种商用软件及开源库的出现,为使用者与研究者提供了平台基础。

(2)随着并行计算、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GEOBIA能够解决大数据量问题,能够满足海量数据对影像分析速度的要求。

(3)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发展,GEOBIA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4)根据现有开源GIS程序标准、规则和方法,集成不同的平台和数据类型,吸纳不同领域专家知识,实现地理信息的集成与共享。

4.5 GEOBIA挑战

(1)GEOBIA 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对GEOBIA模型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需要运用地理本体、地理认知、机器学习等理论方法,构建集影像分割、特征提取、影像分类、专家知识于一体的多尺度GEOBIA模型,实现该技术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2)特征优选及分类规则集构建仍然是费时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理论方法,实现特征的自动选择与分类规则集的自动构建。

(3)由于不同专家具有不同的解译分析经验,将会得到不同的分析结果,因此,需综合利用不同的专家知识,将人工解译与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结合起来,使GEOBIA综合性更强、准确度更高。

(4)GEOBIA不确定性分析,如影像分割、尺度问题、采集样本、人类认知、专家知识等带来的解译质量的不确定性。

4.6 需要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1)由于难以确定合适的分割参数,分割得到的对象与实际地物存在不一致,且分类本身是个反反复复的过程,需要反复试验才能确定特征及相应阈值,消耗了解译者的精力,因此,如何建立GEOBIA自动化模型,灵活控制整个分析过程,提高解译分析的精度和效率,是GEOBIA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之一。

(2)由于不同专家具有不同的解译分析经验,将会得到不同的分析结果,因此,如何综合利用不同的专家知识,将人工解译与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结合起来,使 GEOBIA 综合性更强、准确度更高,是GEOBIA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之二。

(3)GEOBIA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如分割是个病态问题,没有唯一的解决方案,以及难以准确描述地理对象。因此,如何从地理本体、地理认知等理论角度,解决GEOBIA不确定性,是GEOBIA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之三。

5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GEOBIA技术的发展,描述了一般流程,总结归纳了现有影像分割、特征提取、面向对象分类、精度评价等技术方法,深入分析了GEOBIA技术的原则、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探讨了需要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为深入研究GEOBIA理论、方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1]ELISABETH A,FRIEKE M B,STEVEN M.Introduction to the GEOBIA 2010special issue:From pixels to geographic objects in remote sensing image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Geoinformation,2012,15:1-6.

[2]ARVOR D,DURIEUX L,ANDRES S,et al.Advances in geographic 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 with ontologies:A review of main 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 from a remote sensing perspective[J].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2013,82:125-137.

[3]BLASCHKE T.Object based image analysis for remote sensing[J].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2010,65(1):2-16.

[4]BLASCHKE T,HAY G J,WENG Q,et al.Collective sensing:Integrating geospatial technologies to understand urban systems—an overview[J].Remote Sensing,2011,3(8):1743-1776.

[5]WIKI.GEO-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DB/OL].http://wiki.ucalgary.ca/page/GEOBIA,2013-5.

[6]Definiens Imaging GmbH.Developer 8reference book[R].Munich,Germany:Definiens Imaging GmbH,2011.

[7]HAY G J,CASTILLA G.Geographic 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GEOBIA):A new name for a new discipline[M].In 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Spatial Concepts for Knowledge-driven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New York,USA:Springer-Verlag,2008,Chapter 1.4:75-89.

[8]DURO D C,FRANKLIN S E,DUBE M G.A comparison of pixel-based and 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 with selecte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using SPOT-5HRG imagery[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12,118:259-272.

[9]LALIBERTE A S,RANGO A,HAVSTAD K M,et al.Object-oriented image analysis for mapping shrub encroachment from 1937to 2003in southern New Mexico[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4,93(1-2):198-210.

[10]Li H T,Gu H Y,Han Y S,et al.Object-oriented classification of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ry based on an improved colour structure code and a support vector machine[J].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2010,31(6):1453-1470.

[11]MYINT S W,GOBER P,BRAZEL A,et al.Per-pixel vs.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land-cover extraction using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imagery[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11,115(5):1145-1161.

[12]CAMARGO F F,ALMEIDA C M,COSTA G A O P,et al.An open source object-based framework to extract landform classe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2,39(1):541-554.

[13]BENZ U C,HOFMANN P,WILLHAUCK G,et al.Multi-resolution,object-oriented fuzzy analysis of remote sensing data for GIS-ready information[J].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2004,58(3-4):239-258.

[14]BURNETT C,BLASCHKE T.A multi-scale segmentation/object relationship modelling methodology for landscape analysis[J].Ecological Modelling,2003,168(3):233-249.

[15]WALTER V.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data for change detection[J].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2004,58(3-4):225-238.

[16]BLASCHKE T,LANG S J,HAY G.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spatial concepts for knowledge-driven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M].Heidelberg:Springer,2008:106-238.

[17]BAATZ M S A.Multiresolution segmentation-an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high quality multi-scale image segmentation[M].Karlsruhe:Wichmann Verlag,2000:120-156.

[18]HUSSAIN M,CHEN D M,CHENG A,et al.Change detection from remotely sensed images:From pixel-based to objectbased approaches[J].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2013,80:91-106.

[19]LI H T,GU H Y,HAN Y S,et al.An efficient multi-scale SRMMHR (statistical region merging and minimum heterogeneity rule)segmentation method for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ry[J].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2009,2:67-73.

[20]DRAGUT L,TIEDE D,LEVICK S R.ESP:A tool to estimate scale parameter for multi resolution image segmentation of remotely sensed dat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0,24(6):859-871.

[21]NEUBERT M,HEROLD H,MEINEL G.Evalu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segmentation quality-further results and concepts[DB/OL].http://www.isprs.org/proceedings/xxxvi/4-c42/papers/OBIA2006_Neubert_Herold_Meinel.pdf,2013-5-15.

[22]NUSSBAUM S,MENZ G.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 and treaty verification:New approaches in remote sensing-applied to nuclear facilities in Iran[M].New York,USA:Springer-Verlag,2008.

[23]MARTHA T R,KERLE N,VANWESTEN C J,et al.Segment optimization and data-driven thresholding for knowledgebased landslide detection by 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J].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2011,49:4928-4943.

[24]DASH M,LIU H.Feature selection for classification[J].Intelligent Data Analysis,1997,1(1-4):131-156.

[25]FORESTIER G,PUISSANT A,WEMMERT C,et al.Knowledge-based region labeling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 interpretation[J].Computers,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12,36(5):470-480.

[26]LANG S.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 for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Modeling reality-dealing with complexity[M].In 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Spatial Concepts for Knowledge-driven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New York,USA:Springer-Verlag,2008,Chapter 1.1:1-25.

[27]TONJRS R,GLOWE S,BUCKNER J,et al.Knowledge-based interpretation of RS images using semantic nets[J].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Remote Sensing,1999,65(7):811-821.

[28]于静.基于目视解译的城市遥感影像语义结构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

[29]PUISSANT A,ROUGIER S,STUMPF A.Object-oriented mapping of urban trees using random forest classifi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2014,26:235-245.

[30]HAY G J,CASTILLA G.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SWOT)[DB/OL].http://www.isprs.org/proceedings/XXXVI/4-C42/Papers/01_Opening%20Session/OBIA2006_Hay_Castilla.pdf,2013-5-15.

[31]张春晓.高分影像认知模型及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猜你喜欢

对象精度分类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分类算一算
超高精度计时器——原子钟
分析误差提精度
分类讨论求坐标
基于DSPIC33F微处理器的采集精度的提高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