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大树嫁接茶花技术研究

2014-10-30吴以专

绿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茶花嫁接成活率

吴以专

摘要:以油茶大树作砧木、用良种茶花作接穗进行了嫁接生产大规格茶花的试验研究了不同嫁接条件对茶花接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时间、接穗保存时间对接穗成活有显著影响,断砧高度对接穗成活没有显著影响;断砧高度、嫁接时间对接穗新梢长度有显著影响,接穗保存时间对新梢长度没有显著影响;选择5月下旬在采穗当天嫁接,能提高茶花的嫁接成活率和新梢长度。

关键词:茶花;嫁接;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S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086—02

1引言

茶花又名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山茶科常绿灌木和小乔木,花瓣呈碗形,单瓣或重瓣[1],茶花的品种极多,有十八学士、六角大红等多种名贵品种,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在十大名花中排名第8,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2],茶花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笔者总结生产中的经验以期为茶花嫁接提供技术指导。

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尤溪县坂面镇古迹村上村老油茶林,东经118°08′10″~118°08′20″,北纬25°58′15″~25°58′45″之间,海拔420~490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89℃,极端最高温405℃,极端最低温-76℃,1月份平均气温89℃,7月份平均气温265℃,≥10℃的积温4480~4860℃,年均降水量1400~1800mm,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120h,年蒸发量1326mm,年无霜期300~310d,相对湿度83%左右,土壤为花岗岩母质上发育的红壤,土层较厚,pH值56~60。植被有凤尾蕨、拔葜等,坡向东南,坡度15~23°。

3研究方法

3.1试验设计与实施

3.1.1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区组分别为嫁接时间、接穗保存时间和断砧高度3个处理,共设3次重复[3],每个试验小区设为嫁接30芽。

嫁接时期从2012年5月15日到6月5日,共4个处理,每处理30芽,重复3次。

接穗按保存时间设0.5~2d,每半天一个处理,共4个处理,每处理30芽,重复3次。

断砧高度分为1.2m、1.6m、2.0m、2.5m共4个处理,每处理30芽,重复3次。

3.1.2试验方法

砧木选取油茶林中生产粗壮树形较好的母树,用十八学士的当年生穗条作接穗,穗条采用树冠中上部外围,发育健壮、无病虫害、腋芽饱满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4]。

嫁接采用切接法,每株保留1根主枝作营养枝和遮荫用,其余枝按试验设计要求进行断砧。每个砧接3个芽,嫁接后将3 个接穗与断砧一起用保湿袋套紧,并在保湿袋上盖上笋壳,嫁接3d后检查保湿袋能否形成汽水,若有漏气,应及时更换。注意防止叶片贴在膜上而灼伤叶片。40~50d后,新梢由红色变为绿色时,先撕破保湿袋,一周后可在傍晚除去保湿袋,并用凡士林涂抹砧木锯口,以防砧木断口开裂。70d后除去遮荫材料。

嫁接50d后调查成活率。11月下旬测量接穗新梢长度。判断接穗成活的标准是接穗叶为青绿色,芽将萌发或已萌发。新梢平均长度按成活株数统计。

4结果与分析

4.1嫁接时间对油茶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其调查结果见表1,可知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时间是:5月29日,而5月15日成活率最低,由于5月15日接穗幼嫩、木质化程度低,不利于组织愈合,所以成活率低,5月下旬处于半木质化期,营养丰富,接穗生理活动旺盛,伤口愈合快,成活率高,6月5日穗条开始木质化,且气温过高,成活率低。嫁接成活后,嫁接时间对新梢长度明显影响。5月15日平均新梢长度10.7cm,随着嫁接时间推迟新梢长度明显变小。可能穗条的生长状况是随成活后的生长时间决定的。其嫁接成活率方差分析见表2。

4.2接穗保存时间对油茶嫁接成活率及新梢长度的影响

其调查结果见表3所示。接穗保存时间越短,嫁接成活率越高。接穗于采集当天嫁接成活率达85.6%,接穗保存2d后,成活率只有42.2%,随着保存时间延长,水份逐渐散失,营养不断消耗,接穗的生理活力降低、致使嫁接成活率不断下降。嫁接成活后,接穗保存时间对新梢长度没有影响。各处理平均新梢长度在9.6~10.8cm间,长度基本一致。可能穗条的生长状况是由其自身的生长特性、砧木营养状况决定的。

4.3砧木高度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长度的影响

其调查结果见表4所示。砧木高低对于茶花嫁接成活率影响不明显,成活率大多在70%~80%。砧木越短,新梢生长长度越长,这说明在水分养分保证供给的情况下,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中接穗均能愈合生长,接穗的生长能力与水分养分的供应情况有关,砧木越短水分养分输送的距离越短,水分养分越充足,接穗生长越好。

5结语

(1)油茶嫁接成茶花能否成功,关键是成活率,其次是生长量。嫁接时间、穗条保存时间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在5月下旬或接穗处于半木质化期进行嫁接操作,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接穗保存时间越短,嫁接成活率越高。穗条最好在采集当天嫁接,否则需作保鲜处理。

(2)断砧高度、嫁接时间对接穗当年生长影响显著。应根据景观效果需要确定砧木高度,早嫁接最有利于接穗当年的高生长。穗条嫁接成活后,接穗保存时间对新梢长度没有影响。

(3)穗条要采集母树中上部外围生长健壮、腋芽饱满的半木质化枝条,有利于接穗的成活生长。

(4)嫁接后,要经常检查,遮荫情况和保湿袋密封情况,发现保湿袋漏气,要及时更换,注意防止蚂蚁侵入和叶片贴在膜上而灼伤叶片,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

(5)嫁接后砧木上的萌条暂时要保留。立即除去会使接穗得不到营养补充而死亡,可在接穗真正成活后,能独立发挥营养功能时再除去较好。

参考文献:

[1] 赵慧.茶花嫁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5):81~83.

[2] 刘贤王.十八学士山茶花嫁接培育技术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86~88.

[3] 洪伟,吴承祯.试验设计与分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95~101.

[4] 刘小辉.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3):53~54.endprint

摘要:以油茶大树作砧木、用良种茶花作接穗进行了嫁接生产大规格茶花的试验研究了不同嫁接条件对茶花接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时间、接穗保存时间对接穗成活有显著影响,断砧高度对接穗成活没有显著影响;断砧高度、嫁接时间对接穗新梢长度有显著影响,接穗保存时间对新梢长度没有显著影响;选择5月下旬在采穗当天嫁接,能提高茶花的嫁接成活率和新梢长度。

关键词:茶花;嫁接;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S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086—02

1引言

茶花又名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山茶科常绿灌木和小乔木,花瓣呈碗形,单瓣或重瓣[1],茶花的品种极多,有十八学士、六角大红等多种名贵品种,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在十大名花中排名第8,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2],茶花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笔者总结生产中的经验以期为茶花嫁接提供技术指导。

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尤溪县坂面镇古迹村上村老油茶林,东经118°08′10″~118°08′20″,北纬25°58′15″~25°58′45″之间,海拔420~490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89℃,极端最高温405℃,极端最低温-76℃,1月份平均气温89℃,7月份平均气温265℃,≥10℃的积温4480~4860℃,年均降水量1400~1800mm,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120h,年蒸发量1326mm,年无霜期300~310d,相对湿度83%左右,土壤为花岗岩母质上发育的红壤,土层较厚,pH值56~60。植被有凤尾蕨、拔葜等,坡向东南,坡度15~23°。

3研究方法

3.1试验设计与实施

3.1.1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区组分别为嫁接时间、接穗保存时间和断砧高度3个处理,共设3次重复[3],每个试验小区设为嫁接30芽。

嫁接时期从2012年5月15日到6月5日,共4个处理,每处理30芽,重复3次。

接穗按保存时间设0.5~2d,每半天一个处理,共4个处理,每处理30芽,重复3次。

断砧高度分为1.2m、1.6m、2.0m、2.5m共4个处理,每处理30芽,重复3次。

3.1.2试验方法

砧木选取油茶林中生产粗壮树形较好的母树,用十八学士的当年生穗条作接穗,穗条采用树冠中上部外围,发育健壮、无病虫害、腋芽饱满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4]。

嫁接采用切接法,每株保留1根主枝作营养枝和遮荫用,其余枝按试验设计要求进行断砧。每个砧接3个芽,嫁接后将3 个接穗与断砧一起用保湿袋套紧,并在保湿袋上盖上笋壳,嫁接3d后检查保湿袋能否形成汽水,若有漏气,应及时更换。注意防止叶片贴在膜上而灼伤叶片。40~50d后,新梢由红色变为绿色时,先撕破保湿袋,一周后可在傍晚除去保湿袋,并用凡士林涂抹砧木锯口,以防砧木断口开裂。70d后除去遮荫材料。

嫁接50d后调查成活率。11月下旬测量接穗新梢长度。判断接穗成活的标准是接穗叶为青绿色,芽将萌发或已萌发。新梢平均长度按成活株数统计。

4结果与分析

4.1嫁接时间对油茶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其调查结果见表1,可知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时间是:5月29日,而5月15日成活率最低,由于5月15日接穗幼嫩、木质化程度低,不利于组织愈合,所以成活率低,5月下旬处于半木质化期,营养丰富,接穗生理活动旺盛,伤口愈合快,成活率高,6月5日穗条开始木质化,且气温过高,成活率低。嫁接成活后,嫁接时间对新梢长度明显影响。5月15日平均新梢长度10.7cm,随着嫁接时间推迟新梢长度明显变小。可能穗条的生长状况是随成活后的生长时间决定的。其嫁接成活率方差分析见表2。

4.2接穗保存时间对油茶嫁接成活率及新梢长度的影响

其调查结果见表3所示。接穗保存时间越短,嫁接成活率越高。接穗于采集当天嫁接成活率达85.6%,接穗保存2d后,成活率只有42.2%,随着保存时间延长,水份逐渐散失,营养不断消耗,接穗的生理活力降低、致使嫁接成活率不断下降。嫁接成活后,接穗保存时间对新梢长度没有影响。各处理平均新梢长度在9.6~10.8cm间,长度基本一致。可能穗条的生长状况是由其自身的生长特性、砧木营养状况决定的。

4.3砧木高度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长度的影响

其调查结果见表4所示。砧木高低对于茶花嫁接成活率影响不明显,成活率大多在70%~80%。砧木越短,新梢生长长度越长,这说明在水分养分保证供给的情况下,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中接穗均能愈合生长,接穗的生长能力与水分养分的供应情况有关,砧木越短水分养分输送的距离越短,水分养分越充足,接穗生长越好。

5结语

(1)油茶嫁接成茶花能否成功,关键是成活率,其次是生长量。嫁接时间、穗条保存时间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在5月下旬或接穗处于半木质化期进行嫁接操作,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接穗保存时间越短,嫁接成活率越高。穗条最好在采集当天嫁接,否则需作保鲜处理。

(2)断砧高度、嫁接时间对接穗当年生长影响显著。应根据景观效果需要确定砧木高度,早嫁接最有利于接穗当年的高生长。穗条嫁接成活后,接穗保存时间对新梢长度没有影响。

(3)穗条要采集母树中上部外围生长健壮、腋芽饱满的半木质化枝条,有利于接穗的成活生长。

(4)嫁接后,要经常检查,遮荫情况和保湿袋密封情况,发现保湿袋漏气,要及时更换,注意防止蚂蚁侵入和叶片贴在膜上而灼伤叶片,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

(5)嫁接后砧木上的萌条暂时要保留。立即除去会使接穗得不到营养补充而死亡,可在接穗真正成活后,能独立发挥营养功能时再除去较好。

参考文献:

[1] 赵慧.茶花嫁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5):81~83.

[2] 刘贤王.十八学士山茶花嫁接培育技术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86~88.

[3] 洪伟,吴承祯.试验设计与分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95~101.

[4] 刘小辉.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3):53~54.endprint

摘要:以油茶大树作砧木、用良种茶花作接穗进行了嫁接生产大规格茶花的试验研究了不同嫁接条件对茶花接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时间、接穗保存时间对接穗成活有显著影响,断砧高度对接穗成活没有显著影响;断砧高度、嫁接时间对接穗新梢长度有显著影响,接穗保存时间对新梢长度没有显著影响;选择5月下旬在采穗当天嫁接,能提高茶花的嫁接成活率和新梢长度。

关键词:茶花;嫁接;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S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086—02

1引言

茶花又名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山茶科常绿灌木和小乔木,花瓣呈碗形,单瓣或重瓣[1],茶花的品种极多,有十八学士、六角大红等多种名贵品种,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在十大名花中排名第8,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2],茶花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笔者总结生产中的经验以期为茶花嫁接提供技术指导。

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尤溪县坂面镇古迹村上村老油茶林,东经118°08′10″~118°08′20″,北纬25°58′15″~25°58′45″之间,海拔420~490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89℃,极端最高温405℃,极端最低温-76℃,1月份平均气温89℃,7月份平均气温265℃,≥10℃的积温4480~4860℃,年均降水量1400~1800mm,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120h,年蒸发量1326mm,年无霜期300~310d,相对湿度83%左右,土壤为花岗岩母质上发育的红壤,土层较厚,pH值56~60。植被有凤尾蕨、拔葜等,坡向东南,坡度15~23°。

3研究方法

3.1试验设计与实施

3.1.1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区组分别为嫁接时间、接穗保存时间和断砧高度3个处理,共设3次重复[3],每个试验小区设为嫁接30芽。

嫁接时期从2012年5月15日到6月5日,共4个处理,每处理30芽,重复3次。

接穗按保存时间设0.5~2d,每半天一个处理,共4个处理,每处理30芽,重复3次。

断砧高度分为1.2m、1.6m、2.0m、2.5m共4个处理,每处理30芽,重复3次。

3.1.2试验方法

砧木选取油茶林中生产粗壮树形较好的母树,用十八学士的当年生穗条作接穗,穗条采用树冠中上部外围,发育健壮、无病虫害、腋芽饱满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4]。

嫁接采用切接法,每株保留1根主枝作营养枝和遮荫用,其余枝按试验设计要求进行断砧。每个砧接3个芽,嫁接后将3 个接穗与断砧一起用保湿袋套紧,并在保湿袋上盖上笋壳,嫁接3d后检查保湿袋能否形成汽水,若有漏气,应及时更换。注意防止叶片贴在膜上而灼伤叶片。40~50d后,新梢由红色变为绿色时,先撕破保湿袋,一周后可在傍晚除去保湿袋,并用凡士林涂抹砧木锯口,以防砧木断口开裂。70d后除去遮荫材料。

嫁接50d后调查成活率。11月下旬测量接穗新梢长度。判断接穗成活的标准是接穗叶为青绿色,芽将萌发或已萌发。新梢平均长度按成活株数统计。

4结果与分析

4.1嫁接时间对油茶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其调查结果见表1,可知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时间是:5月29日,而5月15日成活率最低,由于5月15日接穗幼嫩、木质化程度低,不利于组织愈合,所以成活率低,5月下旬处于半木质化期,营养丰富,接穗生理活动旺盛,伤口愈合快,成活率高,6月5日穗条开始木质化,且气温过高,成活率低。嫁接成活后,嫁接时间对新梢长度明显影响。5月15日平均新梢长度10.7cm,随着嫁接时间推迟新梢长度明显变小。可能穗条的生长状况是随成活后的生长时间决定的。其嫁接成活率方差分析见表2。

4.2接穗保存时间对油茶嫁接成活率及新梢长度的影响

其调查结果见表3所示。接穗保存时间越短,嫁接成活率越高。接穗于采集当天嫁接成活率达85.6%,接穗保存2d后,成活率只有42.2%,随着保存时间延长,水份逐渐散失,营养不断消耗,接穗的生理活力降低、致使嫁接成活率不断下降。嫁接成活后,接穗保存时间对新梢长度没有影响。各处理平均新梢长度在9.6~10.8cm间,长度基本一致。可能穗条的生长状况是由其自身的生长特性、砧木营养状况决定的。

4.3砧木高度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长度的影响

其调查结果见表4所示。砧木高低对于茶花嫁接成活率影响不明显,成活率大多在70%~80%。砧木越短,新梢生长长度越长,这说明在水分养分保证供给的情况下,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中接穗均能愈合生长,接穗的生长能力与水分养分的供应情况有关,砧木越短水分养分输送的距离越短,水分养分越充足,接穗生长越好。

5结语

(1)油茶嫁接成茶花能否成功,关键是成活率,其次是生长量。嫁接时间、穗条保存时间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在5月下旬或接穗处于半木质化期进行嫁接操作,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接穗保存时间越短,嫁接成活率越高。穗条最好在采集当天嫁接,否则需作保鲜处理。

(2)断砧高度、嫁接时间对接穗当年生长影响显著。应根据景观效果需要确定砧木高度,早嫁接最有利于接穗当年的高生长。穗条嫁接成活后,接穗保存时间对新梢长度没有影响。

(3)穗条要采集母树中上部外围生长健壮、腋芽饱满的半木质化枝条,有利于接穗的成活生长。

(4)嫁接后,要经常检查,遮荫情况和保湿袋密封情况,发现保湿袋漏气,要及时更换,注意防止蚂蚁侵入和叶片贴在膜上而灼伤叶片,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

(5)嫁接后砧木上的萌条暂时要保留。立即除去会使接穗得不到营养补充而死亡,可在接穗真正成活后,能独立发挥营养功能时再除去较好。

参考文献:

[1] 赵慧.茶花嫁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5):81~83.

[2] 刘贤王.十八学士山茶花嫁接培育技术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86~88.

[3] 洪伟,吴承祯.试验设计与分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95~101.

[4] 刘小辉.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3):53~54.endprint

猜你喜欢

茶花嫁接成活率
我眼中的茶花
茶花
不同栽植模式对花椒成活率的影响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不同砧木对油亮型黄瓜品种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研究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茶花泉探景
一片痴心付茶花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