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音乐对高校音乐相关课程的辅助教学研究
2014-10-30富全伟
富全伟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脑音乐技术在音乐制作领域的普及,它已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和学科在专业音乐院校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中逐步渗透并加以开展和应用。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是比较先进的一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果能将其在学校教育中深入开展并广泛运用,那必将会解决诸多高校音乐相关课程中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为改进高校音乐相关课程的教学带来新的春天。
关键词:电脑音乐 钢琴卷帘窗 音乐制作软件
电脑音乐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逐渐普及起来之时,还没有开始走进音乐教育领域,主要是因为那时的硬件设备,如电子合成器、硬件音源和硬件效果器的高价位和其复杂性,另外也由于电脑音乐技术方兴未艾,还缺乏相关具备该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教师。而近些年来,随着电脑音乐技术在音乐领域的普及和高校中教育局域网的发展,并且电脑音乐技术软件音源、插件效果器和虚拟制作环境的的实现,使得这些问题都轻易地解决了。现如今的电脑音乐系统不仅可以将先进的软件技术带进专业的音乐教育课程中,还可以将国内外前沿的音乐理念传授给学生。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运用到具体学科当中是如何应用的。
一、在基本乐理课程中的应用
高校音乐专业的基本乐理课是学习其他音乐相关课程的基础,也是音乐教学中理论内容最多,对学生来讲,也可能是最为枯燥乏味的内容。但是,这门课程也是最为重要的,学好基本乐理课才能打好音乐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后续的专业课。但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如果按照以往的“粉笔、黑板、钢琴”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教师累、学生烦,到最后的教学效果也不一定好。如果我们将电脑音乐技术引入到课堂,为教学中添加一点“辅料”,那将是事半功倍的。例如,让学生正确区分全音符、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及相应的休止符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可能要费不少口舌,并且不一定达到预期效果。这时,如果我们利用音乐制作软件,如SONAR中的钢琴卷帘窗分别输入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通过直观感受每个音符的长短,然后在播放每一个音符时开启节拍器,甚至辅以不同的音色来试听,并与五线谱窗口中的音符来对比,这样就可以很快记住每一个音符的特性与所表达的含义。
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理论内容适当地采用电脑音乐技术手段,完全可以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有趣,也有利于阐释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并潜移默化地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精神。
二、在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应用
视唱练耳课时高校音乐专业课的重要技能课,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基本是以钢琴为教学工具,教师不厌其烦地按照谱例弹奏,让学生一遍一遍地集体跟唱,如果教师的钢琴演奏基础较差,则更为困难,需要不停地范唱,而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果在教学中利用电脑音乐技术广泛的功能则可以大幅度改善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内容,过程可以是这样:
在备课阶段,教师利用电脑音乐系统把课上要教授的视唱曲目输入到音乐制作软件,作为单独的一轨,以便课上能够单独播放。然后以不同风格或不同的和声配以音乐伴奏,其中既可以运用传统的钢琴音色,也可以加入现代的、时尚的不同风格的乐器,以便让学生体会多样的音色与风格类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完全脱离钢琴这个教具,只需要按照事先做好的程序播放视唱曲目和伴奏、学生跟唱即可。对于较难的曲目,可以先单独播放主旋律,让学生对乐曲的速度、情绪变化等有初步的了解。而乐曲中的较难段落,可以逐句、逐小节地任意播放,甚至可以放慢速度、变换音调、变换音色来随机变化。对主旋律稍有熟练之后,就可以只播放伴奏,去掉主旋律让学生演唱,反复练习,直至熟练为止。同时在自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到学生中去近距离指导,有针对性的逐一教学。
通过笔者的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快速提高了学生对于音准、节奏的把握,又有效地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这样的训练方法,也满足了学生对乐队合奏、协奏、现代节奏等音乐要素整体的吸收,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更好地使他们适应现今多元化的音乐发展。为学生今后的课程学习、乐器演奏、乐队合奏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采取这样的方式教授课程,远不同于以往教师一直坐在钢琴前面弹琴教唱的模式,走到学生中去大大地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这种强调“互动性”的模式,不仅更新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并且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变得真实、灵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了音乐学习的效率。
三、在传统和声课程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的教学中,大多是老师在黑板上写谱例,在钢琴上弹奏试听效果,这种模式也成为多数高校,甚至专业的音乐院校的教学手段。按照现代的教学眼光来看,这种传统四部和声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教师在每节课堂上都免不了要抄写谱例,在黑板上写作各种和声连接的练习,这样既耗时又耗力,谱例的清晰度也欠佳。其次,遇到较为复杂的多声部和声和织体形式,教师根本没有办法仅通过一架钢琴进行示范演奏,这样就会使学生仅能从视觉上去感知,却无法听到真实的声音效果,最终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但随着电脑音乐技术的普及,并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音乐教育领域和教学观念中,原来的这种教学模式已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更不利于教育理论中强调的“教学相长”。
电脑音乐技术引入到和声课程中以后,教师可以事先在音乐软件SONAR的钢琴卷帘窗和五线谱窗中制作好课上所用到的任何难度、多重声部的谱例,在课上可以完美地演示给学生看,视觉上先直观地了解谱例,然后根据学生的需要反复对照乐谱聆听音响效果。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换成不同的音色、不同的节奏来播放。这样既节省了以往教师课上抄写谱例和黑板上做练习的时间,又减轻了老师讲解的难度,同时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的效果。
四、在配器法课程中的应用
配器法是作曲技术中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以研究多声部管弦乐音乐作品写法、是探索交响乐队音响及音色组合的作曲理论课程。传统的配器课程教学多局限于书面写作练习。虽然学生在老师大量讲解谱例的课堂上能够学到初步的配器理论与写作技巧,但由于学生没有条件试听自己配器作品由真实乐队演奏的音响效果,故这种传统的配器法教学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而如果将电脑音乐技术融入到配器法的教学中,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把现有的一条的旋律分别由独奏乐器、两种乐器(如小提琴和大提琴)、不同组乐器(如小号和长笛)去分别演奏,这样就能直观地听到独奏、重奏、不同乐器合奏的音响效果。同时,也可以把同一旋律用不同的演奏方法进行编配,如同度齐奏、用同组或不同组乐器的重奏等一系列的配器方法编配,进而达到让学生掌握多声部的配器理论知识。
运用电脑音乐技术来辅助配器法的教学,可以把整个配器过程实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切地听到老师和自己配器的音响效果。这是一种科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直观教学方法,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电脑音乐技术来辅助基本乐理课、视唱练耳课与和声课的教学,无疑是非常便利的方式,当然,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上,如曲式分析课、复调课、配器课等等,也必将成为实用性极强的辅助教学手段,本文在这里将不再赘述。电脑音乐技术以其形象直观的形式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与教学模式,是一次对传统音乐课程教学的变革。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电脑音乐技术必将会全面普及到音乐教育领域。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3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数字化音乐平台下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分”与“合”的研究及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2074。