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公司”剑指网业分离?
2014-10-31吴磊
吴磊
从年中就传出消息的“铁塔公司”,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根据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公告,三家将共同出资组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塔公司”),“主营铁塔的建设、维护和运营,兼营基站机房、电源、空调等配套设施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维护和运营以及基站设备的代维。”
铁塔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将分别出资40亿元、30.1亿元和29.9亿元人民币,各自持有40%、30.1%和29.9%的股权。
有人以“横空出世”来形容铁塔公司成立速度之快,而更出乎业界预料的是,铁塔公司的人事任命及人员招聘工作也进展神速。
从筹备建立铁塔公司到7月18日铁塔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管理层也随即到位:由中国移动副总裁刘爱力出任董事长,中国联通副总裁佟吉禄出任总经理。据介绍,董事会共有8名成员组成,7名兼职董事,1名执行董事。其中,中国移动派出3位,包括刘爱力本人,中国联通派出2位,中国电信派出2位,上述7位都是兼职。
随后,铁塔公司完成31个省分公司总经理的选聘工作,其中来自三大运营商的28人,另有3位来自省通信管理局。9月初启动省公司副总选聘,最终产生了57位省级分公司副总经理,其中中国电信19人、中国移动20人、中国联通18人。
铁塔公司的组建之所以如此雷厉风行,因其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在铁塔公司的挂牌仪式上,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直言希望铁塔公司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试验田”。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也曾表示,铁塔公司是促进国内电信行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可以看成电信业改革最新开辟的“试验田”。
中国电信业已经过官商分离、分拆重组等数轮改革,三家运营商已经形成了充分竞争的局面,再从内部寻找竞争突破点已无路可走。因此在国家深化改革的大方向下,引入外部竞争、实现竞争主体多元化,是这一轮电信改革的主要特征,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成立铁塔公司,便是改革政策落地的集中体现。
铁塔公司挂牌当天,董事长刘爱力公布了新建铁塔、存量注入、民资引入、上市的“四步走”发展战略。按照规划,这“四步走”战略将分三年时间完成。
简言之,到今年年底,铁塔公司负责所有新建铁塔以及无源系统,三大运营商均要向其租赁。明年开始,将收编三大运营商存量铁塔,包括机房和机房内的有源设备,同时逐步收编存量基站站址和所有室内分布系统,三年内完成向“通信基础服务公司”的转变。
这其中曾被误读的是,运营商资产中最为核心的基站和传输资源并不被收编,仅仅是向铁塔公司租赁站址、铁塔及最后一公里,因此铁塔公司的目标并不是实现网业分离,而是解决通信业一部分重复建设和投资的问题。根据测算,如果铁塔公司完成了三年规划目标,每年将为国家节约投资500亿元左右。
我国的2G/3G存量基站规模已居世界首位,目前基础电信运营商正在大力建设的4G基站,其密度也显著高于3G基站,这为三家电信运营企业基站选址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再加上2G/3G/4G网络制式复杂性也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在此背景下成立铁塔公司,提升共建共享比例是当务之急。
按照规划,铁塔公司将成为通信业首个混合所有制企业,三年后铁塔公司就不再隶属于国资委管理。
当前,手握大量资金的民营企业已经盯紧了重资产、高门槛的通信业,顶层设计者以通信行业作为改革突破口,打开了民营资本进军严防死守的国资领域的一道闸门。据说阿里巴巴有意洽购运营商股份,而其他符合要求的民营资本,也都有可能成为铁塔公司董事会的新成员。
为“野蛮人”发放入场券,预示着铁塔公司的团队组建仍存变数,待三年后铁塔公司脱离国资委的襁褓,也真正意味着市场检验的到来。
整体而言,通信业整体已经失去资源垄断优势,面对来势汹汹的OTT和虚拟运营商,传统运营商已彻底话语权旁落,沦为“管道工”。而依附于三大运营商的铁塔公司,则是“唇亡齿寒”——它上要面对三个大股东的博弈与挑剔,下要解决难缠的物业关系、庞杂的外包队伍管理,其实质是一个集中转包的管理公司,其附加值在于各种关系和资源的整合,本身并无核心竞争力。
无论如何,铁塔公司的组建将缩小乃至抹平三大运营商网络资源的差距,并进一步把网络打包成一种能力,对外向各市场主体输出,三大运营商、虚拟运营商等竞争主体则充分聚焦服务与业务创新,为市场提供更优质的通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