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民和县核桃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4-10-30贺长春

绿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发展思路现状

贺长春

摘要:指出了民和县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核桃是该县极具发展潜力的经济林果之一。对该县核桃经济林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布局、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开展良种选育等方面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核桃经济林;现状;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S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058—03

1引言

核桃属核桃科核桃属,又名胡桃,果材兼用,种仁富含脂肪,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并具有润肺强肾、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之功效,既可滋补健身,又有防病治病效果,故核桃又有营养果品和医疗果品之称。当前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发展核桃经济林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对于引导群众脱贫致富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核桃经济林建设基本情况

民和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现有的核桃多数是在20世纪50、60年代种植起来的。目前,全县核桃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川水沟岔地区,以零星栽培为主。由于受品种、资金、技术、信息等因素的制约,品种老化,新品种得不到引进,限制了核桃种植面积的扩大,虽单株产量和产值较高,但未形成规模种植,商品率低,核桃经济发展步伐十分缓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核桃在市场上十分走俏,价格呈连年上升之势,种植核桃群众非常乐于接受,具有很高的积极性。近5年来,该县大力发展核桃经济林,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和群众的种植经验,种植优质核桃3.2万亩,核桃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存在的问题

核桃经济林不仅具有生态效益,而且是壮大林业经济与发展的巨大潜力之一。近几年来,民和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核桃经济林,把核桃作为全县经济林发展的主导产品,并在“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了5万亩的发展目标,从而将核桃经济林建设提上了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核桃经济林建设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尽管如此,民和县在核桃经济林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核桃品种老化,市场竞争力不强

由于资金投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民和县在核桃生产中均采用实生苗栽培为主,核桃树生长不整齐,结实晚,产量低,坚果品质差,栽植分散,经济效益低,一些在该县适生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核桃品种推广面积较小,还没有形成规模,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不明显。

3.2造林质量差,认识不到位

造林质量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民和县核桃经济林发展的主要因素,成为关系经济林建设成败的关键问题,是当前经济林建设中的最突出问题。

造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可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乡镇随意改变造林地点,不按照设计的地点造林。二是部分农户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整地、施肥、栽植、覆盖地膜、留营养盘。

3.3经营措施落后,管理粗放

一部分农户把核桃经济林抚育管理等同于一般林,没有严格按经济林生长发育特点去进行管理,忽视了核桃经济林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原则。防冻、施肥、整形修剪等措施跟不上,导致保存率低,长势不良。

3.4核桃良种基地数量少,结构需要调整

全县只建核桃良种基地1 处,核桃﹙香玲、鲁光、辽河、中林、新疆薄皮核桃﹚。核桃良繁基地需要增加。由于民和县核桃新品种育、繁、推脱节,核桃良种苗木繁育、生产、供应滞后,影响了经济林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另外,原有基地的核桃品种相对单一,不能有效的满足市场需求,难以抵御市场经济的风险,急需调整结构。为此在不同的立地条件建立优树收集区、采穗圃、种子园,进行良种选育、繁殖、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3.5经济林建设速度慢、规模小

近两年在隆治乡、马场垣乡、中川乡等川水地区建立了近1万亩的优质核桃种植示范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现有种植面积,种植技术远不能满足于广大群众的需求,在该县光热条件较好的黄河沿岸、川水沟岔地区发展核桃经济,不仅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改善生态环境,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

4发展思路分析

4.1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职能

一是县上要成立以主管县长为组长,财政局、林业局、项目乡镇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核桃经济林建设的组织领导。林业局负责搞好规划设计、苗木调运、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及自查验收工作。乡镇做好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工作。财政局做好资金的按时拨付使用等,从而做到技术到位、苗木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二是要把核桃经济林建设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乡镇目标考核体系,对工作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未完成任务或完成不好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4.2加快核桃经济林建设步伐,提高建设质量

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优化质量、适度控制的发展原则,强化技术支撑和政策扶持力度,示范带动具有较高积极性的农民从事核桃生产,走“品种优良化、管理精细化、质量标准化、规模适度化”的示范带动型发展之路。

4.2.1建立优树收集区、采穗圃、种子园

在不同的立地条件建立优树收集区、采穗圃、种子园,进行良种选育、繁殖、推广。与此同时,经过长期的观察比较,从而选育出2~3个核桃抗逆性强、结果早、特早熟、花期晚、短枝型、产量高、核果经济性状好的优良品种,用大树换头等方法改造劣质品种。彻底改变我县核桃树生长不整齐,结实晚,产量低,坚果品质差,栽植分散,经济效益低的现状。

4.2.2品种更新

采取改造和新造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endprint

4.2.3大力发展核桃庭院经济林

农村房舍特点是一家、一户、一庄廓。有计划地推广核桃庭院经济林,充分利用土地与光、热资源发展核桃经济林,在美化庭院的同时,增加农户收入。

4.3搞好规划与作业设计

根据自身特有的自然条件立地类型,选择最适合的核桃品种,依据市场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核桃经济林。根据核桃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选择造林地块,力求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严格按照核桃经济林栽培技术要求编制作业设计,严格按设计施工和管理。

4.4新技术的应用与栽培

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本着集约、高效的原则,可采用以下栽植方式:一是在光热条件较好的川水地区,通过地膜覆盖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善造林地温湿度条件,为核桃苗木生长发育创造更为适宜的条件,提高苗木成活率,加快苗木生长,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在近水源的低位浅山区,通过汇集径流整地与地膜覆盖结合起来应用,辅以人工灌溉,建设核桃经济林基地。

4.5稳定林地权属,提高群众造林积极性

对依法取得使用权种植核桃的林地,按照“谁造林、谁所有、谁承包、谁受益”的政策,明晰产权,使产权到户,把树的管护责任和林权落实到每家每户,同时与各造林户逐一签订林权和管护责任合同,从而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造林、护林新机制。

4.6抓住关键环节,提高造林质量

做到“六统一”、“三不准”,即统一规划,统一准备栽苗,统一栽植时间,统一检查验收,统一管护,统一质量标准。整地达不到标准的不准栽植,没有培训的不准栽植,没有技术员指导的不准栽植。

4.7加强资金管理

为确保项目资金按时足额到位,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审批的建设内容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滥用,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加大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8建立健全网络服务体系

建立起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是发展核桃经济林、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要使我县核桃经济林发展成为林业产业的支柱产业,必须以产业经济观点来指导,将核桃经济林建设纳入产业体系建设之中。

5结语

发展经济林是增强林业自身活力的重要举措,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广大群众的责任和利益更好地统一起来,把群众参与核桃经济林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徐宗才,田丰,马明呈,等.河黄谷地核桃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改进措施[J].青海农林科技,2012(1).

[2] 李娅,韩长志.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林研究,2012(4).

[3] 马鸿宾,马海莲,马霞.青海省循化县核桃产业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思路现状
浅析丽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